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河南新乡被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

河南新乡被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09-23

13、新乡文庙大观圣作之碑

新乡文庙大观圣作之碑简称《大观碑》,位于新乡市老城内西大街北侧,《大观碑》又名《御制八行八刑条例》,北宋末年徽宗赵佶撰文并书,蔡京题额。全文1000余字,—一气写成,是宋徽宗所创“瘦金体”书法之大幅作品,正楷。

14、河朔图书馆旧址

河朔图书馆旧址位于新乡市一横街北头,卫河公园内。1930年,新乡行政公署专员兼新乡县县长唐肯建议修建河朔图书馆。1933年2月,由新乡士绅暨省内党政军各界要人郭仲隗、杨一峰、张天放、王宴卿等筹备委员会,馆址选在县城西北卫河湾处。1934年,一期工程即三层宫殿式办公及阅览大楼动工,1935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河朔图书馆”是一座颇具明清风韵的殿堂式建筑。河朔图书馆的设计出自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之手(建筑界当时有“南杨北梁”之说,“梁”是梁思成,杨就是“杨廷宝”)。

1946年,河朔图书馆见证了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军事三人小组”在此召开军事调停会议的历史一幕。

1949年10月,河朔图书馆更名为“平原省图书馆”,这是解放后新乡市唯一的图书馆,平原省虽然只存在短短的3年,但当时的平原省图书馆,却收藏了一批珍贵书籍,其中不乏稀世孤本。1949年,平原省将这些经书,收藏于平原省图书馆,今藏于新乡市博物馆。

15、潞简王墓(潞王陵)

潞简王墓(潞王陵)坐落在新乡市凤泉区北郊13公里处的凤凰山,墓主潞简王朱翊镠,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穆宗朱载垕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唯一同一母弟。其陵墓建成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完全仿照万历皇帝在北京明十三陵定陵。被誉为“中原定陵”。是中国目前保存现状最好、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

入选时间:1996年11月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评选。

16、沙门城址

沙门城址地处黄河故道,位于延津县西北榆林乡沙门村东北2公里,历史上延津县长期位于黄河南岸,属开封府。宋金时期,沙门城址是由开封北上卫辉府的水陆交通要道,北宋时称为宜村,为黄河南岸一处重要的渡口。

经过初步的调查勘探确定,沙门城址大致呈北窄南宽的梯形,西城墙、北城墙、东城墙北段保存较好,南城墙及东城墙遭到破坏而无存。整个城址被黄沙所覆盖,城址北部平坦,南部因被沙丘覆盖地势较高。

17、孟庄遗址

孟庄遗址位于辉县市孟庄镇东侧。孟庄遗址平面形状为椭圆形,南北长约600、东西宽约500米。

1951年辉县人民在兴修孟庄渠时发现鸵鸟蛋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鉴定,属于“安氏鸵鸟蛋”化石,距今时间已有50万年之久。随即中科院对孟庄进行决定辉县悠久历史上限准确时间的考古调查。

经实地勘察和反复考证,认定这里是以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主,兼有夏、商、周文化的古文化遗址。

1992至199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此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文物钻探和考古发掘,面积达25万平方米之多。在这次挖掘中发现了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夏)及商3个时期的三叠土城。

入选时间:2001年6月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评选。

18、琉璃阁遗址

琉璃阁遗址位于新乡辉县市区东南角,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商周至汉代的古遗址。琉璃阁坐北朝南,是一座明代建筑风格的重檐八角阁楼,原名文昌阁,为木结构古建筑,由台基及阁体部分组成,台基呈正方形,青石分层垒砌。台前正中筑石阶,两侧置垂带。台沿有一对1米高石狮,周围砌石栏杆、栏板。阁体居台中,平面八角形,两层,三重檐攒尖顶。通高15.35米,因其以琉璃瓦盖顶,当地人世称“琉璃阁”,故该遗址取名为“琉璃阁遗址”。

1935年12月和1937年春,前中央研究院在此发掘了一批战国墓,其间河南省博物馆于1936年9-11月,在该墓地的东北角发掘了甲、乙两座大墓。1950年和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又在此墓地进行了两次发掘。这五次发掘共得战国墓80座,出土了大量的玉器,是研究战国时期用玉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

入选时间:2013年5月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评选。

19、香泉寺石窟

香泉寺石窟位于新乡卫辉市西北二十公里处太公镇的霖落山上,它虽没有洛阳龙门石窟那么庞大、壮观,但它的艺术性很高。石窟开凿在山崖上,高3米,宽2.5米。后壁雕刻着一佛二弟子,这尊主佛在莲花座上,高约1.5米,二弟子躬身左右。两壁空隙处,凿有许多小凳,每个小凳上有佛像一尊,北壁184尊,南壁71尊。

20、新乡文庙大观圣作之碑

新乡文庙大观圣作之碑简称《大观碑》,位于新乡市老城内西大街北侧。

大观圣作之碑,为宋徽宗为学生制订的八条“行为准则”,故又称《御制学校八行八刑碑》,是研究宋代学校制度的宝贵实物资料。大观圣作之碑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由宋徽宗赵佶亲自撰文并书写,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蔡京题额,并由当朝著名书法家李时雍摹写上石立于全国各地。随着历史更替,当年广立于各州府县学的大观圣作之碑如今仅余六通,除新乡市一通外,其余五通分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河北省赵县、河北省平乡县、山东省泰安市、陕西省兴平县。

21、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新乡段

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新乡段即如今的卫河新乡段,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凿使用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北宋将永济渠更名为御河,到了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又改御河为卫河,此后卫河之名不再更改,沿用至今。

大运河新乡段是是中国大运河形成时间较早、延续使用时间较长的河段之一,也是目前河南境内唯一一段可以看到的大运河河道。

大运河新乡段历代均为华北平原上沟通南北的重要水道,承担着漕运、灌溉、行洪等功能,对新乡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3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合河石桥

合河位于新乡县西北部,因小丹河(运粮河)、大沙河、百泉河于村北三里处岔河尖交汇注入卫河而得名。

跨于卫河南北的合河石桥,是卫河石桥之首。石桥的建设便利了南北交通,促进南北文化与经济的沟通,而桥下川流不息的卫河更是浇灌了两岸肥美的良田。

据载,明清时期,新乡境内卫河沿岸先后设有合河、杨树湾(今崔小郭村北)、乐水关(今新乡市北关)、饮马口、牧野等码头。合河石桥以及杨树湾码头在这段时期的“漕运”地位更是得以凸显。

利用博爱竹子制造的竹篮、竹帘、米筛等竹制品经这里集散,焦作的煤炭资源也经此地外运。入冬之后,船夫将船牵至石桥附近,利用源于地底喷薄而出的百泉河水的温度养船,同时利用这闲暇的时光组织庙会唱大戏,进行着另一种经济与文化的交流。

新乡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灿若星河。除了现有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之外,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同时,拥有多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中国传统古村落、国家级千年古县以及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近200个。

12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