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惠来民间丧葬一般程序

惠来民间丧葬一般程序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8-04-21

(七)吊唁、食“走马席”

除官贵外,一般民间不单独举行吊唁,出殡时送葬便是尽礼。官贵人家吊唁礼很隆重,灵堂庄严肃穆。按礼仪程序,有礼生接引客人上灵堂吊唁,孝子贤孙齐跪两拜致谢。吊客多时,午宴不能同时开席,轮番吃饭,称为食“走马席”。孝子一般不陪酒席,均请主事亲朋长辈代作主人。

(八)守灵、超度

惠来各地多有守灵、超度之俗。有在出殡之前,也有出殡回灵后。灵堂上立着神牌,守灵者早晚上香。时间有3日、5日、7日、10日、49日、100日,个别有至3年者。总之,超度未结束,就得守灵,不能脱孝。

超度,俗又叫亡斋、做斋、做功德、做佛事、做旬、做七等。佛门超度厂场相似佛堂,后壁中间挂释迦佛及文殊、普贤菩萨或观音大士像,堂中摆香案,死者画像以及祭品,佛道两家都通过诵经宣扬孝道和轮回报应思想。佛家的节目有过桥、礼血盆(女)、撒花、走贡、走五方、沐浴、追荐等。佛堂僧尼超度,用正宗经文佛曲,民间组合的功德班除学唱一宗经文外,唱诵大量有佛教内容的民歌,如《二十四孝歌》、《十月怀胎歌》、《目莲救母歌》等。

(九)出柩或停棺

“出柩”又称“出殡”、“送葬”。死者的棺柩要出发安葬时,柩前须一人持火把引路,一路上散发银纸。孝子孝孙等穿孝服,背负神主。手持写有“千子万孙”的白色小灯笼一对(长子两对)随于柩后。棺材抬到大路口或桥头,孝女、孝媳、亲戚等与死者叩首拜别,脱去孝服另择回路。棺材由孝子孝孙护送到墓地。扛棺柩时,若觉得棺柩十分沉重,就是死者恋家不行,扛者可用槌击棺,大喝一声:“走!”死鬼即行,棺柩的重量就会减轻。安葬棺柩的时候,做子孙的万不可带雨伞或竹笠到山上去。墓穴由风水先生事先择定。20世纪30年代前,常有因择不到满意的墓地或因兄弟众多意见不一而停棺数十年者。棺柩往往暂寄在庵寺内。

(十)做功德

请僧人诵经超度亡魂,俗称“做功德”。做功德时,孝子一切行为都听僧人指挥。先在灵堂上挂起大士画像、十殿阎罗、十八层地狱图等。僧人先诵灵前经,继做“四出连”,若死者是男性,则只做“挨塔”和“过桥”,若死者是女性,则“挨莲池”、“过桥”、“礼血盆”、“散花”四个节目要做全。孝子孝女往往要大把施舍,为死者超度顶礼,散财买路。“挨塔”或“挨莲池”时,先将纸塔吊在厅中,由和尚诵经,遍请诸仙,然后执起引路幡,领着孝子绕塔或绕池而走。“过桥”则以椿椅摆开当桥,和尚在前引路,孝子奉香炉跟随过。“四出连”均有“请仙曲”、“引魂曲”等歌谣。

做完“四出连”,便请死者沐浴更衣,以便上天。厅中置一浴盆,中放清水,用新草席把盆围住,和尚执引魂幡放于席中,边摇铃边诵经,孝子则跪拜于地。然后烧冥衣,办粿品祭拜,烧库钱用具,给死者到阴司使用,俗称“追荐”。至此,做功德就算结束。连做几十天功德的也有。因此有俗语说:“多钱多功德,少钱照快节。”

传说惠来人做功德始于元代,因蒙古兵大肆屠杀汉人,汉人子孙为了纪念被杀的先人,就仿照佛教的盂兰会目莲祭母的故事形式,聚众念经,祈望为死者消除孽障,使之可往西方乐土。后世演化,成为民间做功德习俗。但做功德所耗资财不菲,一般人家还是没有这一程序。

(十一)做七

俗称“打锣、做功德”,死后第七日,做“头七”(古时曾有做七个七的习惯),延斋公在灵堂诵经超度亡灵,亲友吊祭,做完“七”,丧事也告一段落。旧时,家属仍要“带孝”。从成服起至百日止,叫“苫块以百日为期”,做完“七”就不再带麻纱、黑纱了。以后还拜“六旬”(由女儿办)、“百日”、“对年”(第一个忌日)、“节脚”(即每个节日前夕),拜3年后,香火并入列祖香炉奉祀。

(十二)脱孝、分手尾

治丧屋内外的布设以及孝衣孝服都属带孝的标志,完全卸弃这些标志,就是脱孝。一般在超度之后,就可完全卸弃。卸去白灯笼,换上红灯笼,称为“换好头彩”。脱孝之时,常将一些可留遗物分给子孙作纪念,称为“分手尾”。

12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