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山东德州乐陵名字的由来

山东德州乐陵名字的由来

作者:不详来源:山左历史2019-10-14
山东德州乐陵名字的由来

乐陵,山东省德州市下辖县级市,位于鲁冀两省、四市(德州-滨州-沧州-济南)交界处;系华北平原的一部分,由黄河冲积而成,地势平坦;境内有漳卫新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下辖4街道、9镇、3乡,2017年总人口72.14万。此外,乐陵还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

关于乐陵一名的由来,并不是我们今天才开始探讨的,早在唐代、清代都有这方面的研究和记述。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应该回到战国,回到那场伐齐战争去寻找产生“乐陵”一名的历史根源。

乐毅筑城

《元和郡县志》记载:“乐陵。本燕将乐毅攻齐所筑,汉以为县”。

就是说,乐陵县的县城,最初是燕将乐毅攻伐齐国的时候筑起来的,到了汉代,本地设县,就以这座城的名字做为了县名。有人认为,“汉以为县”准确的解释应该是“以这座城当做了县城”。单从字面上看,无可争辩,就该如此。

但是,通看《元和郡县志》后就会发现,里面每一个县名后面的解释却大都是“名称的由”,而不是城池的由来。如此推断,就应该理解为以这座城的名字当做了县名了。那么,我们反过来向前推,就可以知道乐毅筑城之初,就取此城名为“乐陵城”了。《元和郡县志》交代的非常明确,乐毅筑起的是乐陵城,并不是重合城。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乐毅筑重合城的说法呢?

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断句出现了问题,二是时间坐标没有分清。到此为止,我们可以明确地说,乐陵由战国时期乐毅攻齐筑城而来,并不是来自汉初,汉初所设置的乐陵县,只是延用了 “乐陵城”的城名。“先有乐陵城,后有乐陵县”到这里我们初步知道了“乐陵县”的县名来自于“乐陵城”的城名,那么,“乐陵城”为什么取名“乐陵”呢?

“乐(lao)”字的由来

古人是怎样给城取名的呢?到也简单,一般有两个原则,一是依据姓氏、年代、事件、人物甚至愿望而取名。二是根据所处位置和地形取名,与山水密不可分,比如济阳、淮阴,山东、陕西等等。

既然是燕国人起名,那么肯定要考虑这场战争,因为是建在齐国的地盘上,就要考虑彰显功绩、宣扬实力、震慑敌国的功效,彰显谁的功绩?靠谁震慑敌国?当然是军队的主帅乐毅,这就是乐陵的“乐”字的由来。

有人可能要问,乐毅姓yue,而乐陵读laoling,怎么读音不同!

关于读音,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有各国的文字,读音上当然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到秦代推行统一文字的政策。

乐毅祖居今河北省灵寿县,这个地方在战国的时候先属魏国,后属赵国,相信当时乐毅肯定是操着浓郁的古代灵寿一带的口音指挥着他的军队,而各国在读“乐毅”这两个字的时候,虽然不会相差太大,但肯定也都有各自的读法。古人怎么读“乐毅”二字,现在也无从考证了,但从今天的人们仍然固执地保留先人的方音余韵来看,将 “yue”读成“lao”应该是由方音所导致,当时人们将乐毅唤为“lao yi”也未可知。

“陵”字的由来

古书《尔雅》解释:“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大阜就是土山,这是陵字的本义。

另外,在古代,大阜还有两种功能,第一,避难功能。因为乐陵地处黄河下游,水患特别严重,土山就成了人们用于躲避洪水的避难所。孔子编修的《尚书。禹贡》里面就有这样的记载,说“在古兖州(今山东西北,河北东部一带),九条河都疏通了,人们可以从山丘上来到平地安居了。”也说明了当时丘陵的作用。第二,在古人的意识里面,高山是神灵的居所,也是人类与天神沟通的途径,对高山甚至土丘充满崇拜敬畏的情愫,所以往往将“陵”字用于地名,就像我们崇拜“龙”而把“龙”字用于人名一样。

据统计,《汉书》中记载的县名约有1500多个,其中名字中带陵字的就有60多个,这是高山崇拜的必然结果。乐毅筑城当然要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一是可以远离水患,二是战争期间有易守难攻的效果。此为“陵”字。

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攻伐齐国筑起乐陵城,汉初根据此城设立乐陵县。“乐陵”二字的含义,是“乐毅攻齐,择陵而城”。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