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宋三朝元老郑侨

宋三朝元老郑侨

作者:成工来源:网络2020-03-15
宋三朝元老郑侨

杪秋寻远山,幽怀郁冲冲。

草堂跨屋崖,夕阳山影空。

高人辞天禄,结交杖黎翁。

游氛暗九土,岁晚余曷从?

冷冷夹漈水,谡谡长松风。

思之不可见,泪落秋云中。

这是郑侨怀念著名史学家郑樵的一首诗。郑樵一生耿直,视功名利禄如粪土,他隐居在夹漈山数十载,每天“与田夫野老往来,与夜鹤晓猿杂处”,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史学研究和著述上,终于编纂出《通志》,成继司马迁《史记》之后,又一部通史巨著。郑樵潜心研读、孜孜不倦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郑侨,他在诗中流露出对郑樵这种无限敬佩之情。

郑侨系郑樵的从侄,宋乾道五年殿试状元,后官至参知政事,枢密院士,封郇国公。他一生为官刚正不阿,体恤民情,理财有方,为宋代经济命臣,两代帝师,历仕(孝、光、宁宗)三朝,且皆留政声,一直受到信任和重用。

少年佼佼者

郑侨(1132年)出生在兴化县兴泰里龟岭(今菜溪乡菜溪村),字惠叔,号回溪,他少怀大志、饱学多才,被乡里人叹为神童。他住在菜溪山下,“秀丽的山川赋予他灵性,花木虫草皆文章”,他的诗文意境相当优美,在兴泰里一带是出了名的。至今,在菜溪岩山岭“海会塔”处还保存一块石碑,镌刻有郑侨的警句﹕“到此才行一步,望君勿废半途”。

在县学读书时,一次,有客来访,教瑜汪应辰刚在小憩,郑侨先泡茶接待,教瑜醒来后知有客来,随口冒出一上联﹕“有客登堂,惊醒万里春梦。”郑侨被将了一军,他想到自己常在月下读书,朗朗对道﹕“无人赏月,独享一山光明。”汪应辰认为此子聪明博学,将来必成大器,对他呵护有加。

教瑜有一女儿正值芳龄未嫁,夫人遂对教瑜说:“你既看好郑侨前程,何不让女儿嫁他,也了即一桩心事。”应辰也属意郑侨,即日托人为媒,郑家也同意,只是郑侨坚持要大登科之后再小登科,即功成名就后再论婚嫁,此事只好先暂搁一边。

馨角山摘星

不久,郑侨参加乡试,“举第一”后,就来到游洋馨角山吴圣天妃祖宫进香,当晚往馨角山仙梦洞祈梦,吴圣天妃给出的梦象显示是到馨角山顶上摘星,郑侨请名儒圆梦,解梦人说:“与考试相提并论的‘星’字多指文曲星,你此科必夺冠。”果然,1169年秋闱,他在京城临安会试中了进士,殿试时,孝宗皇帝一改以前论道“政事”题材,以考对联出题:“蕊蕊黄花,千秋丹桂谁能折。”隐意是:月中丹桂谁敢折?郑侨联想起菜溪岩的美景“三鲤朝天”,当即朗声应道:“滔滔白浪,万仞龙门我独登。”喻在惊涛骇浪中愿鱼跃龙门,来报效皇(国)家,答题正合帝意,孝宗龙颜大悦,当即钦点郑侨为状元,并要委以重任,郑侨请求返乡祭祖,皇上准奏。

“犯冲”成亲家

状元衣锦还乡,一路上好不热闹,不日即进入兴化官(驿)道,也是“冤家路窄”,在这里竟碰上了灵车队。一头是春风得意鸣啰开道,一头是哀乐低回死人为大,两方各不相让,官方的人喊晦气叫让路,出殡人知是郑侨中了状元躲避着不露脸,大队人马堵在那里无法通行,郑侨见状忙下轿打圆场说﹕“出门遇棺材、升官又发财,好兆头啊。”他扫了一眼对方,隐约看到泪人儿中有熟悉的人影,着人一打听,才知棺材里躺的人是自己的恩师汪教喻,郑侨悲痛万分,赶紧上前拜过师母小姐,并在路边祭奠恩师。安排妥当后,他先去大洋祭祖,随即赶回操办恩师的葬礼。待忌日一过,郑侨即派人着骋礼向师女求婚,汪女自觉门户不当,一口回绝,郑侨听说贞娘推辞,就亲自上门求婚,声言非她不娶,终于打动了母女,答应了婚事,不日完婚,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为官不避难

郑侨回临安后,被派往镇南军,任节度判官。那时,镇南军正在闹饥荒,百姓苦不堪言,知军束手无策,郑侨助知军治理地方,他提出的救荒措施行之有效,灾荒很快就过去了。“讲求荒政凡数十事,后以为法。”孝宗命大臣好好研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郑侨这第一把火就烧出名来了,孝宗对他也另眼相看。

淳熙八年,淮东一带也闹饥荒,朝廷遣了几位大员去治理毫无办法,民众流离失所、情况甚急,这时,孝宗想起了郑侨,认为只有他能胜任此职。刚好郑侨在乡服丧期满,接到诏令,立即赶回京城。他劝皇上“责躬求言”,并请求调拨四万石粮食赈济灾民,他亲自办理赈济之粮,把粮食悉数分到灾民手中,消息一传出,大批灾民返回家园,社会很快安定了下来。

古时,盐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年久积弊、官员层层盘剥,不仅分毫无入,还亏了几十万钱。孝宗感到很头疼,不得不再度请郑侨出马。盐要发往全国,主要靠水运,郑侨赴任后,整顿盐赋、惩治贪官,引疏河道,仅一年时间,就扭亏为盈,积攒了三百九十万缗。

郑侨做的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事,使命巨艰。他一生忠君爱国,国家有难,他不能推辞,“为天下之忧而忧”,这才是男人的本色。在困难面前,他想起了堂叔一介布衣,孤身山林、资料匮乏、修史被列为违法的困境下,坚持“昼理简编、夜观星象”不遗余力修史的情景。有回,大理学家朱熹来夹漈草堂造访,郑樵屋无长物,只好用姜、盐来招待客人,但两人吃得津津有味,随行之人看不下去了,朱熹不无幽默释疑道:他困在深山、与世隔绝,哪来的佳肴?再说,姜产自山地,盐源于海里,这也算山珍海味了,我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每当想到此,郑侨就被先辈这种能在与世隔绝环境下,凭一人之力也要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打动。再说,自己遇到再大的困难,有朝廷和人民的支持,倾全国之力,还有什么困难不可战胜的,自己不过是个谋划者而已,每想到此,他浑身便鼓足了劲,有了一往向前的力量。

违命拒草诏

郑侨的精明能干,誉满天下、有目共睹,孝宗龙颜大悦,即召入京,封为太师兼皇宫文书,他非常胜任这项工作,不但书教得好,为皇帝起草的文章篇篇都可当范文,“天下诵之”。一时洛阳纸贵。孝宗很器重他,常“以侨言面戒大臣”,使他在朝中的威望如日中天。

郑侨正直敢言,且不避权贵。一次,有奸臣进献了一美女,这美女生得妩媚娇艳、风情万种,孝宗本就是一个好色之徒,很快两人就打得火热。有一天,俩人春风一度之后,美女乘机提出给奸臣升官,孝宗随手就写了个手令要郑侨起草文书,郑侨认为该人无功无德,把原稿封还,不予办理,孝宗虽然很生气,但由于偏爱他的才华,加上郑侨说得在理,孝宗也有点心虚,就只好作罢。

出使持劲节

南宋时期国力衰弱,为求一隅偏安,每年要向金国进贡大量金银财宝,且派去的使节要受到金邦的刁难和侮辱,无人敢去,太丢尽大宋颜面了。于是,这年又到遣使时,郑侨就主动请缨,出使金国。

到了金国,时值金主卧病不起,金邦大臣带郑侨入宫投书(探病),故意从官僚上殿的东阁门引去,郑侨持书立于门外,大义凛然曰﹕“东阁门是你们臣僚上章之所,我奉大宋皇帝之命,应该走正门(西阁门),辱命之罪,死不足赎。”一直俟到下午,两边相持不下,尽管金邦百般威胁,郑侨终不屈服,金主知他志不可夺,只好命他归馆。

郑侨回到临安后,孝宗已迁位太上皇,新帝光宗见郑侨不辱使命,亲自接见,夸他说﹕“卿守节不屈,举措得宜”。当场封他为侍讲,不久又升他吏部尚书并侍读。

长期以来,由于身处庙堂高端,做的又都是天下最难做的事,压力太大,郑侨一再要求到地方工作,光宗终于同意他的请求。郑侨到建宁任知府后,“平决无留事”,他重视减轻“下户”负担,获得基层民众的拥护;后到福州任府尹,他“以简静致理”,减偏重之赋,声名远扬;不久,又知建康府,当时,建康久旱不雨,百姓生活维艰,他“蠲赋招商,公私融禀,”救活了许多百姓,因其功升龙图阁学士。

到宁宗即位后,又被召回任吏部尚书,不久,升任参知政事。他身兼两职,重任在肩“愈益感奋”,他“不市恩,不干举,不立党、不私好恶”,“谨防边备,操执纪纲法度”,大力辅佐宁宗及宰相治国。郑侨仕途通达,历经三朝,德高望重。他晚年多次乞休,宁宗再三挽留,但郑侨去意已决,宁宗只好答应。最后,他以观文殿学士致仕。

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郑侨卒于故里,享年70岁。宁宗追赠他为太师,谥忠惠。郑侨工书法,尤擅行书,他一生著作颇丰,有《书衡》三卷、《西垣词稿》10卷、《锦机诗话》等传世。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