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十堰民俗文化

十堰民俗文化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4-03-21
十堰民俗文化

从方言、馆庙会看十堰人口流动

人口迁徙流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地方开放的程度。十堰是一个移民区,历朝历代都在自发滚动流入人口。我们从方言和馆庙会状况可以了解大概。

十堰的方言十分复杂,大体分为五个大方言区:除城区是普通话区外,郧县、丹江日为一方言区,郧西、房县、竹山、竹溪各为一方言区,最为特别的是竹山和竹溪,明朝以前是一个县,方言区最复杂,仅竹山就有不少于八个差别十分明显的方言体系,一个方言区就代表一个人口流入地。散见于各地的馆庙会也能说明人口来源的广泛,外地人在十堰建有馆庙会,一般来说,湖北省流民和商贾建庙,如黄州庙,外省流入人口建馆,如山陕馆,同业人员建会,如某某帮会。众多的馆庙会成为同乡同业人的具有地缘业缘甚至血缘关系的纽带。如果我们再把数以千计的家谱计算在内,那么,方言、馆庙会、家谱共同构成了十堰人口迁徙流动的一幅美丽的画图。

最有名的人口流动时期主要有:明代荆襄流民、抗日战争时期、三线建设时期。大移民带来了十堰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没有大规模的人口流入就没有十堰的今天。

十堰:推碾中华文化的“石磨”

把十堰比作磨合中华文化的“石磨”是非常贴切的,农家必备的“石磨”给了我们太多的韵味禀赋。石磨上下两块合阴阳之气,两块之中暗藏“太极图”,寻常之物不寻常。石磨像魔方般地运作,经过揉搓、回旋、初品进,精品出,形成一个旋体,搅动食物吐故纳新,成为人类食用万物的一个最不可缺的工具。

人们知道,汉代张道陵、张鲁父子在秦巴大山中创天师道、五斗米道,最终形成道教,谁又能说没有受到石磨的启示而合阴阳谓之“道”,并创道教“太极图”?高深的理论都是根植于平凡的生活。十堰所在的秦巴山区“石磨”功用十分明显:从写人类历史的“郧阳人”开始,文化就在这里磨动、融合、沉淀、升华。播扬文化的推进器,滋养文化的添加剂往往是政治甚至是征伐。周楚之争多在汉江展开,《诗经》中的周南、召南等古代文化精典都集中地反映了这些地方的自然风光、地方风情、历史风物。

12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