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 西秦戏

西秦戏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2-05-17

西秦戏,是属梆子二簧系统声腔剧种,又名乱弹班,用中州官话演唱。其曲调有正线、西皮、二簧、小调数种,以正线为主。

正线,是西秦戏的主要声腔,是早期流行于南方的一种较古老的二簧调;西皮则基本与粤剧的梆子(即京剧西皮)同;二簧与粤剧的二簧有共通之处,但更接近于外江戏的二簧。

西秦戏的正线曲调以合、尺(5、2)定弦,其板路除流水、紧板、倒板等外,主要为二方(也作二番)、平板、梆子三类。平板类包括平板、平板连与一般的皮簧剧种的四平调(平板二簧)大同小异。梆子很接近吹腔与平板之间,唱法与吹腔相近,二方类分二方(原板)、慢二方(慢板)、紧二方(快三眼)和十二段。这类二方腔调又是正线中的基本曲调。在同陕西及浙江的兄弟剧种交流中,陕西秦腔的同行说与他们那里的汉调二簧相近;浙江的同行则认为与浙江的乱弹二簧相似,再经查对,也与徽调中的拨子和皮簧戏中的二簧有些共通之处。

西秦戏剧目的腔调,基本每戏用一种曲调贯串到底,即:唱正线调的剧目全用正线调;唱二簧调的剧目全用二簧调,唱西皮的剧目全用西皮调。也有一些剧目是皮簧混合使用的,为数甚少。

西秦一名,首见于明万历《缸中道传奇》抄本第十四出《补缸》(即《王大娘补缸》)中有所谓“西秦二犯”,其词仅为七字四句,不成为完整的戏曲声腔,疑属小调。明代流行于京师的《小寡妇上坟》以及清乾隆间收在《缀白裘》中的《搬场拐妻》(其中《五花洞》一折)均唱西秦腔小调。《燕兰小谱》载:“蜀伶新出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李调元在《剧话》中说:“俗传钱氏《缀白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也有紧慢,俗谓梆子腔,蜀谓之乱弹。”“乱弹”一名,最早见于刘献廷的《广阳杂记》:“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散而哀。”最初是用来指秦腔(西安梆子)的,清中叶,始用来泛指花部诸腔。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