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民俗 > 民族节日 文章列表
土族,四月初八日过“嫁毛虫”节,又称“敬婆婆神”。届时,家家用红纸两条,分别写着:“佛生四月八,毛虫今日嫁,嫁出深山外,永世不归家”等字句,交叉成一“*”字,贴在堂屋左侧中柱上面,以为此举可以驱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 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
新疆蒙古族春节,称为查干萨尔节,也叫白年节,蒙语“查干”是白,“萨尔”是月,正月叫白月,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除夕夜达到高潮,正月十五正式结束。此节源于元代,当时农历正月初一,部落的首领要穿白袍
龙母,是珠江流域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人文始祖之一。经考证,她是地道的壮族先民。她的家乡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至今仍以古老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壮家祖娘。 三月初三凌晨,当地神职人员秘密到塘红乡神
在广西,抢花炮是一项较为常见的民间活动。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花炮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群山环绕的河滩上,人头攒动,侗歌飞扬。腰系彩带、身穿长裤、赤膊上阵、奋
崇左市的左州金山花炮节是广西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壮族民俗风情。 左州金山,古称左阳,又名金山寺。据说该寺建于明成祖永乐年间,由于建前在山上发现一个金炉,故名金山。
“卜隆”(地方壮语系译音)是盛大、兴盛、深远的意思,得名于乐业县一带的壮族对榕树的崇拜。“卜隆”古歌是产生于明代、流行于桂西北壮族地区的一种民歌载体,具有400多年历史。 壮族分为很
藏历新年 藏历1月1日(公历2月或3月)在大昭寺举行。藏历新年是西藏最隆重的节日,藏族人民载歌载舞狂欢,或到亲戚朋友家里做客,开怀畅饮,共庆新年。庆祝活动从初一一直要持续到初十左右
在群山环抱中的阿合奇县,你会被这里的淳朴民风和自然风光所打动,这里的柯尔克孜族女性用巧手扮美生活,形成精美独特的民间手工艺,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生活的柯尔克孜族人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民俗,其中最引人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地区的人们都要欢聚一堂,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把这一传承了千年的本土活动称为火把节。 大理海东的火把节同其它
农历六月二十六日,是弥渡县福长村彝族继火把节之后的又一盛大节日——操兵节。这一天,阿毕呗(大王)召集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到土主庙内进行祭祀娱神、操练“士兵”,祈求五谷丰登、清吉平安。据考证,这一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七这一天,二宜可坝村方圆数十里的各族人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涌来,扶老携幼,汇聚到村后的山坡上,杀鸡宰羊祭祀“鸹鸪” 神,祈求全村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丁兴旺、幸福安康。这一民俗
剑川白族的传统节庆名目繁多,琳琅满目,有关农事的,有关岁时节令的的,有关宗教祭祀的,也有关人们调剂生活、娱乐的,还有综合性的。一般来说,传统的节庆按农历行事。剑川白族一年的节庆大致如下:
云南各民族大多有火把节,剑川作为大理白族自治州内白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县,它的火把节的内涵———“生的祝福、死的礼赞”,最具白族火把节的人文精神。 农历六月廿五,剑川每个村子都要竖好多“
在大理,每当栽秧季节,白族人民都要举行传统的民间盛会“栽秧会”。 “栽秧会”是白族人民围绕水稻栽插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农事节日,流行于洱海北部包括大理古城以北地区及洱源、剑川等地。
耍海会是云南白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又称“捞尸会”。时间大理一般在八月初八日,洱海在七月二十三日,剑川在六月二十五日。 据师范《滇系》记载:“七月二十三日,大理西洱河有赛龙神之会。三日,
壮族霜降节是大新县的下雷、雷平及宝圩一带以及等、靖西、德保等县的节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女英雄岑玉音的,距今有360多年的历史。 霜降节是纪念反抗外来侵略的女英雄岑玉音的节日,已经有
瑶族倒稿节是瑶族人们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欢庆丰收。瑶族受居住地域的限制,大多数瑶族还保留着原始的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服,优美的舞蹈,传统的节日。 倒稿节是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
花瑶是指湖南省境内的湘西南腹地隆回县里的瑶族的一个分支,因花瑶服饰独特、色彩艳丽,特别是花瑶女性挑花技艺异常精湛,故称“花瑶”。“讨念拜”和“讨僚皈”是花瑶人每年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沿袭至
讨念拜,意译是月半所过的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举行。这三天,瑶家山寨欢腾得像点燃的鞭炮。那些泡在清泉绿涧里长起来的姑娘,本是水色如玉,苗条多姿。这几天打扮得娇气滴流,一个个身穿绣花衬衫,腰
苗年 苗年:苗族地区过苗年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月不等。一般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
每年9月28日:孔子文化节 大型祭孔等文化旅游活动。 每年3月21日:迎春悬匾 徒手攀岩,在钟乳石间悬挂匾额。 每年8月8日:燕窝节
亻革家人现居的黔东南位于贵州东部,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亻革家聚族而居,多为一姓一寨。在枫香寨,古色古香的木结构房屋鳞次栉比,杉木、秀竹遍布房前屋后,郁郁葱葱的枫香树几乎与亻革家的历史一样古老
“讨僚皈”是花瑶每年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讨僚皈”每年有两次,分别于农历七月初二至初四在该乡茅坳村举行、农历七月初八至初十在崇木凼村举行。节日期间,
敬霞节,“霞”是水语“水神”的意思,敬霞又叫“拜霞”,也就是敬拜水神,是水族人原始宗教崇拜的一种具体体现,主要在三都县九阡地区及其毗连地区过此节。“霞”是水神,也称“霞神”,是水族崇奉的雨水神,
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泼水活动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最高潮,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历年节为“泼
因为地理的原因和历史上的问题,我国哈萨克族人的春节叫纳吾鲁孜,“纳吾鲁孜”来自波斯语,是“年头或元旦”的意思。“纳吾鲁孜节”哈萨克语为“辞旧迎新”之意,按照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这个节日表明新年春
十月年,是哈尼族的主要节日,哈尼语称“美首扎勒特”或“米索扎”。时间从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直至属猴日结束,历时五六天,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长,内容最丰富的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 哈尼族以十月为
每年春节一到,朝鲜族妇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装,从早到晚都要在厨房里忙活,嫁到朝鲜族的外族姑娘也要同朝鲜妇女一样从早忙到晚。中国人春节都要吃年糕,朝鲜族人春节也有专门讲究吃的食品,统称为“岁餐”。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沿袭了中华文化,高山族也过春节。高山族过年的习俗和大陆地区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食俗方面还是民俗活动都有较大的区别。
除夕是前一年的节日的终结,也是另一年节日的开端——春节的前奏。因此,就两者的关系来看,它们是同一个节日的两个部分,时间的界线把它们划为新年与旧年两半。大体说来,春节(即过农历年)为正月初一凌晨开
佤族主要聚居在沧源、西盟两县,双江、孟连、澜沧、镇康等县亦有分布。佤族的先民在先泰时期便是“白濮”族群的一支,唐代称为“望蛮”、“望苴子”、“望外喻”;明代称为“古刺”、“哈刺”;清初称为“卡佤
塔吉克族的春节即肖贡巴哈尔节是塔吉克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公历的3月21日,节期为3天。 “肖贡巴哈尔”,塔吉克语的意思是“迎春”。这一节日的新疆 塔吉克族的另一说法是“诺鲁孜节”
春节是土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节日前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就开始准备,打扫房屋、缝制新衣、杀猪宰羊、烙、炸蒸馍等。民间有“快腊月,慢正月,不过三十不歇脚”之说。 在除夕上午,平时借用的家具及其它
阴历腊月底,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衣、手帕。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
彝族年像汉族的春节一样,是一年中最喜气,最令人向往的节日。彝族年有很多传统的规矩,主要有:过年前一个月,就准备好一坛荞麦甘酒。过年前三天,各户人家都要劈够过年三天烧的柴禾,备够吃的米面、盐巴、豆
壮族过春节的节期虽然是受汉族春节的影响,但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则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年三十到来,南宁周边的壮族人就忙着杀猪杀鸡鸭,包粽子,做年糕,缝制新衣,张贴春联等。如在记者的老家武鸣伊岭村,壮族
侗族大歌主要分布在黎平及与之相临的从江、榕江等县的侗族聚居区,尤以黎平的岩洞(被当地誉为“侗族大歌之乡”)为核心。我先后两次到岩洞听侗族大歌,但印象最深的是春节的对歌。 对歌是大歌的
在每年农历四月中旬择日举行,一般为期两天。届时马主要准备酥油、奶茶、青稞酒、手扒肉等食品及剪马鬃用的盘子,盘子里还放置一座用炒面疙瘩垒成的7至8层小塔,塔上浇有酥油,凝固的酥油可使塔固定在盘里。
景颇族的节日有全民性的传统目瑙纵歌节、生产方面的新米节、南瓜节、包谷节、青年人的能仙节等。 目瑙纵歌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景颇族支系叫“目瑙”,载瓦、龙峨、勒期等支系称“纵歌”,
首页 上一页 [ 第3页/共15页 ] 下一页 尾页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