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 巍山的南诏古街

巍山的南诏古街

作者:秦蒙琳来源:网络2017-11-03

南诏国的心灵世界总是开放的、大度的。即使到今天,也不是无处可寻。路边摊点上的青豆小糕、凉卷粉、烧饵块,无不令人充满向往。

由地官坊向南望,一座高大雄伟的古楼进入眼帘。古楼是蒙化卫城的北门城楼,称“拱辰楼”。“拱辰”一词出自《礼记·为政篇》:“为政之道,臂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当时,拱辰楼的建筑体量和所处的防御位置,在几个城楼中是最重要的。

城楼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原为三层;南明永历二年(1648)维修时改为两层。楼建在砖砌城墙上,楼下为城门洞。城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由28根合抱大柱支撑,四面出厦,楼四周设廊。整个建筑用料粗大,上檐四角用檐柱,屋面比较平缓,出角短,起翘小,一字平脊,更显气势雄伟、浑厚。南北城墙有城垛。登上顶楼,犹入云天,东看文华层叠山峦,南观巍宝名山文笔塔,西望瓜江垒玉,北视苍山积雪,全川村落,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古楼南面檐下悬挂“魁雄六诏”大匾,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蒙化同知康勷所书,显示唐初蒙舍诏(南诏)在洱海区域五诏中的强盛地位。北面檐下悬挂“万里瞻天”巨匾,为清乾隆五十年(1785)蒙化同知黄大鹤所书,反映了唐代南诏与中原华夏的关系。两匾书法气势磅礴,浑厚有力,一气呵成。

如此高大雄伟的明代古楼,完整地保存至今,在云南乃至全国均属罕见,现已成为巍山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古楼南面的十字街口,立有蒙化明代万历进士陈于宸所建的进士坊。坊用青石建造,一高两低三跨石坊,前后有联座石狮两对。南面坊上题有“花封瑞凤”,北面坊上题有“蕊榜文龙”题刻。

一杯茶,一本书,静坐于民居古院落的天井之中,享受冬日暖阳,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而停止喧嚣。

明代建城时的古城中心,作为城方如印“印柄”的文笔楼,又称星拱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后倾圮。清雍正十年(1732),蒙化同知朱灿英修复。清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现存古楼为清代杜文秀起义军大参军马国忠重修,楼顶梁上记录有“镇抚蒙城左参军马国忠暨郡官绅士庶仝建”字样,楼高11米,为木结构城楼。

下为砖石结构基座,四向贯通,是东、南、西、北街的中心交点;城楼为重檐歇山顶;楼四周设廊,高二层,四面开窗,南北两面有门,四面檐下悬挂匾额,东曰“瑞霭华峰”,南曰“巍霞拥鹤”,西曰“玉环瓜浦”,北曰“苍影盘龙”。城楼檐牙高挑,挺拔俊秀,玲珑剔透,因此又有“凝秀楼”之美称。

星拱楼不仅是巍山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建筑之一,而且是中国近代史上杜文秀回民起义的重要历史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民族文化生态最为和谐的古城之一。”

南诏古街上的民居大多保留了明清建筑风貌,多为土木结构,青瓦坡顶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殷实人家则两种布局相连,形成走马转阁楼。有的是以“六合同春”布局,如南街8号院;有的是两院三坊一照壁相连,如东街64号院。据专家考察,城内尚有少数元代民居。保存较完整的院落还有180多座,有的已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日昇、月华两街多为一间或两间铺面,后面是深邃的三进两院“竹筒筒”式民居。这些建筑古朴典雅,雕梁画栋。居民讲究门面,大门多为单檐或重檐,木架瓦顶,出阁架斗,户户有庭院,家家栽兰花,有“满城春兰风亦香”的诗句为证。现保存完好的民居,如刘家宅院(南街8号院),为大马哥头刘介先所建,是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建筑。其建筑布局为前店后院,宜商宜居。宅院坐西向东,一进三院,临街为铺面,后由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两个院落组成。

古城犹如一池春水,环境知已,空气自由。古城犹如一坛陈年的老窖,情浓意浓,回味悠长。

上一篇:鹤庆糖画

下一篇:大理国时期的鸱吻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