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 甘肃-武威攻鼓子舞

甘肃-武威攻鼓子舞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3-03-13

关于攻鼓子的来历,在当地耆老中有这样一段传说。相传“ 攻鼓子”为苗庄王所创,有一次他被敌人打败后,被围困在城堡里,孤立无援,形势十分危急。苗庄王情急生智,造直筒鼓内藏兵器,和部下乔装打扮成社火队走出城堡,乘敌人观看表演不备时,取出兵器攻打围敌,大获全胜。为了庆祝这次胜利,后裔们便将这种鼓舞称作“攻鼓子”以示纪念,寓甚攻敌不备之意。

“攻鼓子”不同于一般的“腰鼓”和“太平鼓”,但又融合了腰鼓的灵秀和太平鼓的浑厚,更显洒脱和豪迈。除了鼓法不同,表演者装束也迥异,黑衣白扣,俨然是古代的武士。传统的攻鼓舞一般由20人组成,头戴黑幞帽,左右两侧插上野雉翎,美其名曰为“招子”,帽两边缀以白色纸花,身着黑色太保衣,下穿灯笼裤,脸上涂脂擦粉,眉毛画得粗黑且上翘,完全一副“夜行侠”的装束。鼓长约30厘米,直径20厘米,表演者用双木槐击鼓舞蹈。

表演时由大鼓作为打击乐伴奏,指挥节奏和速度。舞蹈队形变化复杂,场面调度多样,动作刚劲有力,在鼓舞中自成一体。“攻鼓子”讲究打鼓时要手到、眼到、神到,而且要仪表潇洒、干净利落、稳健大方。“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四门兜底阵”、“四方阵”、“四龙阵”等队形变化万千,气势恢宏;“雄鹰展翅”、“战马凌飞”、“鹞子翻身”、“凤凰三点头”等舞蹈动作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攻鼓子”表演的布阵,有“几何”、“拉花”、“拜坛”、“祭阵”、“连套”、“对攻”等十多个阵势。舞者时而马步对攻,时而振臂滑鼓,对攻时如龙腾虎跃,反攻时如紫燕曼剪,神情冷峻刚毅,步履沉稳矫健。尤其是“会攻子”时,数十支甚至上百支鼓队汇聚一地,同击一种节拍同奏一支曲,同列一个长阵同作一个势,阵容宏大,气势雄壮,撼人心魄,表现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向敌人发起进攻的气势。

12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