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山东省临朐县窦氏族谱序

山东省临朐县窦氏族谱序

作者:锦平来源:网络2018-10-25
山东省临朐县窦氏族谱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载国家兴衰发展,谱记家族源流派衍。有史则可鉴往开来,有谱则能承前启后。夫史,谱其意一也。由是观之,谱牒之有,所关大矣。

我窦姓起源古老,远祖始于夏朝,是大禹之后,少康传人,据东汉《风俗通义》和宋代《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夏朝第五任国君相(大禹曾孙)在位执政时,遭“有穷氏之难”。相妃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奔归娘家有仍国,生下少康。后来,“少康中兴”,恢复夏朝。少康有两个儿子,大儿杼继承君位及姒姓,二儿龙留居有仍,受赐姓窦,世代相传。姓氏起因很多,窦姓起因缘于纪念“逃出自窦”这一历史事件。窦龙是我窦姓始祖,窦氏裔孙都是龙的传人。有仍,在今山东济宁,是我窦氏的第一发祥地。

窦氏的诞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的长河中,子孙不断繁衍播迁,徙居四方,遍及中华大地。

从远古走来,窦姓家族历经沧桑,在大唐时期,窦姓发展成为望族大姓。曾出现过四位皇后,七位宰相,家世显赫,诸多皇亲国戚,文臣武将,名扬天下,彪炳史册。窦姓先祖,对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东汉时期疆域的扩大,盛唐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产生深远影响。五代时期,渔阳(今天津蓟县)窦燕山“教五子,俱名扬”成为中华教育的楷模。由于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效应,在宋朝编纂的《百家姓》中,窦姓被排在第三十九位,位居前列。

明朝初期是大移民时代。由于元朝末年战乱频仍,灾疫不断,中原鲁豫一带,人口骤减,土地荒芜。明王朝建立后,为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从山西、河北人口稠密的地方向中原大规模移民。窦姓一族世居燕山,在洪武年中,兄弟三人自燕山脚下山海关迁来山东,散居青莱间。一支思忠公赴平度,一支思孝公来临朐,一支思道公入诸城。兄弟三人相约皆居城东,以便日后寻访探视。迁临朐者思孝公即我临朐窦姓开基祖也。思孝公在县城东廓、弥水东岸,朐山北麓立村窦家洼,垦荒置业,种植耕耘,繁衍生息,瓜瓞连绵,迄今已六百余年,传二十六世,凡两万余人。

窦氏在临朐,历四五代后渐成弥东巨家。临朐窦姓在发展进程中,形成鲜明传统,务农为本,忠厚传家,崇文尚武,重教明礼。崇文者,诗礼继世,教书授业,代有名师。或传知识薪火于乡野,或播文化种子于民间。其精神创造汇入浩荡的弥河文化中。尚武者,身怀绝技,武功高强,保家卫国慨然以赴,擒贼击寇置生死于度外,英勇壮烈。居乡为士绅者,大都勤俭持家,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在朝从政者,多公正廉明、勤政爱民之士。乡贤名流辈出,载入临朐县志者就有十余人。明正德二年举人庆祖,官授衡王府审理。于朐山开义学,从游者百余人。嘉靖四年大饥,他邀人出粟赈济,“全活四百余家”。十世廷宰祖身体魁梧,勇武超群,康熙年间邑有响马毛包聚众抢掠,危害百姓,官兵不能御,廷宰祖慨然前往力擒贼首,为民除害,保一方平安。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十五世景燕祖,“天姿英毅、早岁负奇气”,先后“升顺天府南路同知”、“知沧州”,以“善捕盗匪,严治豪暴”、“公正廉能”名噪一时。曾有匪党供辞“畏窦同知,三年不为盗”之语在江湖上流传。乾隆四十五年举人十四世作相祖,教授里中,门下士皆经明行修,以甲科致通显者众。“邻里争讼,得作相一言之解,与人言必导以善,人皆敬惮之”。所著《临朐乡贤考》及碑铭诔记数十篇,传诵一时,惜哉失传。

至若现代,窦氏家族也涌现出许多才俊英杰。中共临朐县委第一任书记窦长祥(于杰),对发展壮大临朐早期党的组织,组建抗日武装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任黑龙江省副省长、黑龙江省委书记处书记、为党的事业奋斗一生,鞠躬尽瘁。窦来庚自幼尚武,擅长拳术,曾任山东国术馆副馆长,国民军义勇队队长、保安十七旅旅长,在与日寇激战中,英勇杀敌,壮烈牺牲。还有华东野战军一级战斗英雄窦玉忠、革命烈士上校窦中玉……

此皆我窦氏家族杰出代表。其道德文章,品行襟怀,精神追求,令人敬仰。值得欣慰的是,这些优秀传统正被继承和弘扬着。在当代,我窦姓家族涌现出一批中青年佼佼者,不论在家种植畜养,兴办实业,教书育人,抑或在外从文从政从医从工从商,都勤恳有为,多有所成,为报效祖国振兴家声做着积极贡献。

我族先辈有识之士历来重视家谱文化,修谱护谱代代相传。虽历经战火兵焚和动乱浩劫,谱本仍保存完好。

12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