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邢台古建筑与碑刻

邢台古建筑与碑刻

作者:不详来源: 河北刘顺超2018-11-08

鸳水灵井

位于邢台旧城南关外,小东街内路西(原东街小学院内)。此处原为鸳水庙旧址,院内有一精石砌就的八角井,井深莫测,水甘如饴。井上建有八角古亭一座,斗拱雀替,均有彩绘,工艺精美,飞檐瓦当,雕有鸟兽,造型生动。庙内曾松柏苍翠绿柳成荫。春季,由于地下水位高,井内常有金翅鲤鱼翻出水面。人们把它当作一种美好吉祥的象征,俗称为“鸳水灵井”。

此处庙、井均废,但在邢台解放初期,独有八角亭还残存在院中,常有老年人在亭下说古叙旧,讲述些美好的神话传说。

达活泉

位于邢台旧城西北五里处。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郭守敬(邢台籍),曾在此引泉筑渠,以通舟楫,灌田园。北宋(真宗赵恒)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邢州刺史柳开浚,曾在此建亭植柳,加工修饰,遂使达活泉成为一郡之胜。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泉水骤伏,时隔六年,泉水复出,故又名“再来泉”。民国八年,王怀庆在泉水之南修建公园。解放后,人民政府数次投资,疏通河道,修筑池塘,建造亭台,开挖人工湖,堆造假山,广植花木,辟为人民的游览风景区。

前南峪生态农业观光区

位于邢台县浆水镇境内,东距邢台市区63公里。整个景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供游览面积10平方公里,共分为三个旅游区:一是绿色农业观光区;二是原始野林撷趣区;三是抗大旧址瞻仰区。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全国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所在地,朱德、邓小平、刘伯承、罗瑞卿、何长工等许多中央领导同志都曾在此工作过。改革开放以来,前南峪人改善了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农业、林果业、乡镇企业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已跨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行列,多年蝉联省、市、县文明村。全村374户1342口人,人均收入3600元。目前,这里已建好独具特色的抗大纪念馆和抗大纪念碑,被列为河北省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革命纪念地和瞻仰景点。近年来,已有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泰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组成的旅游团前来前南峪参观学习、旅游揽胜。被省旅游局列入省生态旅游推荐线路之一。

前南峪生态农业观光区的开发开放,因其独特性及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经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促进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

抗日军政大学旧址

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敌后总校。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创建。1937年初,“红大”随党中央机关迁到延安,更名为抗大,毛泽东任学校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副校长。抗大建校之初,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为了贯彻教育与战争相结合的原则,1939年6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抗大陕公等学校迁移晋东南的决定》。7月10日,抗大总校以“八路军第五纵队”番号,在司令员兼政委罗瑞卿率领下,告别延安,向敌后根据地挺进。五千抗大师生渡黄河,涉汾水,翻吕梁,越太行,经陕西、山西、河北3省的25个县,终于在1940年11月到达邢台县浆水镇,对外公开称为“青年抗日联合纵队”。

抗大到浆水后,校部驻前南峪,政治部驻浆水,供给处驻河东村,卫生处驻安庄,医院驻桃村坪。学员队分散在附近几十个村庄驻防。学校由副校长滕代远、教育长何长工、政治部主任张际春主持日常工作。

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

邢台县前南峪村,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敌后总校所在地。新落成的抗大陈列馆兴建在该村的南山坡上,她北依滔滔大河,南眺巍巍太行。居高临下,气势恢宏,整个建筑由青石砌成,显得格外质朴、庄重。该馆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资建造,总投资约250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工程于1997年奠基,于1999年4月30日竣工,是一座规模较大的抗大专题陈列馆。陈列馆门楣镶嵌着杨成武上将题写的匾额。馆内由序厅、主题厅和西展厅三部分组成。序厅的中央黑色的花岗岩卧碑上镌刻着金色的前言。毛泽东同志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尤其引人注目。迎面墙壁上悬挂着抗大校旗和抗大校门照片。东、西墙壁上分别为八路军军歌和抗大校歌,整个展厅肃穆、凝重。主题展厅分四部分:

一、抗大在陕北的创建与前期发展;

二、抗大在敌后太行的峥嵘岁月;

三、抗大越抗越大(抗大分校及附属陆军中学等);

四、抗大精神光照千秋。

展厅以大量的文物、照片、图表等再现了抗大当年的学习与战斗生活。

西展厅,由邢台县投资30万元,陈列了“邢台县山区建设辉煌成就展览”。歌颂了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英雄的太行儿女,继承和发扬抗大的光荣传统,治山治水,改天换地,使革命老区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陈列馆还配有接待室、影视室、文物藏品库、资料室等设施。陈列馆的北面,为原有建筑抗大纪念碑。通高258米,全部由汉白玉砌成,端庄、稳健,造型高直。时任党的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碑名,原抗大校长徐向前,副校长、教育长何长工等为纪念碑撰写碑文。纪念碑前的广场,栽植松柏树,稚碧俏绿,四季常青。

沿山间小路拾级而上,在西部山顶上,即是树荫掩映之中的抗大校首长旧居等遗址。其脚下楼房林立的村民新居,显示了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

透灵碑

该碑现座落于邢台县皇寺乡郭村小学内。透灵碑造就于南北朝后齐天统元年(565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青石质,高160厘米(含基座),宽80厘米,厚25厘米。碑首为半圆形,外侧对应雕有两条无角无鳞,似龙似蛇而有脚有爪之动物;居中是两尊菩萨雕像,二者同乘一顶伞盖,端坐于莲花台上。造形古拙,栩栩如生。更令人惊叹的是,其所有浮雕之处,均可透而视之。技艺精湛,自为一家。

碑的正面刻有碑文,大意是:沙门教于汉朝末期由西域传入中国,有禅师东来,藏经立卷,教化后人,传流后世。至使散华霏霏,魔王奉献,尼乾归依,化感寰外,上及紫微,下瞩斯福。碑文书法刚柔共济,流若行云,造诣颇深。但因年代久远,部分字迹已剥落而难辨认。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