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衣冠服饰 > 广东丰顺汤坑镇梳“大鳖尾”技艺

广东丰顺汤坑镇梳“大鳖尾”技艺

作者:黄培强来源:网络2020-04-06
广东丰顺汤坑镇梳“大鳖尾”技艺

流传于梅州丰顺县汤坑镇的“大鳖尾”发型,是当地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通常,在女孩出阁时才会梳“大鳖尾”发型,显现出嫁之时的美丽、高贵典雅,以及一种身份象征。如今,这种习俗在丰顺县已经开始慢慢淡化,但每逢重大节日,当地人仍会梳起这种独特的发型。

“‘大鳖尾’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型,保留着传统的梳发技艺,过程复杂,可观性强。”丰顺县梳“大鳖尾”技艺传承人陈秀娟介绍说,梳好“大鳖尾”发型往往要花上三个小时,而且需要多人合作。

头上艺术

尊贵与身份的象征

初听“大鳖尾”,甚少有人会将此名字与发型联系起来,更不会想到这种流传于汤坑镇的传统技艺,早在2016年就被确定为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型大、头顶梳“复落”,翘起两鬓梳“胖头”,头后面梳成“扇形”,长约30厘米,宽约23厘米,是“大鳖尾”发型的显著特点。

“至于为什么叫‘大鳖尾’,大概是跟发型的形状有关,扁扁的,又带有尾巴。”陈秀娟说,梳“大鳖尾”技艺是200年前从潮汕地区传入丰顺的一种发型,保留着一定的潮汕文化特色。

史料记载,“大鳖尾”发型的由来,溯自明朝末年李闯王起义进入北京后。当时,吴三桂开关迎清兵进都城,李自成大顺王朝告终,此时清世祖爱新觉罗名福临称帝登位。其后,妃、宫娥之妆饰、衣着,仍遵满州旧俗,并无改变。在清王朝统治下,其所属省及府县汉人官员之眷属、妇女也多仿效,久之也在民间风行,形成独特的“大鳖尾”发型。

丰顺县汤坑、汤南、汤西三汤片地带,原是属于揭阳县管辖下的蓝田都第九、十两图(图相当于区),所有民俗与县内各地无大差异。一直到清朝乾隆四年,才割四邑边陲之地(揭阳、潮州、梅县、五华四个县)建置县治,成立丰顺县,到现在约有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丰顺县保留着原有的风俗习惯,梳“大鳖尾”出嫁便是其中一个。

翻开已经泛黄的相册,陈秀娟说起了自己与“大鳖尾”的故事。“当年我是17岁,刚上高一,村里要举办元宵节活动,挑选两人挑茶担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其中一个就是我。”那时候的陈秀娟对“大鳖尾”了解并不多,只是觉得梳“大鳖尾”很好看。“第一次梳的时候,我妈妈和另外一个阿姨,花了三四个钟才梳好。”

陈秀娟的奶奶徐素英、母亲李细梅曾是丰顺县城有名的“大鳖尾”发型高手,耳濡目染下,她也掌握了各种技巧,喜欢上这个“头顶艺术”。“大鳖尾”发型有着高贵独特、典雅端庄的形态,能够体现人的气质外,其寓意也是相当美好的。“你看看我这些发饰,都有一定的寓意,这个稻穗寓意五谷丰登,用来绑头发的线是红色的,寓意吉祥,头花寓意着荣华富贵,锦上添花。”陈秀娟说,“大鳖尾”发型还会适当使用金银等装饰,体现出身份的尊贵。

寓意好,这也是“大鳖尾”保留至今的重要原因,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求。

如今,梳“大鳖尾”出嫁并非标配,但在重大传统节日上,尤其是丰顺地区的元宵节活动,总能见到梳“大鳖尾”的少女。在丰顺“三汤”地区,大锣鼓是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在锣鼓队的后面,往往就有装扮美丽、梳着“大鳖尾”发行的少女挑着茶担、花篮。“要是没有梳‘大鳖尾’,大家都会觉得这个活动少了点什么。”

量身定梳

每个“大鳖尾”都有讲究

鳖尾夹、鳖尾针、银骨架、小银枕、棉毛绳、树脂胶、长假发、珠凤钗、珠花、布花……这些都是梳“大鳖尾”发型必备的工具。每一次梳“大鳖尾”,陈秀娟都要准备良久,落下哪一样都会影响进度和效果。

对于陈秀娟来说,梳“大鳖尾”就是一个艺术的创作,细心、耐心缺一不可。

“‘大鳖尾’发型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量身定梳’,也就是说要根据人的脸型、身高等进行设计,随便梳的话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陈秀娟说,“大鳖尾”发型跟古代发型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古代的发型分类,概括分为结鬟式、拧旋式、盘叠式、结椎式、反绾式、双挂式等主要六类,“大鳖尾”多以结鬟式梳编法为主,其他梳编法为辅。

结鬟式梳编法,就是先把发拢结于顶,然后分股用丝绳系结,弯曲成鬟,托以支柱,高耸在头顶或两侧,有巍峨瞻望之状,再饰各种金钗珠宝,高贵华丽,多用于神女、后妃与贵妇。其形式有高鬟、乎鬟、垂鬟,有在头顶,有在两侧,鬟数也可随意结扎而定,变化很多,可灵活运用。

无论是哪一种“大鳖尾”发式,它的制作程序都是相当复杂繁琐的。“做好一个发型需要三个小时左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整体效果。”陈秀娟说,与现代的发型设计不一样,“大鳖尾”靠的是更为娴熟的手法和极高的技巧。

梳“大鳖尾”的主要流程有梳鳖尾、梳覆落、梳翘起、梳鬓发、插头饰。通常来说,“大鳖尾”形同棋扇,高约30多厘米,宽约20多厘米,重约十斤。结合节日活动的需要,既不能提前梳好,更要保证发型的持久性。“因为梳好之后,人的头顶会跟顶着砖块一样,很重,一般人受不了就要拆掉。”陈秀娟说。

定好发型样本后,陈秀娟首先要把头发拢结于头顶,然后分股用丝绳系结,弯曲成鬟托固定在脑袋后侧,先后按梳、绾、鬟、结、盘、叠等手法进行梳理,“每一个步骤都不能疏忽,不然就要重来,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头发还没有完全固定,所以做发型的人需要耐心,一做就要三四个钟头。”

“这个发型的难点就是造型以及定型,这个固定并不是用我们现在的定型啫喱水,而是一种树脂胶。”

饰以各种簪、钗、步摇、珠花等华丽的首饰,也要根据发型对象而定。“还需要化妆,元宵节游行活动一般以浓妆为主,体现人的轮廓,但是作为婚礼上来说,就以淡妆为主。”配上特定的服装,整个流程才算是大功告成。

文化记忆

百年老手艺得以传承

2012年,丰顺县举办的大型元宵迎“大锣鼓”巡游活动中,“大鳖尾”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对于丰顺县汤坑镇的群众来说,“大鳖尾”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尤其体现在重大节日活动中。“不少归国华侨回来,都会特意找到我们,跟我们说他们想看看这个有家乡印记的‘大鳖尾’。”陈秀娟说,自己也曾经想过要放弃,但每次看到大家对“大鳖尾”的认可,又总会有一股干劲。

2016年,梳“大鳖尾”被确定为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人的陈秀娟心里也在想着如何传承好、发展好“大鳖尾”发型。“毕竟它不是什么商品,是一种特定的艺术,要怎么传播更加有效果?这些都是目前正在突破的问题。”

陈秀娟认为,说起“大鳖尾”,很多人都会很陌生,鲜有人知,主要原因还是宣传不够。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鼓励下,她一有空就会整理相关资料,包括梳“大鳖尾”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在她的房间里,随时都能找到梳“大鳖尾”记忆的踪迹。

技艺复杂、操作辛苦,让年轻人不太愿意了解“大鳖尾”,更谈不上传承与发展。陈秀娟告诉记者,跟她同龄的大都已经忘记了怎么梳“大鳖尾”,一是能够派上用场的次数少,二是不能靠这个养家糊口,渐渐被遗忘的“大鳖尾”只能在元宵节活动中才得以展现。

要发展就要有传承,令陈秀娟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女儿和儿媳妇对梳“大鳖尾”都饶有兴趣,也有一定基础。目前,在她的指导下,两人正准备开发新发型,实现发式多元化,让传统的民俗手艺得以传承和创新。

如今,也有不少传统婚礼的新人会找到陈秀娟,让其梳“大鳖尾”。丰顺县相关部门也正着力推广“大鳖尾”的文化,让这项技艺保留。2017年1月,陈秀娟从传统的“大鳖尾-单翘起”发型研发出失传已久的“大鳖尾-双翘起”发型。陈秀娟说,“非遗传承之路很难走,但是不管多难走,都要坚持走下去,不能把这个手艺丢了。”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