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河南新密开阳庙

河南新密开阳庙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8-12-07

四、祈晴传说的文化意义

(一)史料研究证明:河洛地区的溱洧流域是裴李岗文化核心地区

《密县志》中记载“密县,古洛也。”《山海经·中次七经》的“夏代山水名物”首次提到“浮戏山”之名,现在位于嵩山东部,处于河洛地区。不少专家学者都进行过论证,认为裴李岗文化为伏羲时期文化。如周建山、史文利在《伏羲古史传说与裴李岗文化的关系问题》一文中说:“河南地区伏羲传说及其古迹的分布地域与该地区裴李岗文化的分布地域相一致。”作为裴李岗文化发祥地的新密溱洧流域,不仅密集分布着伏羲女娲文化遗迹,而且还拥有占全国五分之一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已调查清的遗址就有14处,如莪沟北岗遗址、马良沟遗址、老城东北角遗址、老城东关遗址、杨家门遗址、王嘴遗址、青石河遗址、张湾遗址、禹楼遗址、高沟遗址、平陌遗址、补国城遗址、西马庄遗址等。而莪沟北岗遗址还发掘出了全国同类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唯一的一个两人合葬墓,为一男一女,两人中间有一套石磨盘,几个陶器和三足钵,推知他可能是首领,并且以夫妻身份合葬,这使伏羲女娲氏“正姓氏、制嫁娶”的文献记载得到了考古印证。

(二)补天神话是祈晴文化产生的源头,民间习俗是神话传说的延续。

“祈晴”习俗渊源的核心女娲补天,止住淫雨。因此人们把雨止天晴的希望寄托在女娲的身上。进而发展到把祈晴的希望寄托在女性身上。从其他地域的祈晴习俗看,扫晴娘、吊棒槌、天穿节等习俗与女娲补天习俗相关,但缺乏相关的文化支持,至于贴和尚、祭城隍、龙王、土地、闭启城门,都是建立在佛教、道教的文化的基础上。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道教源于东汉初年,从时间上看,远远晚于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只能是后起发展起来的习俗。

新密开阳庙的祈晴习俗源于女娲补天神话。从了解到的资料来看,新密的女娲补天神话分布密集、传说完整、流传久远,脉络清晰。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说:“中国神话之所以仅存零星者,说者谓有二故: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者所不道,故其后不特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新密市女娲补天的神话历经数千年到今,有地名可查,有庙宇可祀,有时令庙会可传,有饮食习俗可证,足以说明其强大的生命力。

(三)祈晴习俗是农业经济的特征,丘陵地区的祈晴习俗弥足珍贵。

河洛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旱涝灾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只有祈求神灵,来保佑农业生产。女娲能补天,也可以止淫雨。无论是新密开 庙,还是扫晴娘、吊棒槌的传说,都是以女性为主进行的祭祀活动。

新密开阳庙的奇特之处,还在于祈晴习俗产生的地域。从地理位置上看,新密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09'-113041',北纬24019'-34040',处于东亚大陆内部的豫西丘陵地区。从地势上看,西高东低,最高海拔1108.5米,最低114米。从气候上看,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雨雪较少,年均降水量658.4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干旱机率十年五遇,春旱较多。民俗云:三伏天,小孩儿脸。夏季突发性的降水来去匆匆,沟壑纵横,再大的洪水也排得掉。可虑者唯有三夏时分,蚕老一时,麦熟一晌。这个时间如果季节反常,阴雨连绵,成熟的庄稼不能收割,垛在场里的庄稼碾打不成,空出来的田地下不了种,都会造成很大损害。这才是河洛地区祈晴习俗产生的根本原因。

新密开阳庙的祈晴习俗说明两点:

一,这里远古有过先民的活动,伏羲氏女娲氏曾在这里生存发展。

二,早在伏羲女娲时期,这个地区就已经率先进入农耕社会。

文献检索:

1、《密县志》清嘉庆二十二年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5月第一版。

2、《密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3、《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张振犁,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

4、《溱洧民俗文化概览》郝国荣,吴金环,中原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8月。

5、《“补天”“造人”与“祈晴”“求子”习俗》,《中华博物》网站,程健君,2005.01.28.

6、《中国小说史略》,鲁迅。

7、《中国古代祈晴祭祀研究---兼说民俗中的“扫晴娘”》,《农业考古》2009年04期,陈俊谕。

8、《祈雨扫晴辘谈》,《农业考古》1995年第3期,陶思炎。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