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风情 > 贵州望谟县布依族“三月三”

贵州望谟县布依族“三月三”

作者:龙青松来源:网络2017-03-02

濒危状况

随着乡村经济开发的深入,农民外出打工的增加,布依族的文化民俗活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濒危状况正在加剧,原因及其状况如下:

为了生计忽略民俗活动。村民在远方打工挣钱以维持生计,时间长了极易忽视了民俗文化节的存在,不过节或者轻描淡写地过节情况越来越明显。

对民俗文化了解的公众越来越少,特别是缺乏公务员和教师这一层面的人物的理解和支持、参与。他们虽然不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但是他们的行为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很大。

人们放纵自己在民俗活动中应尽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不参加民俗活动,不承担本民族伦理所要求的责任。

民俗文化空间有从城镇退向农村的趋势,城镇里过“洋”节日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年轻人认为民俗节“土”进不了大雅之堂。

民俗活动有从规范到简化的趋势,人们贪图方便失去了原来的文化元素。

已经采取的保护措施

布依族“三月三”,凝结着布依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布依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布依族凝聚、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布依族地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选择 “三月三”来大力弘扬布依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望谟县举办“三月三·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望谟县上下对布依族文化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对传承与保护布依族“三月三”采取了如下措施:

申报布依族“三月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望谟县人大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议案报黔西南州人大。

建立“中国布依族文化研究中心”,这是一个由民间文化人、国内外学者组成的民间科技NGO,以研究布依族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为重心。

保护布依族民俗文化活动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空间。

开展布依族民俗文化的普查,摸清和抢救现有的民俗文化资源,注重民众的智慧和力量来注释布依族民俗。

科学制定整体性的文化保护规划。要有效实施抢救和保护工作,科学制定保护规划是关键。望谟县已经完成了《贵州省南北盘江红水河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纲要。

抢救布依族民俗文化遗产。通过“九合一”的方式建立民俗文化档案,即“记谱、布依文记录、国际音标、布依汉语直译、汉语间译、英语、录音、录像、图片”。

关注民俗的价值,并在民俗活动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以文化为基础,搞好新农村建设。建立“以资本为基础和以人为主导的社区发展”的理念,搞好社区资本的建设,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2010年建立了“布依族文化传承学校”,开展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把“三月三”写进教材,把相关活动带进校园。

2009年,望谟县仅仅投入35万元,就办成了一个让外界赞扬的望谟“三月三”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以群众为基础文化活动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布依族文化。

望谟县人民政府将从财政中拿出人均三元的预算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的工作。一年总的金额是一百万元,其中的一部分是做布依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

保护计划

1、保护内容

保护内容分为保护人、保护作品,保护文化表现形式三方面。

保护“三月三”代表性文化传承人,对重要的传承人或派别的带头人给予一定的津贴,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传承体系和传承平台。

保护三月三民俗文化的文本,不管是文字本还是口述资料,都为其建立有活性的档案。

保护布依族三月三民俗活动的文化空间,如民俗制度、民俗场所和相关自然物品等。

2、保护计划

2010年, 内业整理布依族“三月三”的普查材料;开展记谱、布依文、布依文直译、汉语间译、音标等记录;整理纸质文档、录音、录像、图片及相关实物。进一步研究“三月三”的价值,保护“三月三”品牌。让一部分“三月三”的相关制品或作品进校园。建立有“活性”的“三月三”文化遗产档案

2011年,完成布依族“三月三”文化遗产的注释;并将纸质文档、录音、录像、图片及相关实物作妥善保存(用防磁柜台保存音像资料)。出版“布依族‘三月三’”专著。保存好档案

2012年, 健全和完善“布依族民俗研究会”;健全和完善布依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体系,为各流派的代表选定一两名中青年传承人作为接班人,接受文化传承人以师带徒的传统方式的培养。

2013年, 建立一座布依族民俗文化展览馆。使其成为传习、交流和学习的一个场所。使布依族“三月三”的研究取得成果。

2014年,对布依族“三月三”进行全方位研究,出版“布依族民俗文化丛书”。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