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风情 > 客家民俗之最

客家民俗之最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20-04-01
客家民俗之最

在世界客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客家人经过千年漂泊后,在保留了浓厚中原遗风的基础上,吸纳了当地畲、瑶等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了风情万种、独特魅力的民俗风情。这些民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保持着浓厚的“寻根意识”和强烈的“神灵崇拜”观念,以纪念先祖诞辰或祭祀地方保护神灵为主要内容。

最火热  火把节

兴宁市径南镇星耀村在元宵之夜的“火把节”由过去的擎花灯演化成现在的举火把,寓意薪火相传,绵绵不断,既文明高雅又内涵丰富。晚上7时,全村数百人高举火把,在村中长者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绕村道前行,夜幕下如同一条巨龙在游动,既热烈又壮观。

队伍所到之处沿途人家均烧烟花放鞭炮热情迎接(意为“迎(灯)丁”)。

该村火把节有着300多年历史,既有纪念先祖,添丁纳福的美好愿望,也有体现家族兴旺、团结奋进的美好向往。

最惊险  上刀山

五华县的棉洋、双坑、平安等山区乡镇在一年一度举行的纪念祖先诞辰的民俗中,都会有惊险刺激的“上刀山”表演。一根约15米长的原木圆柱矗立于场地中央,圆木中间等距离插入36把长约二尺刀刃向上的钢刀,级级阶梯寒光闪闪,高高耸立直指蓝天。勇敢的攀登者裸掌抓钢刀,赤足踩利刃,手抓脚踏沿着木柱向上攀越,手掌和脚底在刀锋利刃上蹬上踏下,令观者目瞪口呆,心惊胆战。

最出名  烧火龙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夜,丰顺县埔寨镇用漫天飞舞的火花,迎接新春的到来。烧火龙分三个步骤,一是烧烟架,二是烧禹门,三是烧火龙。重头戏是在烧火龙,四、五十米长的火龙龙头高翘,眼放光芒,嘴吐彩珠,全身喷溅出五颜六色的华光丽彩;烟花在夜幕中喷射,火龙在火海中翻腾;火花交织溅射,色彩斑斓辉煌,天地浑然一体。舞龙壮汉赤膊上阵,奋力向前,充满强烈的动感。

最上镜  祈福

大埔县大东镇花萼楼“祈福”风俗气氛热烈,场景独特。每年的大年初三上午,古老斑驳的花萼楼人头涌动,声浪鼎沸。土楼中央几十张八仙桌排成两行,摆放着全村各家各户拿来的斋果供品,土楼的黑瓦灰墙、房檐屋栋构成了一个个高低有致、线条舒畅、凝重圆润的大圆弧,外层静止的灰黑与中间鲜艳的色彩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优美的山村美景,成为最上镜的民俗风情图。

每年慕名而来的摄影人就有二、三百人,他们所拍摄的图片在国内外各种摄影大赛上屡屡获奖。

最飘逸  办古事

五华县安流、棉洋、双坑等乡镇,在一年一度纪念宗族始祖诞辰或祭祀地方保护神灵的乡间盛事中,都会举行“办古事”民俗活动。 “办古事”就是将四、五岁至七、八岁的小孩绑在固定的铁架钢筋上,头戴戏帽,身穿戏服,脸涂彩妆,装扮成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形象。

一般以两个小孩为一组,或上下或左右组成一个古事棚,固定在拖拉机或农用车车顶进行游行。行进中这些千姿百态的“仙女神童”奇异生动,飘逸多姿的古典服装迎风招展,散发出轻盈飘忽的韵味。它与广州地区的“飘雪”和潮汕陆河地区的“撑景”有异曲同工之处。

历时最长  扛公王

梅县水车镇小桑村的民间习俗“扛公王”,从大年初二开始,直至年初六结束,前后五天,成为历时最长的民间习俗。小桑村有人口5000多人,姓氏13个,43座老祖屋。“扛公王”就是将“公王爷爷”迎送到各个老祖屋进行祭祀。

公王出巡时,鸣锣击鼓,幡旗招展。进入祖屋后,厅堂内摆满各家各户置办的“三牲”、斋果等奉品,由神士念唱祭文,众人焚香点烛,按仪规进行祭祀。整个过程中的迎送、接驾、安座、祭祀、供奉等都有一套仪规,各个环节都有各不相同的经文。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