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文章列表
临川庙会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历史悠久,起始年限已难考证。旧时,县城和有大庙的圩集,每年都要举办一届迎神赛会,时间一般为农历五月至八月,以祭祀菩萨,祈求神灵保佑,会期因各地习惯不等,一般为一至三天。 庙
在杭州城的西北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栖霞岭南麓,有一组古朴雄伟、庄严肃穆的建筑群――岳王爷墓、庙,这里背枕青山,面临西湖,是南宋抗金将领、民族英雄岳王爷的长眠之地,也是历代人民凭吊、瞻仰岳王爷的纪念
剑门山区沟深山大,有山便多庙,一年四季便有赶庙会的习俗。正月文昌会,二月娘娘会,三月清明会,四月佛祖会,五月青苗会,六月晒绫会,七月亡人会,八月天子会,九月重阳会,十月牛王会,冬月送寒衣,腊月灶王会。
阿拉街庙(崇化禧宁寺)是前郭境内四个喇嘛庙中建筑规模最大的寺庙,统领其它三个寺庙。自1936年就有日本人穿着红色喇嘛服装,以出家人身份驻在寺内,经常往来阿拉街庙和伪都新京之间。回到城市即西装革履,恢复
穹窿山轧庙会是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作为千百年历史中形成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化,已深深地积淀在人们心中,在民间百姓的物资与感情交流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穹窿山轧庙会农历六月廿四一早,苏州
慈溪的礼拜庙会相传始于明代。当时日本商人勾结武士,驾船由沿海入岸,杀人越货,进行海盗性掠夺活动。戚继光奉命征剿来浙后,人民纷纷组织抗倭队伍,形成结社的礼拜。 慈溪的礼拜庙会以农历正月
鄞江“十月十”“三月三”“六月六”庙会,距今已有1171年的历史了,现已演变成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每年每会有来自龙观、章水、奉化、慈溪、 义乌、诸暨等四面八方赴会的摊主、顾客达10万人之多,蔚为壮观。据
德清县新市镇的蚕花庙会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相传越国范蠡送美女西施去姑苏,途经新市,给养蚕的姑娘嫂子送过鲜花,祝愿她们风调雨顺,蚕茧丰收。此后,方圆百里的当地蚕农为纪念西施,每到清明时节,都要举办盛大的蚕
晋州庙会,农历九月初九始,九月十四日止,与重阳节同时,每年一次。 晋州庙会,百里闻名,久负盛名,数世不衰,日盛繁荣。究其原因,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历史悠久。九月九庙,源于何时,无从考究,但肯定与
蔚县地处冀西北边缘,虽弹丸之地,却是东通京、南邻冀、西接晋、北往察的战略要地。在京绥铁路未通车以前,实属冀、晋、察三省批济、文枢纽之一。由于八方商贾去集于此,极大地推动了蔚县商业及手工业的快速发展,随
桂林泛指德化县上涌镇赖氏为主的5个行政村。其中中洋村有座建筑宏伟、金碧辉煌的英显庙。据清乾隆版《德化县志》:“英显庙在桂林乡。神、一名漠,一名烈,(张姓)宋、绍定三年,以捍卫汀寇功,赐今额”。
崇元观在西直门内新街口西路北,俗名曹老公观。系道教庙宇。 历史上阉人(即俗名老公)多自称道家。许多老公从宫里退休后即到庙里“修行”养老。崇元观就是明代阉人曹化淳募捐修建的老公庙。 据说,当年该庙规
九天宫在朝阳门外东岳庙东边路北。道南即十八狱(现为朝阳区工人俱乐部)。 九天宫相传建于元延佑年以前(公元1314年前),东岳庙乃建于后,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该庙建筑宏伟,殿宇辉煌。中门左右有雷公
大佛寺庙会,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里的庙会与其它地方的庙会有所不同。 大佛寺远离村、镇,庙会活动全部由庙内组织,与周边村镇关系不大。而其它地方的庙会都足山村里筹备的,庙会期间,为扩人影响请戏班子演
临海杜桥镇内,庙院众多,有始建清康熙十二年(1673)的大汾东岳庙、清道光年间的塗下桥东岳庙和清道光二十四年(1884)的穿山独堂的善庆堂。由庙宇产生的庙会而因此多不胜数。每年正月初二的东岳庙会、初八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无锡的庙会,绝大多数在春季举行,从初春到盛春,几乎接连不断,尤以农历三月为多。 无锡城乡的庙会,当以三月二十八惠山东岳庙庙会最盛。其时,无锡城里有八处寺庙都要出会。一齐到惠山朝拜。 出会那天,各路
每当提到庙会,必然想到庙。中国最早的庙,当是祭祀先祖的所在地。至于为神立庙,那乃是周代以后的事了。从古代文献上可以得知,周代宗庙之旁便有庙会了。这就是《考工记》上所说,“匠人建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儿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金塔。藏语称塔尔寺为“衮本”,即十万佛像之意。塔尔寺自建立之日起,慢慢完善了一套自己的寺院宗教组织,寺院政治组
两千多年来,李冰父子凿离堆,开堰建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的福泽一直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庙从 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历史上一直既有官方主持的祭典活动,也有老百姓的民间祭祀活动。形成了 以李冰父子
汉阳庙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既是一项民间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也是一场热热闹闹的商贸活动。汉阳庙会借归元寺的名声和影响,每年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吸引众多的香客、游人前往寺庙观光、拜佛,此时,各方民间艺人也
庙会是非常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地坛庙会始办于1985年,以较高的艺术品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享誉中外,其胜景被誉为现代的《清明上河图》和中国的狂欢节。春节逛地坛庙会是京城老百姓沿袭多年的习俗。作为京城
这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庙会,也是中国最浪漫的庙会。 每年仲春二月。从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这期间每天有几万到十几万人涌向周口市淮阳太昊陵朝圣,最多时一天可达40万人,这就是淮阳太昊陵庙会,俗称“二月
定仙焉镇位于陕西省绥德县东南部50公里处定仙岭道西部焉口,北接吴堡县,南连清涧县,东面濒临黄河,是绥德县最偏远的一个大镇,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慕其仙境歇息而得名。娘娘庙位于定仙焉镇何家硷东头土台上
提起城隍庙,人们一定会想起西安西大街上那座盛名在外的“都城隍庙”。这座号称天下三大城隍庙之一的庙宇,统辖着西北数省城隍,级别地位甚高。鲜为人知的是,在长安区王曲镇的北堡寨村里,还藏着一座比“都城
3月14日是观音诞辰,黄陂木兰山举行观音庙会,14日晚上至15日凌晨,黄陂木兰山灯火通明,梵音阵阵。来自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地的游客,潮水般涌上木兰山。夜间,山上升起了浓雾,加上旺盛的香火和川流不
茅仙洞,道教庙宇。在安徽省凤台县三峰山东峰下。洞深万丈许,传说西汉时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曾于此幽居修炼,故而得名。 洞前建有两层砖木结构的正殿一座,殿宽三间,飞檐翘角,额悬“茅仙古洞”四字木匾,
观音岩位于湖北省京山县永兴镇境内。是一处山水环绕,景色秀丽,风光独特,气候宜人,层林尽染的道教圣地。观音岩背靠绵延苍翠的大洪山脉,南望车辆川流不息的省道——皂当公路和现代化的长荆铁路,交通四通八达。山
天津塘沽潮音寺,也就是西沽潮音寺,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原名“南海大寺”,明嘉靖皇帝御笔更名题匾潮音寺。坐西朝东,面向海河。原有前、后两进院落。现存山门,大殿和配殿。大殿面阔三间,进一间,前后
历史沿革 彭祖庙始建于何时,众说纷纭。彭祖庙会始于宋代直到明、清繁华依旧,再加上前来彭祖庙烧香祀拜的人很多,庙会一直兴盛。“文革”间,由于破“四旧”,后又因煤矿塌陷,原老庙没有幸存,从此庙会也中断。
青檀庙会是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所在的地区座落山东枣庄峄县,处于淮海经济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孕育了许多优秀人物,如匡衡、疏广、疏受、王良、贾三近等,他们对于华夏文明的推进
据载,早在北宋时期,作为北宋都城的开封,每年仲春都要在禹王台一带的先农坛举行大型祭祀活动。至明清时代,这项祭祀活动发展为传统庙会,赶会人群“积气成雾,哈声如雷”。清代有诗为证:“一湾绿树禹王台,时节清
丫髻山庙会是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丫髻山位于北京平谷县境内西北隅的群山之中,因山的最高处有两个自然突起的岩峰,远望犹如古代女孩子头上梳的两个发髻,故名丫髻山,人们称之为“东山”,与妙峰山
龙泉庙也叫碧霞祠,位于新密白寨镇东三公里的史沟村。 据当地村民讲,龙泉庙和碧霞祠有坐北向南三间瓦房庙宇,庙院有一亩大,东西两边是砖围墙,南边是并排三个大门,中间大门高,两边大门低,靠东门内有棵古槐树
明清两代,北京药王庙最著名的有四座。 最大的系南药王庙。在崇文门外东晓市大街路北。建于明末,相传为武靖侯李诚铭出资所建。清康熙年间重修,殿宇宏伟。奉祀伏羲、神农、黄帝、孙思邈、韦慈藏
农历三月二十日,是泾川回山西王母祖庙庙会,来自台、陕、豫、陇东的游客和沪、鄂、川、浙、苏、宁的客商6万多人朝圣谒祖、贸易经商,使回山和县城数次出现人流蜂涌、水泄不通的空前盛况。 泾川现存宋开国元老陶
在豫南巍峨的桐柏山系中,有一座老年山,名曰盘古山,或叫九龙山。以山顶为界,北属泌阳县,南归桐柏县。 传说,早在天地混沌未开的时候,是盘古神砍开了一个飘来飘去的大气包,气包变成大山,盘
旧时长沙城乡的庙会中,陶公庙会是规模大、影响远的庙会之一。该庙位于长沙县榔梨镇临湘山上。 据《晋书》和《长沙县志》记载,陶公庙建于505年(南朝梁天监四年),距今1491年,是当地士民景仰东晋太尉、
中国庙会起源于商代,郑州是它的重要发源地。多年来,“春满中原”商都民俗庙会组委会创造性地开展了春节大联动、百家姓、台湾青年中原故里行、外来务工青年过大年、四世同堂、“中国牛”等活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
东岳大帝的诞辰日为三月二十八日,自宋朝始,每年此时立泰山庙会,以祭东岳大帝。地点在东岳庙即岱庙。除祭祀活动外,增加了经济活动,服务于八方朝拜者。东岳庙会兴于宋,鼎盛于明清,是融宗教文化与商业贸易为一体
首页 上一页 [ 第70页/共107页 ] 下一页 尾页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