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四川江油地名的由来

四川江油地名的由来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07-28
四川江油地名的由来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益州牧刘备在今江油邻近的平武县南坝设置“江油戌”,江油之名由此开始。

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解释,江油之名是“取江水以称邑”,明代《蜀中名胜记》说“是以江水所由矣”。江油,是涪江源流(由)的意思。《太平寰宇记》卷84龙州江油县:“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龙州及江油县,取(涪)江水以称邑兼郡。”《郡县释名》四川卷下:“后魏置江油郡,县名同,以涪江一水萦回清澄如油也。”以上二说取义相近。《大明一统名胜志·四川名胜志》卷10:“古江油郡及县,今平武之江油铺,是以江水所由也。”(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前,分属广汉郡的涪县和刚氐道。东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在今雁门区内设置德阳县,隶广汉郡,是为市境建县之始。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益州牧刘备在今江油邻近的平武县南坝设置“江油戌”,江油之名由此开始。

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解释,江油之名是“取江水以称邑”,明代《蜀中名胜记》说“是以江水所由矣”。江油,是涪江源流(由)的意思。东晋孝武帝宁康,太元年间(373—396年),在今江油青莲镇侨置汉昌县隶巴西郡,西魏废帝年间(552—553年)改名昌隆县,迁县治于今彰明镇,隶巴西郡。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改称昌明县,隶绵州。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改称彰明县仍隶绵州。

南宋宝佑六年(1258年),县治随龙州郡治迁今江油市大康乡旧县村。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县治迁今武都镇阳亭上坝,隶龙州宣慰司。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县治迁武都镇,隶属剑州。

清代改隶龙安府。

1912年后隶西川道。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路过江油和彰明两县大部份地区,建立济时、重华、彰明3个县苏维埃和中坝市苏维埃政府,时约3个月,红军离开后,江油县隶四川第十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22日后,隶属剑阁专区(1952年10月更名广元专区),1951年5月,县治迁中坝镇。1953年改隶绵阳专区,1958年9月,江油、彰明两县合并,名江彰县,次年4月更名江油县,1968年隶绵阳地区,1985年绵阳地区撤销,设置绵阳市,江油县隶绵阳市。

1988年6月30日,撤销江油县,设立江油市(县级),由省直辖,绵阳市代管,市人民政府驻中坝镇北大街。

名字的来历传说

一、位于川西北的江油,历史悠久。追溯江油名字的来历,相传与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有关。

有一年,王母娘娘召开蟠桃会,宴请群仙,天上天下仙人云集,十分热闹。吕洞宾因多喝了琼浆玉液,酒醉当众调戏了牡丹仙子,被玉皇大帝贬下人间做善事赎罪。玉皇大帝要他每天卖一罐清油,不准白白送人,不准倒掉,否则决不轻饶。

吕洞宾来到凡间,便在西海边的街上卖清油。为了早点卖完,好去饭馆喝酒,别人给钱就卖。这时,有个十一二岁的小孩来买清油,小孩给了他五文钱,吕洞宾将半罐清油全部交给了小孩。

这小孩将半罐清油抱回了家。他母亲看他用五文钱买回了五十文的清油,忙叫小孩把多余的清油去退给卖油的人。并教育孩子做人要踏实,再穷也不能占别人便宜。

小孩在街上东找西找,终于在酒馆里找到了喝酒的吕洞宾。吕洞宾正喝得高兴,见小孩要把清油退给他,心想天下哪有这么老实、不贪便宜的人。就仍叫小孩将油拿回家。小孩不干,便将清油罐子朝吕洞宾怀里放。两人互相推让,小孩手一滑,清油罐就摔在了地上。忽然,从破罐中滴淌的清油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吕洞宾猛然想起玉皇大帝的告诫,知道自己闯了祸,拉起小孩腾云而起。小孩两娘母为人厚道、心地善良,被吕洞宾无意点化成仙,吕洞宾也被玉皇大帝召回了天上。

原来,这是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打的赌。王母娘娘说天下人人都自私、贪婪,玉皇大帝不相信,设计叫吕洞宾考验,如是就将天下人全部杀光。小孩两娘母因这事就救了黎民百姓。清油在地上哗哗地流,如煮沸的开水,不久就淌成了一条江,人们便称为“沸江”。后来不知怎么又喊成了涪江。涪江里面流淌着一层油,人们开始叫“油江”,最后为了顺口,就改为“江油”。

二、据正史考:涪江源于雪宝顶——止于合川(与嘉陵江合川入重庆再汇入长江)秦汉时期,有蜀人朔江而上穷其源头,寻至平武境内江面渐窄且水流湍急渐成山溪状,即断言“涪江由此”。遂于南坝段勒石以示“江由”。后人沿以“江油”二字设戌(东汉时谓之江油戌)再后来置县,其县署虽几经迁徙,但江油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