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传说 > “西庚草堂”的传说

“西庚草堂”的传说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5-03-25
“西庚草堂”的传说

西庚村在莆田六城门外三里多地,福厦公路边,为拱辰村的一个自然村,与下戴村相邻,位于泗步岭的东麓。古时,从拱辰门(北门)外,经西庚、下戴向西北有一条小路,绕过泗步岭,可直抵龙桥村。山区的许多群众进城,经从龙桥过泗步岭,到达西庚,又从西庚跨过古石桥到辰门兜,然后进城,常常经过这条繁忙的古道旁的“西庚草堂”。

明代时,城里有个叫林宗的人,于明万历四年(1576)中举后,历官多地县学教谕,最后升任临淮知县。在任上,他清正廉洁,以爱民为本。万历三十年,朝廷国库亏空,皇帝调遣一批亲信宦官到各地督办矿产和税收,并授给这些宦官种种特权。这些宦官便以“太上皇”自居,到各地横征暴敛、敲榨盘剥。当时有个叫李凤的宦官头目带了一批打手窜到临淮县,他们不择手段,到处劫掠百姓钱财。如有反抗,则武力相向,甚至包围民宅,入户抢劫,放火杀人,无恶不作,闹得全县百姓人心惶惶。

许多民众纷纷跑到县衙向林宗哭诉告状,面对一张张状纸,林宗怒不可遏,又无可奈何,怎么办?他权衡利弊,考虑再三,便告谕百姓,方法只有一个,让老百姓团结起来,用武力来驱除这一批狗官,大家都十分拥护,但又替知县大人担忧。

一时间,全县老百姓不期然汇集到了几千人,大家手持锄头、大刀、长矛或者棍棒,群情激愤,团团包围了李凤一干宦官的驻地,呼啸着蜂拥而上,刀棒交加,痛打这一批害民贼。李凤一干人见势不妙,纷纷逃窜。

李凤逃回朝廷,又气又恨,即刻上书诬告临淮县令林宗纵民造反之事。万历皇帝当时专意宠信宦官,接到奏报后,即刻下令锦衣卫赶赴临淮抓捕林宗,将他五花大绑,押送京城,廷杖数十板,关进刑部大牢。

此时,林宗早已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想,用自己一个人的性命和乌纱帽拯救一县百姓的危困,死而无憾。

林宗被捕后,一县百姓纷纷赶到省府投书告状,喊冤叫屈。

大家都说:“林公宁愿为百姓丢官,我们哪能见死不救。”但终于无果。

2年后,天上慧星屡现,京师地震严重,万历皇帝十分不安,御史台的官员接连上疏为林宗伸冤,万历皇帝终于下旨释放林宗,但将他革职为民,遣送回原籍。临淮百姓闻讯,人人奔走相告,为他喊冤叫屈,纷纷醵金为他送行。

回家后,林宗就在城外西庚购地数亩,建草屋数间,号称“西庚草堂”,与叔父林廷陛等隐居其间。

每日天一亮,叔侄二人就荷锄下田,以蔬为业。林宗学习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高风亮节,不与黑暗同流合污。不过,他种的不是菊花,而是青青的菜蔬和瓜果。园中常年绿荫成片,瓜果飘香。放闲时候,常有同僚和友人到草堂做客,吟诗唱酬,林宗全不以官场的利害得失为念。“清贫亦何如,人生平常事”,表明了他真实的心志。许多外地的文人墨客也时常慕名前来造访,西庚草堂一时间名闻远近。

明天启年间(1621-1628 年),朝廷下旨追赠他为尚宝司少卿,荣耀于身后。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