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陕西合阳的南大门:路井镇

陕西合阳的南大门:路井镇

作者:史耀增来源:网络2019-06-21
陕西合阳的南大门:路井镇

从省城西安沿108国道朝东北方向进发,过澄城县寺前镇十里,便是合阳县的南大门——路井镇。

路井原写作“露井”。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本《合阳县全志》载:“(县南)四十里曰露井,相传村井得瑞露而甘,故名,一曰路井。”“路”字写起来简便,现在都写作“路井”,但似乎与原来得名的原因拉开了不小的距离。

路井镇是合阳一个人口稠密的大村庄,当地流行着一句俗语:“千家侯,八百高,不知杂姓有多少。”该镇起先由三个自然村组成,以街区为中心,东北部称为“城内”,南部叫做“南街”,居西南者谓之“高家”。城内原称“张汪寨”,清同治二年(1863)筑城后遂改今名。居住在城内的主要是张、靳、侯三姓人家。张姓从何处迁来,无据可考,居住东大寨巷西头,如今仅40余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所续《靳氏族谱》载:“合邑之有靳氏,当先元季之乱,弟兄自山西洪洞迁入露井焉。”这就确切地证明靳姓是明初大移民时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底下出发,西渡黄河,从此在路井扎下根来。兄名思恩,其后裔居住在城内北部西侧,人们习惯上称为“西靳”;弟名思义,其后裔居住在城内北部东侧,称为“东靳”。东西两靳合起来大约有二百多口人。居住在城内人口最多的是侯姓,如今已近三千人。

《侯氏族谱》载,侯姓先祖居住在山西蒲州鼓楼南街,元末仲良、仲礼兄弟二人渡过黄河徙居陕西朝邑大庆关。大明定鼎之后,兄仲良返晋居冯营村,弟仲礼则定居路井,如今已繁衍至二十五代,且人才辈出,为合邑望族。高家以高姓为主,据传高姓早在辽金时代已从山西迁至合阳,而在路井定居之始祖为明万历年间人高唐卿,其后裔已有八百余人。居住在南街的是殷、张二姓,约200余人,何时定居于此,目前尚无确切资料记载。

路井地处通衢大道,位置重要,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村民自然遭害也重,为了保卫生命财产安全,于清同治丁卯年(1867)开始筑城。大家公推在村中享有崇高威望的侯凤阶担任城墙营造领头和总设计,各家各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治七年(1868)冬天完成主体工程;次年垛墙与炮台修筑完毕。城为边长一里半的正方形,高12米,底宽4米,顶宽2米。城墙下因取土自然形成宽5米、深7米的护城壕。当时筑城用土,至少有几百万立方,这在当年技术缺乏、全部依靠人力夯筑的情况下,的确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路井人宏大的气魄,坚毅的精神和不屈不挠、战胜困难的勇气通过筑城这件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东西南北四方开有四个城门,还加修了小西门和小东门。城门上方均有三大间箭楼。城门朝外有砖雕题额,东门为“金带东绕”;南门为“铁岭南横”;西门为“峪川西临”;北门为“罗云北锁”。四门题额形象地描绘出路井镇四周的形胜:金水如带,环绕在东;西边的大峪河水自北而南,不舍昼夜;乳罗山似一抹云彩,横亘在路井北部;向南望去,则是弯弯曲曲的铁镰山。城门洞朝里的顶端也有题额,东南西北四门依次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彰显了古老的农耕文化,昭示着路井自古以来就是渭北高原上的粮棉产区。在西城门楼上挂有一口铁钟,如有贼盗来犯,大钟敲响,村中青壮年蜂拥而出,同仇敌忾,保卫家园。民国十年(1921)五月的一个晚上,外号“严歪嘴”的土匪头子率领百余名亡命之徒偷袭西门,只听钟声响处,村民奋起拒贼,长矛挥舞,石块如雨,贼盗落荒而逃。民国十六年(1927)军阀段懋功部下王虎卿团驻扎路井城,八月,国民革命军第77师师长耿庄率部攻打,双方僵持月余,百姓饱受其害,苦不堪言。此时正是种麦收秋之际,村民心急如火。侯遇成、侯公甫两位地方绅士急村民之所急,不顾生命危险,数次出入于城内外,多方斡旋,终使双方达成协议,解救村民于战火之中。二公之义举,至今仍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在合阳民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对战国时期的赵文子礼拜很勤,许多村庄都设有专祠供奉。赵文子就是戏剧《赵氏孤儿》中那个被程婴和公孙杵臼等人舍生忘死搭救出来的孤儿,所以赵文子祠俗称“救郎庙”。

在路井镇街区中央也有一座规模宏伟的救郎庙,山门和献殿都是九间,飞檐斗拱,富丽堂皇。献殿两侧有一对铁狮子护卫,碗口粗的铁旗杆直插云天,一人多高的铁香炉里终年四季香烟缭绕。人们俗称“大庙”。

民间传说,当年大禹凿开龙门,疏通三河口水道时途经合阳,曾在路井镇北五华里处的乳罗山西峰小憩。有一年农历六月初,天气干旱,眼看秋苗就要枯死,不料电闪雷鸣,甘霖普降,村民欢呼雀跃,认为此雨乃禹王所赐,于是附近十余村的村民联合在此修了禹王庙。路井是旱塬,祖祖辈辈都是靠天吃饭,所以每年都要从乳罗山西峰上的大禹庙里把禹王像迎接回来,供奉在救郎庙里,虔诚地祭祀,祈盼禹王为民赐雨,保佑五谷丰登,于是便形成了著名的路井六月十三古会。

从广义上讲,路井还包括四周相邻的十余个村庄,按地域分成八个社,每年的六月十三古会轮流当值。被选出接禹王神像的马被看作是“神马”,主人脸上自是感到十分荣光。但因接神时要放火铳、鸣鞭炮,为了让马适应这种环境气氛,六月初十和十一日两下午先要“震马”。到时街上店铺大门紧关,刷洗干净的马放到街道上奔跑,每个街口都有放铳的,铳声震天,硝烟弥漫。经过两个下午的锻炼,马再不会因放铳而受到惊吓,可以承担接神这无比光荣而神圣的任务了。六月十三日天微明,各社的锣鼓队便聚集在大庙里,当值者焚香祭拜完毕,由首社祭祀队伍引领,迎神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队伍前面是火铳开道,牵马的、抬神楼的、举万人伞的、打日月扇的一队一队紧跟其后。只见彩旗飘扬,唢呐声入云,好一派热闹景象。

到达禹王庙内,主祭人由十余位乡老陪祭,祭毕,恭恭敬敬地将禹王神龛抬上马背。此时庙外广场上锣鼓喧天,戏台上大戏开演。约摸一个时辰,戏演完了,迎神队伍又返回路井大庙,将禹王像安放好。四乡善男信女们纷纷端着各种供品走进大庙,酬神谢恩,祈祷风调雨顺,一直延续数天。在庙外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客商云集,人潮涌动,路井六月十三古会又是享誉渭北的物资交流会,客商们早早地便从四面八方将各种货物汇聚而来。河东运城的铁器,绛州的瓷器;河南陕州、灵宝的药材;同州、朝邑的京货、绸缎、布匹,蒲城旌旨坊的香烛纸炮,澄县的煤炭以及牲畜交易等,直把个路井的街里街外挤得满满当当,看得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古会都少不了戏曲助兴,同州梆子,合阳线偶,甚至省城来的大戏班竞相献艺,争奇斗艳,还有那些耍把戏的、耍猴的、拉洋片的,练武功卖药丸的,以及无数卖踅面、饸饹、凉粉等吃食的摊点,香气弥漫;街上的人群川流不息,家家户户早早地割肉买菜,接待客人。六月十三古会实在让路井人脸上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当五星红旗在神州大地上飘扬的时候,大庙成了政权机关的所在地。1958年,在路井人民公社大门上端,悬挂起一帧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笔签发的奖状,这是奖给“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路井道班”的。路井镇地处合阳、澄城、大荔三县交界之处,历来就是交通要道,金元时代兴起的传递紧急文件的急递铺,路井镇是合阳南路的一个重要驿站。路井人不会忘记1948年5月21日,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司令员的彭大将军在澄合交界处召开完高级将领军事会议后,来到了路井村头,在此处小憩。他亲切地抚摸着一位小孩的头问他叫什么名字,又接过了一位老大娘为他端来的白开水。此后,彭总便发动了在西北战场上具有决定意义的荔北战役。

彭总的到来,宣布了路井镇的解放。路井镇沸腾了!路井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庆解放,青年学生积极报名参加革命,民兵组织担架队,拥军支前。路井镇是合阳最早通公路的地方,1954年便建起了路井群众养路队,队长高政财带领队员们自力更生,从两米深的地下挖出料礓石铺筑路面,使这一段十多公里的公路十分平坦,过往司机人人翘大拇指。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陕西省委书记赵守一同志曾在全省干部大会上讲过一段趣事,说他听到路井的公路修得好,便想亲自体验一下,不料进入路井地段不久,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到“咯登”一下被摇醒后,司机说已经过了路井养路队养护的地段。省委书记对路井养路队风趣的表扬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群众夸赞108国道上路井这一段公路是“平如毯,直如箭,绿树红花排两岸,行车如闪电,美丽赛花园。”队长高政财曾赴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当选为省人大代表,还曾到北戴河疗养过。如今,路面铺上了柏油,老队长也已退休,但路井道班当年艰苦奋斗的精神仍在继续弘扬,不断地激励着后来的年轻人。

路井人天生乐观,喜好热闹。他们想,反正高兴是一天,苦恼也是一天,何必要把自己弄得成天愁眉苦脸呢?所以尽管世道的艰难,生活的不易和无休止的兵荒马乱、天灾人祸时时困扰着他们,但他们却用绚丽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来为平淡的时光增添几许亮色。路井人用聪明和智慧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不但在方圆数十里极为有名,在合阳全县也挂得上号。

新中国建国初期,路井镇分为四个小村,群众中流传的俗语是:东北村的狮子西北村的虎,西南村的社火东南村的鼓。每年的元宵节,各种民间艺术竞相登场,各显其能。城里头的锣鼓方圆有名,鼓点花样繁多,铿锵有力,鼓棰上下翻飞,鼓声震天撼地,显示出关中汉子不畏艰难险阻的粗犷豪放性格。舞狮是前后新庄的拿手节目,舞狮人武生装扮,动作干净利落,跌双叉,翻跟斗,英姿飒爽;扮狮者两人配合默契,动作协调,眨眼挠腮,腾挪变化,威武无比,引来场上阵阵喝采。西北村的耍老虎可以与舞狮相媲美,能表演出老虎下山、猛虎捕食、摇头摆尾等等形状,惟妙惟肖,虎虎生威。在每天后晌出场的社火队伍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作为社火头的摇杆,高约十米,各色彩绸包裹,串铃缠身,下面石墩坠底,上端是鸡毛掸子。数名服装统一的青年男女,抬着摇杆猛跑,到人多处,众人一齐发喊,用力扶起摇杆,一阵猛摇,铃声阵阵,尘土飞扬,好不威风!接下来便是锣鼓彩车、高跷、旱船……最后是装扮得滑稽可笑,语言毫无顾忌,动作夸张的社火尾子,观众中不时飞出的笑声让农家的新年正月平添了许多热闹喜庆的气氛!

路井人既有乳罗山的伟岸和大气,又有金水的温柔和细腻,艺术的种子注定要在路井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里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出过名噪关中东府的须生侯宝山;走红渭北的小旦、后来被评为国家二级导演的侯振华以及以演出《周仁悔路》出名的白振西等。名角辈出,带动了村里的家儿戏,五十年代初一批业余文艺爱好者自愿搭班,上台演唱。1958年,路井大队成立了业余剧团。1963年初,路一、路二、路三三个大队联合起来,成立了“路井业余剧团”,阵容更加整齐,各样行当齐全,很快地迎来了一个鼎盛时期,自编自演更是该剧团的一大亮点。当时在路井地区流行一段顺口溜:“雷庄的毛选,前进的生产,范家洼的展览,路井的表演。”道出了四个村庄的特色。路井业余剧团创作的剧目有《三代冤仇》、《悬崖勒马》、《光荣枪》、《赶鸡蛋》等,尤以《三代冤仇》红极一时,在路井镇的老戏台上连演十三场,场场观众爆满。

当时的西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陕西省副省长刘邦显、共青团中央候补书记惠庶昌以及合阳县委书记董继昌等领导同志都看过演出,连声称赞,说“不像是业余剧团演的啊!”《陕西日报》还刊登了以《战地红花》为题的长篇报道,路井业余剧团的动人事迹迅速传遍三秦大地。其实,无论是编剧侯满仓、侯长福和靳文杰,还是导演侯涌泉以及所有上台的演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爱看戏、爱编戏、爱演戏,把对新社会、新生活的热爱凝聚在笔尖上,融注在一招一式的表演之中,用心血浇灌了戏剧艺术之花。改革开放的春风又一次让群众艺术之花迎风怒放,欣逢盛世的新农民满怀喜悦地上台歌唱农村的新变化。1993年,路二村率先组织百人大合唱;1998年,路一、路二两村联合成立了“路井城区艺乐中心”,成员到2004年底已发展到40余人。他们发扬当年路井业余剧团自编自演的光荣传统,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着眼点,先后创作了数十个剧本和小演唱、快板等,活跃在大街小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把欢乐和笑声送到群众中间。2001年7月12日的《陕西日报》以《黄土高坡上的红色宣传阵地》为题,报道了路井演艺中心的先进事迹。时隔近40年,路井的群众业余文艺演出活动又一次让三秦大地上的父老乡亲瞩目。

路井人不凡的创造力还表现在地方风味小吃上。在合阳著名的风味小吃中,以“路井”冠名的就有三种:路井清汤羊肉、路井辣子豆腐、路井扯面。还有路井街道上的卤肉和油轮,在其它各镇也难以见到。清汤羊肉用文火慢煮,香味扑鼻却汤清如水,因而得名。天明时分出锅,平摊在案上,食客挑肥拣瘦,悉听尊便。端一碗热气腾腾的清汤羊肉,撒一撮葱花或香菜末,剥几颗大蒜,取两个刚出炉的热烧饼,细嚼慢咽,周身通泰,那真叫舒服!

辣子豆腐本来是路井人过红白喜事时招待宾客的菜肴,农业集体化时期常常开大会,聪明的厨师们将其引进大灶,极受欢迎。改革开放后,路井辣子豆腐堂而皇之地走进县城各大宾馆、酒店,进而流布到全县。但是,在县城和其它各镇咋样也觉得品不出路井辣子豆腐那独特的味道,原因在于一是路井水质独特,加之点豆腐时使用浆水,与其它地方方法不同,所以做出的豆腐软和却又筋道,口感极佳;二是出浆豆腐、炝辣子和漤梢子的技术都有一些绝活,别的地方掌握不了,因之虽然名目相同,其味却相去甚远。路井的扯面也与外地相异,一次可扯十数条,出锅后能捞数碗,加上特有的豆腐葱花臊子,风格别具。

品尝路井的风味小吃实际上是在咀嚼一种文化,无论是端一碗清汤羊肉,还是面对红油飘香、令人馋涎欲滴的辣子豆腐,都会引起许多遐想,想到路井人的品格和性情。

路井是合阳的南大门,是108国道延伸至合阳县境后的第一大镇,路井人把自己的区位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以敏锐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广阔的视野,从容面对随公路而来的新事物,领合阳风气之先。有人说,路井人的意识比其它各镇起码超前一至二年,此话一点也不夸张。县上开大会,你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很容易地就可以分辨出路井人,除了衣着的时尚之外,还有那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风度。县上民兵检阅,路井民兵一出场,全场人的眼睛便睁大了,英姿飒爽,气宇轩昂,嗬,这就是路井人!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路井镇涌现的人才亦如灿烂的群星,为家乡争光添彩。

侯信朔家族从明朝到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数朝,一家四代人中出过翰林院庶吉士两名,进士一名,知县二名,诸生、解元、监生、贡生各一名,可谓簪缨奕世。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管在何处为官,都是清正廉明,造福于民,离任时百姓攀辕号泣者数十里不绝,离任后入祀当地名宦祠。难怪乾隆三十四年(1769)编撰《合阳县全志》的武功人孙酉峰在记载侯氏家族的这段史实时,不由援笔赞叹道:“余为诸生时,闻姚临溪学师云,露井侯氏自前明以来,家风儒素,但知读书,无他嗜好。盖其父兄之教严,子弟之率谨,久矣。故人文科第日盛,为时所称。自今观焉,岂虚语哉!”2006年岁末,一部《农民日记》在全国引起轰动,众多媒体竞相采访报道,网络上更是点击率一路飙升,著名导演吴天明也曾带领人马两赴路井,拟将这部“记录农家60年柴米油盐,见证农业60年风风雨雨”的农民生存实录搬上银幕。

《农民日记》让“路井”这个名字在全国走红,频频出现在报端,让人们反复提起,永远记在心中。日记的作者是路一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侯永禄,他当过多年农村基层干部,从十二岁起便开始写日记,坚持60年。他在日记中如实地记录了路井的发展变化、政治风云、家长里短、凡人小事。正因为他以一个普通农民的眼光去观察外部世界,实话实说,绝不去粉饰或歪曲,也不夸大其词,为中国的农村、农民在那个特定的生活时代里保留了一份珍贵的资料。2007年底,由数十位热心者参与编写的《路井村史纪略》问世,从各个方面对路井的历史和现状作了纪述,成为一份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料。

路井土地平坦,是传统的粮棉产区。如今乳罗山西峰的大禹庙还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三的古会依然热闹非凡,但路井人已经改变了靠天吃饭,向神祈雨的状况。在当年的东雷抽黄灌溉工地上,路井人承担的是最艰巨的任务。黄水上塬后,路井人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渠系配套工程的建设,从1975年到1985年,整整十年鏖战,修建了300米长的高北总干渠,开挖衬砌了干渠4斗,5条支渠,7条斗渠,长达3000余米,平整土地1.5万亩,从此告别了祖祖辈辈接递千百年的旱作农业,同时对种植业作了大幅度的调整,改昔日的一料种植为两料种植,过去在梦里才能想到的“吨粮田”,如今已是平常之事。过去只有在张秋香等劳模的报告里才能听到的亩产百斤棉,在今天的路井已不再稀罕。苹果、红提葡萄的栽植让路井人的腰包鼓得更圆,而科技意识的提高则是路井人脱贫致富的关键。配方施肥、地膜覆盖、良种推广、苹果套袋、整枝修剪等科学技术早已走进千家万户。拽犁夯耙的粗笨耕作方式只存留在老人的记忆之中,代替它们的是半机械化的现代农业,从种到收,人们已不再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科学技术和机械化为路井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作为合阳的重镇,加之地理优势,路井的商业也在突飞猛进。1986年,路井镇人民政府顺应民意,统一规划,将东西大街拓宽至28米,东端与108国道衔接;南大街拓宽至26米,三条大街总长千米有余,街道两侧店铺林立,不但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商业区,而且把路井原先的三个自然村连在一起。每逢农历一、七集会之日,街道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市声入云,交易红火,一派繁荣景象。

路井,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的时候,它又焕发了青春的活力,成为展示合阳新风貌的一个窗口,成为建设和谐合阳的领跑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率先向前迅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路井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