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风情 > 黑龙江省双城市锡伯族风俗习惯

黑龙江省双城市锡伯族风俗习惯

作者:锡伯族人来源:网络2016-12-13

锡们族死人过去实行土葬,各个房族都有自己的坟地,极贫困者埋在公用坟地里,称为"乱死岗子"。老人、病人咽气时,儿女最好都在身旁,叫做"送终"。在即将咽气前将寿衣穿好,净面剪指甲;咽气后把尸体停放在堂屋的板床上。头前放一盏灯和一碗饭,称"长明灯"和"倒头饭"。并置一瓦盆,烧纸时用。尸体脸上蒙"蒙脸纸",胸口放一小碟米,作镇邪用。

先由子女到附近庙上去"报庙",然后派人赴亲友家"报丧"。同时,家中人则赶制“孝服”,直亲晚辈要全身穿重孝。男人不戴“孝帽子",只是在平日的帽子上缝上一块白布,女人头缠孝带,又称之为"包袱",一般长5尺,叠成4折,两端成箭头样垂于脑后,孙子在孝服的左肩上缝一小块红布,外孙则缝在右肩上;曾孙孝服背后要缝红布叉,玄孙穿红色孝服,背后缝白布叉,再下辈则穿花布孝服。将尸体装入棺木中称为"入殓"。

棺木放在院中,上搭灵棚,有前来至祭者,家中男女在棺之左右叩头回拜。将棺木送至坟地称为"出殡",出殡前要将棺盖钉死,钉钉时,子女跪在棺前喊"躲钉",出殡时长子将盆举过头顶,摔在地上,称为"摔丧盆”。然后,打着“灵头幡”,将棺送入墓地埋葬。头朝西北,脚向东南。由长子填第一锹土,然后大家动手填土埋葬。回来后把死者枕头内所装的糠秕在门前烧掉,然后吃“回灵饭”。死者亲属每隔7天到坟地为死者烧纸钱一次,叫做"烧头七",到七七四十九天,烧七终了。到百天时要烧"百日",到周年时要烧"周年",烧了周年为止。老人死后子女穿孝百日,丈夫死后妻子守孝3年。

穿孝期间不得参加娱乐活动,女人不着鲜艳服装,老人死后当年过春节不贴五彩年画,不贴红对联,称为"背素"。这些葬礼随着火葬的开展,风俗的演变,仅能看到尚有少部分的残留。

锡伯族的住宅早期是帐蓬、马架子,迁到双城后均是草房。正房以三间居多,不盖四间,因忌讳"四六不成才"之语,怕后代成不了栋梁之故。三间房称一明两暗,东、西屋住人,中间为堂屋,晚辈住东屋,长辈住西屋,以便祭祀。西屋西墙供祖宗及神佛,北炕与南炕在西墙下有"万字炕"相连,炕上放箱柜,柜上放"掸瓶"、"帽筒"、蜡台、香炉、座钟等什物。烟筒均设在东南、西南两房角。厕所一般放在东侧,严禁在西墙大小便。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