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浙江义乌文史学家王袆

浙江义乌文史学家王袆

作者:冯春生来源:网络2020-03-25
浙江义乌文史学家王袆

清末著名的文献学家胡凤丹说:“吾儒读圣贤书,欲以辅世翼教,楷模人伦,则文章节义二者均不朽。而兼此者,或代不数人,或数代不得一人,盖其难也。吾于忠文见之矣。”被胡凤丹称誉为文章、节义两者俱兼而永垂不朽的“忠文”,就是元末明初名震域中的文史学家、名动天下的一代忠烈——王袆。

王袆(1322~1374),字子充,号华川,元至治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出生于江浙行省婺州路义乌县(今浙江义乌)县城西北隅。明洪武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国家一统大业而捐躯云南。

受授师承

王袆先祖王彦超,五代吴越王钱镠时,任越州节度使,因避乱而从会稽(今绍兴)迁到义乌,居住于凤林乡。以后子孙渐多,所居村落就叫王村,其地在今义乌南部毛店镇朱店村。及王袆祖父时,已在义乌县城内居住。

王袆祖父王炎泽,字威仲。致力经籍,业从朱子理学。历任东阳、常山教谕,石峡书院山长。以善教著称,学者尊为“南校先生”。王袆父亲王良玉,字怀璞,秉性高介,研访经史。亦为婺州路儒学训导,后至常山教谕。王良玉生有三个儿子:王裕、王袆、王补,王袆居仲。宋濂在《送王子充字序》中说,“袆”,就是古时候的“蔽膝”,即围裙。最早用兽皮,后来改用布帛制作,取名为袆是为了存古之道。

王袆自幼聪明颖悟,喜好读书,擅长诵记。幼童时曾受年逾古稀的祖父王炎泽教诲。父亲王良玉居家教授时,弟子盈门,不下百人,王袆也身居其中承教。有一天,浦江柳贯来到教馆,拜访王良玉。他环视教馆莘莘学子,独钟王袆。他对王良玉说:“佳儿现已脱颖而出,他日必宏图大展。”柳贯是元代文学名家,知王袆孺子可教,有意将他召至门下。王袆于是投身柳贯之门,亲承教诲。柳贯对王袆倍加关爱,王袆不负师恩,埋头苦学,用力益勤。

王袆年岁渐长,学识渐丰,不满足为登科而谋,而有志于古学。此时柳贯年近古稀,身心渐衰,没有余力再授生徒。于是,王袆又师事本县黄溍,黄溍是一代名儒,卓然大家。黄溍披阅王袆所作之文,见思路开阔,论理有据,文辞隽永,可读可诵,欣喜不已,钟爱异常。于是,竭肺露腑,悉心教授,视为得意门生。有人对黄溍说:“你满门弟子,何以独向王袆一人,未免偏心。”黄清说:“在我门下,均为弟子,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并非我有何秘方密诀,私授王君一人,实是其本身资质勤奋所定。假如天生愚笨,又不用功纵然我时时耳提面命,也是枉然。”王袆在黄溍之门,孜孜不倦,学识大增,崭然出于同列之右。

王袆年届弱冠,已经学识丰厚,才气充足,以文才雄于浙东。此时,黄溍以德高望隆,文主天下所宗。海内求文者,接踵而至,不暇应接。然年事已高,倦于持笔。因此,就令高足王袆代撰。王袆遵从师嘱,撰就文章,呈送其师审察。黄溍阅毕,称善不已,欣然而赞:“无以复加,王君至也!”以后黄溍索性将自己的图印也交给王袆,并对他说:“我已年迈,力不从心。今将图印,授予我君,日后如有索文,由君代行,成文不必再呈。”

黄溍觉得不能将王袆与一般弟子同等相看,以后跟王袆相交都不以师自居,而以同道相待。书信来往,则以先生相称。以后,人们都知道王袆受师命所嘱,代为撰文,凡有求于黄溍的,就都直接找王袆,一得王袆所撰,莫不欣喜,视如珍稀。王袆文名益发远扬,与同门弟子宋濂齐名。

北上大都

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王袆目睹当时国政弊败,民俗衰微,忧国忧民之心油然而生。他写了一篇文章,纵论天下事势,对朝廷的选将、择相、建官、治民、取土、用兵等诸方面如何变革,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洋洋洒洒,长达七八千言。王袆北上京城大都(今北京),上呈朝廷。

王袆所呈之文,对弊政陋习,—一抨击;于救治之法,—一列示;既锋芒毕露,又言辞恳切。但当朝嫌其切直,忌其才华,置之不理。王袆的呈文,如泥牛入海,音讯杳然。由于看中王袆的才学,这以后,同在国史馆的危素等20余人一起推荐王袆,让他到国史馆来,但无结果。张起岩等许多朝臣又向上举荐,同样没有结果。此时,王袆的老师黄溍身居翰林,且极负盛名。但黄溍不愿自己的弟子由自己举荐。既然不被朝廷所用,王袆就在京都广交名士。

公卿大夫中通晓文学的人,见王袆年少才瞻,都深为佩服。婺源人程文,平生清高不俗,精通文艺百家之书,时任礼部员外郎,年逾六旬,深学众望。他读了王袆所作之文后,不禁拍案叫绝。认为王袆出于黄溍之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当今之世,不可多得。当时以诗文擅名的宣城人贡师泰,时任吏部侍郎,已经年过半百,一见王袆就欢然相得,与其过往甚密,成为忘年交。两人一起切磋学问,有时选取古今文人的名篇,长为朗诵,有时则拿出各自的新作,品评得失。晚上燃以蜡烛,相互讨论,夜深拥被并坐,谈论古今,通宵达旦。

后来,黄溍受命编修《后妃功臣列传》,为总裁官。王袆就在史馆中,侍奉老师,白天共讨论,同执笔,晚上则联榻拥衾,相与探究史学精蕴。《列传》编就,需奉表以呈,黄溍依然嘱王袆代国史院撰写《进后妃功臣列传表》。

《后妃功臣列传》成书,虽无王袆列名,但其以布衣身份,佐助老师,同为执笔,功实非小。

王袆在京都两年,广交文人学士,游历名胜古迹,见闻益博,才思更雄,名播大都。时天下用兵,南北离乱,王袆感到“所学非世所宜用”,决定南归义乌老家,著书立说,学问传世。得知王袆行将南归,程文特赋诗以赠:

吾闻初平子,昔隐金华山。

服食草与木,岁久成神仙。

挥手叱白石,群羊来珊珊。

至今山下人,尚想生羽翰。

我非薄神仙,其风邈难攀。

自有径十珠,色如紫金丹。

月日让光彩,烟霞驻容颜。

佩之可不老,千载游人寰。

寄语王子充,因之奉清欢。

至正十年(1350)二月十六日,王袆与绍兴人韩与玉离开大都。“朋友幸知己,祖道分缱绻”。京城文人名士依依不舍,纷纷前来饯行。王、韩二人经过两年的京都游历,“驾言驱我车,南还涉江汉”,携手同归浙东家园。

隐居青岩

王袆回到义乌以后,居家读书。至正十五年(1355),元末兵事已起,为避战乱,迁居到县南十里的青岩傅。

青岩傅是王袆祖母、岳母的家乡,位于青岩之西,傅氏世居于此,故名。青岩的山脉从东阳两砚峰婉蜒而来。到青岩以后,山脉分为南北二支,南支重峦叠蟑,北支崇岭峻峭,两支都分别向西延伸。在两条支脉所分之处,有一峰从中而出,叫作齐山。此处地势,南北两山,相环而护,左边高昂如虎,右边低伏似虎,而齐山则居中而坐。齐山之南,则为平地,宽约一里。平地中有双涧相绕,涧源出于南北两支山脉所分之处,夹齐山而出,到此则合二为一。涧水西流,约二三里,注入新塘,而塘又处于南北两山所会之处。塘外,又有一小山,如阻水流之冲。王袆雅爱此处双涧清流,两山拱卫,草树繁茂,空气清新。于是在青岩山下傅氏居旁,造房三间。右偏盖一小屋,辟为藏书、读书、著书之所。王袆曾撰《青岩山居记》一文,并赋《青岩山》诗一首,诗云:

幽僻青岩中,结屋开荒畦。

群山列左右,双涧鸣东西。

萧然守岑寂,环堵蓬蒿齐。

林泉幸清胜,吾将暂冥栖。

王袆祖先,从十二世族祖王固开始,就以道学(理学)传家。到祖父王炎泽时又得朱熹的道学之传。朱熹在宋室南渡以后,与金华吕祖谦并起,均为大家。朱熹传至闽县黄于和义乌徐侨,黄干又传东阳许谦。徐侨则传本县叶由庚,叶由庚传至王袆的祖父王炎泽,王炎泽传至黄溍,黄溍又传至宋濂、王袆。从徐侨、何基以后,朱子道学所传都是婺州人,堪称朱学之世。朱熹是一代宗师,承传其学,理所宜然。但吕祖谦为婺州本地人,传其学者却绝而无继,而当年朱、吕两人为伯仲间。作为乡邦后人,王袆深觉于心不安,愧对往哲先贤,于是居于青岩时,奋然继其遗诸。

吕祖谦撰有《大事记》,起始于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终止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吕祖谦原计划止于五代,但因发病而辍笔。王袆继承吕祖谦的遗愿,从汉征和四年(公元前89)开始续编,到宋德祐二年(1276)止,修成《大事记续编》100卷。

王袆居于青岩,于经史百家,无所不究,作了大量笔记。尔后又删其琐碎,存其大要,成《丛录》一书。该书论述《易》、《书》、《诗》、《礼》、《春秋》、《乐》的受授承继及诸子百家的渊源流注,内容详备而言简意赅,为学者所称道。

至正十八年(1358),战事日益逼近婺州。王袆因所居青岩山,虽为乡下,但离县城不远。于是暂迁到祖居凤林乡,借居于族人家中。王袆在凤林,读书著述,依然不辍。撰成《卮言》一书,该书为语录式,每段少则三四十字,多则一二百字,寥寥数语,而对治国安邦、处身涉世无不钩玄提要,统括无遗。言之有物,持之有故,堪为至理名言。如其中一段写道:“千古在前,千古在后,吾身处其间,百年顷刻耳。奈何前承千古,后垂千古乎?亦日:自至于不朽焉耳矣。不朽之道奈何?日: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百年人生,顷刻而过。欲要前承千古而继往,后垂千古而不朽,则要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王袆身体力行,在其52年的人生中,立言、立功、立德,时时处处刻刻。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