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传说 > 广东云浮各地地名故事

广东云浮各地地名故事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10-11

41、水东

在云城区腰古镇境内,有一个文化古村落,名曰“水东村”,该村自称是“岭南理学第一村”。那么,水东村是怎样得名的?水东村与理学文化又到底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其实,水东村因为新兴江而得名,新兴江呈南北走向,将该流域土地分为东西,而水东村所在的地方正好处于新兴江之东,因而该村就得名“水东”了。水东村开村于明朝永乐二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该村为程氏宗族聚居地,该族先祖就是北宋明道先生程颢。程颢与其弟程颐师从理学鼻祖周敦颐,史称“二程”,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而聚居水东村的程氏后人,也崇尚先祖开创的理学,将理学文化代代相传,而我们今天所见的水东村古建筑群,其建筑特色无处不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学观念,因而今天的程氏后人自豪地称水东村为“岭南理学第一村”。而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则评价道:“水东村古村落建筑风格呈现多元文化互相融合的特征。”

这就是“水东”地名的由来故事及其内涵,水东村无疑就是云浮市内非常罕见、较为古老的文化古村落,这里处处都充斥着儒家文化的风气,进步与保守的文化就在村中碰撞、融合,并最终形成一种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经典文化!

42、天堂

在新兴县下辖,有一个名为“天堂”的乡镇,该镇位于新兴、云安、阳春三地交界处,是县内的重点镇。那么,“天堂”之名到底缘何而来呢?这背后有着什么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堂之地非常干旱,虽属盆地,却缺乏水源,人均资源常常分配不足。有一天,天上有七位美丽的仙女云游经过此地,当看见此地百姓生活困难之后,心地善良的七仙女便在天上摘下千颗星斗,然后将这千颗星斗向天堂三十六社(旧时一村有一社坛,三十六社即三十六条村落)撒去,这千颗星斗散落三十六社后顿时化为千个水塘,各个水塘之间都有溪流互相流通,这些水塘就给三十六社村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从此当地村民就过上了勤劳致富、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了。村民们为了纪念七仙女的洒落千塘的恩德,就将这块土地取名为“千塘”;后来,又有人认为“千塘”与“天堂”同音,为了寄托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就干脆将“千塘”改为“天堂”,自此之后,“天堂”就成为新兴县的一个地域名称而沿用至今了。

这就是天堂镇的得名故事了,是不是颇具神话色彩呢?当然,一个地名往往能折射一个地区的发展轨迹,天堂也不例外——从”千塘“到”天堂“,恰恰说明了天堂一代代先民通过辛勤开拓将家园建设成一个充满理想的乐土,这就是天堂镇的发展轨迹,难道不是这样吗?

43、天露山

在新兴县与开平、恩平、阳春等地交界处,耸立着一座千古名山——天露山。该山之有名,在县志、府志、国志中均有记载,是新兴人十分向往的一座圣山。那么,天露山因何得名?天露山又有什么底蕴呢?

天露山,因其高耸云天又山顶有湖,象是天中露水而得名,明人朱冲就有“天湖冬不涸”、“云浮瀑屡涓”的诗句。另外,天露山还因历史底蕴深厚而得名。据《新兴县志》记载,唐代贞观元年就有僧人定慧建岱山寺于天露山上,该寺历经千年光景,至今尚存,成为新兴县境内著名古刹,比龙山国恩寺尚早半个世纪,所以新兴人就世代流传着“未有龙山,先有岱山”的说法。而且,天露山作为新兴县的风景名胜,历来还是新兴八景之一,唐开元年间,诗人杜位左谪新兴,他在新兴任职期间遍游新兴山水,然后写下来传颂千古的“新昌八景”,其中的“水源香雪”一诗就是歌颂天露山的风光。

这就是天露山,一处佛教圣地和文化名山,这里不但有充满祥和的佛光,也有流连先贤的古迹,试登高望远,就必定能够感受“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磅礴胸襟,在这里追觅来自远古的呼唤!

44、牙鹰山

在云安区六都镇临西江边,有一座著名山峰,名曰“牙鹰山”,该山之有名,可谓甲于六都。那么,“牙鹰山”之名到底缘何而来?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说法呢?

其实,牙鹰山雄峙江滨,一峰如首、二峰如翼,因状如牙鹰(粤语“牙鹰”即老鹰)而得名。另外,在风水堪舆术方面说,偌大的六都有十大风水宝地(正所谓“九里十名地”),这些大地分别是“出山虎”、“入山牛”、“仰睡狮子”、“伏睡牛”、“麒麟横涧走”、“猫儿伏鼠巢”、“大鹰石上站”、“猴子望江流”、“烂网挂犁头”,而大地中的“大鹰石上站”就是指牙鹰山风水。据知情人士透露,过去牙鹰山下开建水泥厂时,因占地问题,牙鹰山有一部分山体被炸去,而山体被炸毁之后,埋藏了数百年的祖师留题也就显现人间,当时有一瓦堡被挖出,里面有谷米与鞭炮,据说鞭炮还能现场放响,这本是风水祖师留给后人“试福”的,却被施工队无意破了,所以六都的“大鹰石上站”风水也就永远消失了。而今,有人故弄玄虚、不懂装懂,说牙鹰山其实叫“崖鹰山”,这是不懂历史的行为,毫无意义。

这就是牙鹰山,一座因山川形胜及风水玄学而得名的山峰,虽然牙鹰山的部分山体已被炸去,但保留下来的这部分山体被开辟为一个公园,这也是好事一件,值得后人关注。

45、龙井

浙江杭州龙井茶,天下闻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首;其实,在广东云浮,也有一处龙井,用这处龙井烹出的茶也是相当著名,这处龙井就在郁南县建城镇的龙井山上。那么,这个“龙井”之名又是怎样来的呢?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底蕴呢?

龙井山位于建城镇北,据风水玄学知识,该山属于“五龙戏珠”形,“龙珠”所在结出一道清泉,也就是龙井泉。明朝天启三年,东影高僧在龙井山上开创道场,并将泉水开辟为一口水井,为其命名“龙井”,因而道场也得名“龙井寺”。龙井泉非常殊胜,水从石罅喷出,阔、深皆半米,澄澈见底,冬不枯竭,夏不满溢,其味甘且洌。清朝康熙二十六年,西宁知县张溶建龙井亭于龙井上,方便过往游人在亭中汲泉烹茗,历来就有谢天申、张子京、屈大均等名流前往烹茶、联句,可谓风雅之至,所以郁南“龙井茶”也由此出名,成为古来游人到龙井山后必品之尝,而歌颂龙井的诗风也竟成一个流派!

这就是“龙井”一名的由来了,是不是颇为风趣呢?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龙井寺的修建时间已到明朝末年,龙井寺建成不久,即明朝颠覆,而彼时岭南有不少忠于明朝的士人、才子、大家,他们都不愿为清朝效力,于是多奔赴粤中山间名胜,结游、赋诗以遣幽情,其中郁南龙井山,就是他们选择抒怀的一处胜地,于是才有了龙井那郁郁寡欢的诗风,但恰恰是这种诗风,反而造就了龙井那神秘、奥密的风度,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诗人不幸诗家幸”吧!对于龙井,古人有诗云:“龙蛰深何处,清泉此地流。一泓常汨汨,千古自悠悠。竹覆寒光冷,云封静影幽。空山被润泽,草木亦条繇。”

46、凌霄岩

云浮凌霄岩,驰名中外,是云浮市一大风景名胜,自上世纪末以来,就是云浮市有名的旅游风景区。那么,凌霄岩缘何得名呢?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凌霄岩历来就为云浮所有,属云安富林,北宋时,硕儒周敦颐就曾到访凌霄岩附近游玩。凌霄岩,以其山形高大,宛若飞凌云霄而得名,名配玉皇所居宫殿,有“南国第一洞府”之誉。原来的凌霄岩,本属云浮市,上世纪北京、香港等地旅游团仍称“云浮凌霄岩”,但因北洞口近邻阳春市,所以实际上北洞口一直为阳春人所强占,云浮、阳春两地关于凌霄岩的归属问题历来就有纠纷。上世纪九十年代中,阳春方面组织几十人,进入凌霄岩北洞口附近,堵塞凌霄岩地下河的游洞,封闭了三个洞口;之后,云浮、阳春两地因此发生冲突,阳春执勤人员公然在光天化日之下鸣枪警告,这激起了富林南浦村群众义愤填膺,于是后来干脆用炸药炸毁凌霄岩北洞口,拒绝阳春人进入云浮凌霄岩,但是阳春人又恶人先告状,将此事上报给省政府,省政府出面调停,承认凌霄岩为云浮市所有,但要将凌霄岩“租”给阳春政府,于是才有了今天“阳春凌霄岩”这样荒唐的结果和宣传。

凌霄岩,是云浮的自然遗产,同时也是云浮的文化瑰宝,它将伴随着云浮的英名一道,万世流芳!

47、富林

富林镇,是云浮市云安区下辖的一个镇,溯其历史,已有一千余年,因此有“千年古郡”、“长寿之乡”的美誉。那么,“富林”之名缘何而来呢?千年古郡富林又有哪些辉煌的历史呢?

据故老相传,富林原名“富霖”,因一年四季雨水充足而得名。唐武德四年,始设富林县,这也是“富林”作为行政区域名称首次出现,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宋开宝五年,并入铜陵县;明万历五年,划入东安县;清乾隆五年,设上、中富林堡;清同治年间,设富林堡;民国十五年,改堡为乡,设上、中富林乡及界石乡;民国三十六年,设双富乡;中共建政后,一度为公社、区,今为富林镇。在富林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踊跃了不少风流人物,如武德将军陈材、柳州知府陈济坤、科学家陈喜棠等等,他们都是富林群贤中的代表人物。另外,富林作为千年古郡,也有一大批风景名胜,如云雾山、凌霄岩、马塘神庙、长寿古村落、石子围岩洞等等,处处皆显南粤风情。除了风流人物、风景名胜之外,富林的一系列习俗活动也备受关注,其中最出名的就莫过于马塘庙会、云利醮会和太保庙炮会,这些群众性民俗活动,是千年富林镇的文化活化石。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千年光景,转眼即逝。历久弥新的富林镇,依旧充满勃勃生机,而聪明勇敢的富林人,也必将承继先贤们的精神,以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辉煌!

48、龙泉岩

在南盛镇木坑村,有一个名为“龙泉岩”的岩洞,是当地一处秀丽的风景名胜,而距龙泉岩约一公里处的铁场村,有一座古老的龙母庙,相传这座龙母庙还与龙泉岩有着同一的历史渊源。那么,龙泉岩因何而得名?龙泉岩与铁场龙母庙又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呢?

相传先秦时的程溪龙母温氏夫人,经常乘骑一头白色仙鹿到各处为民解难。一天,龙母由新兴途经石古河到了南盛的铁场,当时正好遇到挂风吹雨,龙母又饥肠辘辘,铁场刘家祠的刘姓良人见状,好心接济了龙母,好饭好菜地款待了龙母。第二天雨过天晴,龙母为了报答刘家人的恩德,便誓言要把水向东流的铁场水口堵塞让河水改向北流,以为刘家造大批人才。龙母说到做到,她化身为一位神仙公,连夜赶到四川,找到一块可大可小的石头,用伞柄勾着回了铁场;就在龙母到达铁场水口将近一百米处时,忽然听到一声鸡啼,知道已是天亮,龙母的法因此破了,大石头落在了离铁场水口一百米处的地方,至今被奉为“神仙石”,龙母堵塞铁场水口的梦想也就无法实现了。

后来,龙母又到达木坑村,见此地风光秀丽而又溶洞众多,她选择了一个形似老龙蜕骨的溶洞作为行宫,然后洞内悬壶济世,专把灵丹妙药配以洞中甘泉炼制,为当地百姓解决诸多疑难杂症,受到当地人一致好评。后来,铁场村民为了纪念龙母搬石化流的功德,就在铁场水口处修建了一座龙母庙来供奉龙母;而木坑村村民为了纪念龙母曾在当地岩洞内以泉炼药、济民解难,就把龙母炼药济民的岩洞命名为“龙泉岩”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木坑龙泉岩与铁场龙母庙不但有着同一的渊源,而且两处名胜皆在同一山脉中,两者相距不过一公里,用风水学说解释,就是两者皆在同一祖山的龙脉中,得天然“龙气”,又得龙母神灵居住,真可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了!

49、白石

在云浮市下辖的云安区,有一个名为“白石”的乡镇,该镇还是云浮市一个较为著名的乡镇。那么,白石镇缘何得名?白石镇又有那么历史往事呢?

据《地名志》记载:“白石镇,云浮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因此地石质呈白色,故名。”据《地名志》记载,白石镇是因为境内的石质多呈白色而得名的,这样的起名渊源,在云浮境内还数鲜见。过去的白石镇,一直是出名的苦旱区,农业只能靠天吃饭,群众生活艰苦;后来,白石人民大力兴修水利,其事迹还曾被收录进小学语文课本,一时名扬遐迩。从镇安镇方向进入白石镇范围,但见周围地势高耸,群山起伏,山腰上不时可见流淌着清泉的水利设施;据介绍,当年白石人修建的东圳、西圳、云磴、石底四大水利设施,如今大部分仍能发挥作用,如果没有这些水利设施,近九千亩农田将无法耕作,约占全镇农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

如今的白石镇,已是百里如画,处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当然离不开一代代白石人对这片土地的开拓和建设,白石前辈们用他们的汗水,创造了白石这个美丽的家园!

50、凤岐里

在云浮市城区,有一个名为“元眼根”的村落,这个村落原为凤岐里,而村中有一座百年大屋相当著名,被称为“凤岐里百门大屋”。那么,凤岐里缘何得名?凤岐里的百门大屋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元眼根村,又名龙眼根村,古时候属凤岐里,而凤岐里则是梁氏家族世代聚居之地,当年梁氏先祖为自己的家乡取名“凤岐里”,是寄托了“凤鸣岐山,兴旺畅达”的意境。凤岐里最出名的,就莫过于村中的百门大屋,该屋之大,占地四亩,门房林立,号称有百门之众;而且,这百扇门都是按照风水原理建造的,如正门处的日门和月门,就象征生门和死门,大屋里要办喜事或丧事,分别要从两个不同的门进出,又比如由正堂通往正门的八扇门,就分别以乾、坤、震、巽、坎、离、垠、兑等八卦原理命名,分别象征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元素。总之,走进百门大屋,听一听这里的故事和规矩,就能感受到满满的封建儒家文化气息。

百门大屋由当地梁氏的十世祖梁汝澜兴建,始建于清同治五年,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一百多年来,凤岐里百门大屋走出了不少人才,首先是屋主梁汝澜,他本人就是同治元年的恩贡生,以后,他的九个子孙都相继考取功名,其中,于光绪廿三年考中拔贡生的梁树勋为家族荣获光绪皇帝恩准立一杆桅杆,以表彰梁氏家族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贡献并激励其后人奋发读书;如今,百门大屋外还存留着同治年间的桅杆夹座,可惜桅杆已然毁坏。

凤岐里,不但是一个地名,而且它还浓缩了一个家族的发展史,它亲历了梁氏家族由滥觞走向兴盛的过程,同时也保留了梁氏族人心中永恒的乡愁和纯真。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