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湖北罗田传统婚嫁礼俗

湖北罗田传统婚嫁礼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8-12-27

十一、婚礼

回车马过后,由两名蜡烛姑上前掀起轿帘,牵出披着红盖头的新娘,扶着新娘,另两名蜡烛姑则举着红烛,分排在新娘两边,并将新娘扶到婚礼大厅,与新郎并排在一起,前面排着香案,放着整鸡、整鱼、一对红烛。婚礼开始举行,俗称“拜堂”。在司仪的主持下,新郎新娘先拜天地,后拜高堂及亲友。这时,高堂和亲友都已备下了一份钱,称之为“堂见礼”。有的亲友故意将钱散成零钱,要新郎新娘不断下拜,增加了婚礼的喜庆气氛。有时“拜堂”的时间长达几个小时。

“拜堂”后新娘在蜡烛姑的牵扶下同新郎进入新房,在床沿上坐下来。这时有人用红枣,绿豆、茶叶、莲米、大米之类的混合物撒向新郎和新娘所坐的地方和床,有时故意用力撒向新婚夫妇,名为“撒帐”,撒帐的人边撒边唱撒帐歌,撒帐歌也有一定的格式,有些口才好的人也会随机编一些“撒帐文”。这是闹洞房的一部分,也是婚礼的高潮。

十二、过客

婚礼结束后,男方家大摆宴席招待来贺喜的人们。新房内摆一桌酒席称“圆房酒”,由牵娘、蜡烛姑、提盒子的人一共凑成双坐圆房席。轿夫、乐队坐一席,其他宾客自由地坐,也是十人一桌。开席后一般先上肉糕,俗称为“肉樵启席”。酒席一般都有肉元、鱼元、糯米元三元,称“三元席”,喻意为将来生子会中三元(会元、斛元、状元)。也就是三元及第的意思。糯米元子由蒸熟的糯米捏成团,再表面滚一层绽粉蒸热后放上糖,因为小孩子喜欢吃,送礼的人也可以带回家给自己的老人、小孩。因此,一钵糯米团上席后,往往会被“抢光”。有的客抢完了本席就去抢圆房酒席上的。因此人们称喝喜酒为“抢元子”。酒席筵前气氛相当热闹。

婚宴结束后,大多数亲友及帮助的人会各自回家,一些年轻人会留下来继续“闹新房”。晚上,许多年轻人会抢占新床俗称“占床”。闹新房的人走后,男方的母亲会将已炖熟的母鸡汤送给新郎新娘吃,尽管男方的母亲在炖鸡时很隐蔽,但还是会被一些顽皮的年轻人“侦察到”偷偷将鸡腿弄去吃了,这就叫“抢鸡腿”,也会为婚礼留下美谈。

第二天早饭前,男方会下一些面条,汤元让宾客们吃早点,名曰喝“梳头汤”。

十三、回门与参厨

婚礼后的第三天,称“三朝”,因为婚后未满月不能串别人的门,串了门六畜不旺,因此“三朝”必须走破,才不犯禁,俗称“参厨”。在新娘去垸下参厨时要放鞭炮迎接。一些年轻后生故意叫新娘用吹火棍吹潲水缸,要吹得咕咕隆隆地响,养猪才发旺,还要拜灶神。

三朝这天还要由新郎陪着回娘家一趟,带一些礼物,一般吃一餐中饭就回男方家,因为在婚礼举行后的一个月内新房是不能空的。

十四、谢媒酒

在婚礼后第三天中午或晚上,男方家一般还会办一桌酒,将媒人请来,请垸下的长者相陪,这叫“谢媒酒”,不醉不散,有的人喝得酩酊大醉。

十五、送年节

结婚的那一年春节,女方还将备上,鸡鸭鱼肉,挂面、糍粑等礼物,送到男方家,名曰“辞年”。有的互相之间亲密,连续辞年,甚至互相往来。男方对新媳妇娘家来辞的亲戚各备一份以布鞋、布料为主的礼物。

总之,一般说来,从提亲到结婚,“礼数很多”,如果有一点滴的疏忽,就会招来“闲话”。

婚嫁礼仪的发展与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去的那种繁琐的礼数也逐步被人们所淡化。特别是女孩子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而是参与社会的主要力量,随着男女的频繁交往,那种只靠媒人说合的发婚姻结合方式,逐步被工作、学习、打工、社交等自由恋爱的结合方式所替代。只要双方相爱,谈得来,情趣相投,就确定恋爱关系,现代年青人也不相信生辰八字,不相信属相,只要合得来就可以。那种传统的繁文蓐节的礼俗也逐渐不实用,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程序逐渐被简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直至现在仍然保留了过去的婚嫁习俗的痕迹。如“认亲”、“送日子”现在大部分用一次完成,礼物也逐步用钱来替代,过去涉及到婚嫁习俗礼仪也大都走走过场。

过去女方讲求的是“全套嫁妆”,现代是讲究高档家具。到结婚日子临近,男女妇方商量着去家家具店购买,什么电脑、电视、真皮沙发,现代化家居一应俱全。

自从文化大革命后,各种旧的东西已全部破除,封建的传统婚姻礼仪更是被“破之例”,轿子已淡出人们的记忆,步行去举行婚礼。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了,又坐着彩车(小轿车)代替步行去举行婚礼。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