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河南安阳习俗:五月瞧羊 六月送羊

河南安阳习俗:五月瞧羊 六月送羊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8-11-01

老百姓为啥瞧“羊”又送羊

相传古时有位老学士,官居内廉,卸任后隐居故里,为人善良,人称张御士。老夫妻年过半百,膝下无子,生一女取名青莲,小女长得如花似玉,知书达礼,心灵手巧,就是体弱多病,虽经多次医治,但总不见好转,愁得老两口终日不安。

一天,一位道士来到张府化缘,受到老员外的热情接待。道士发现张御士满面愁容,问是何故?张御士将女儿的病情告知道士,道士听后哈哈大笑说:“这有何难?”随手取出一包散丹,递给御士,让青莲服用,道士即告辞而去。青莲按道士嘱咐服用后,身体慢慢恢复了健康,乐得老两口整天笑咪咪的。

一天,张老夫人为感谢道士,带着女儿及丫环来到山庙里烧香还愿。在返回的路上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暴雨倾盆,山洪暴发冲跨了小河上的木桥,她们三人被阻挡在河边。

五月瞧羊 六月送羊

河边住着一独户人家,小伙子名叫李三,自小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但他有一套捏泥人手艺。李三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他看见张老夫人三人站在大雨中正在犯愁,就急忙披上蓑衣把她们接到屋内,即准备姜汤给她们驱寒,老夫人十分感激地说:“谢谢你的帮助,日后定来重谢!”过了好大一会儿,雨渐渐地停了,李三忙找来两块又长又宽的木板搭在小河上,自己跳进水里搀扶着张老太,使她们三人稳稳当当过了河。张老夫人拿出银两表示感谢,却被李三婉言谢绝,青莲由此便对李三产生了爱慕之意。

第二年的春天,青莲和丫环去赶庙会,看到很多香客手拿着泥人,泥兽,不免又想起李三,就打听卖泥人的地方。二人来到一个小摊前,见挤满了人群,都在争相购买。卖主李三抬头看见青莲也站在人群中,随手拿了两个色美且鲜活的泥人,送给小姐道:“小姐,恁俩也来了,拿去玩吧。”青莲接过泥人对李三说:“去年那天多亏你帮忙,家母常提起你,多谢啦。”李三谦虚地说:“小事一件,何足挂齿,问候老夫人好。”李三说着,又拒绝了丫环付给李三的碎银。通过这两次的接触,青莲更加敬重李三的为人。

正值青春妙龄的青莲,深爱着李三,向张家提亲的王公阔少、富家子弟都被青莲拒绝了。老夫人很是焦虑,后来才从丫环那儿打听到小姐爱的是李三。老夫人思前想后,最终说服了张御士,勉强同意小姐与李三结婚,给了他们二亩荒地,但提出不准小姐再登张府的门。

青莲与李三完婚,男耕女织,勤俭持家,夫妻相亲相爱,不久,有了一个白胖小子,生活虽清贫,但很和睦。李三聪明好学,读诗诵文,日子过得还不错。

转眼几年光景过去了,二老更加思念一气之下离去的女儿,便托人捎口信,要青莲夫妇回府。这年五月,小麦籽饱梢黄,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青莲一家三口换上新衣,抱着儿子,扌汇了一篮子白馍和各种瓜果黍豆,骑着毛驴来到张府。青莲对爹娘说:“您二老别怕我受苦,我们连年打的粮食吃不完,这不,俺的陈粮还满仓哩。如今我也学会了捏泥人的手艺,一年四季不缺零用钱。”二老终于见到女儿、女婿和小外孙,真是听得乐不可支。

街坊邻居们听说青莲回来了,都来看望,见到青莲扌汇的的馍和瓜果黍豆,都很纳闷,青莲解释说:“我是想告诉爹娘,李三虽穷,可他人品好,穷的有志气,这不,我们过得有吃有穿,让二老亲眼看看,别挂念我。俺还教李三读了点诗书,能求个功名哩。”大家不仅夸青莲有眼力,而且把她作为榜样,也仿效她去看爹娘,从此“麦梢黄去瞧娘”的习俗就这样沿袭了下来。

在民间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位皇帝的公主出嫁后生了一个小孩。孩子从小娇生惯养,10多岁了,还很调皮不懂事,不听父母的话,时常招惹是非,公主气得没办法,于是回到娘家给皇母哭诉。皇后听了,灵机一动,便命人第二天把一只母羊和几只羊羔送到女儿家。女儿百思不解母意,但儿子倒玩得挺开心。孩子看见羊羔吃奶时,都是双前腿跪在母羊的身下,顽皮的儿子疑惑不解,随即问母亲这是何意,此时公主才恍然大悟皇母送羊的含义。公主趁机告诉儿子:这是羊羔为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吃奶时便给母亲下跪,这叫“羊羔跪乳”。儿子听后回忆起自己以往的所作所为,深感惭愧。从此,痛改前非,变成了一个勤学善做,尊敬长辈,善待同龄,遵守家规,不惹是非的好孩子。

故事传到民间后,老百姓也常用“羊羔跪乳”的典故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因此,送羊这一风俗盛传不衰。只不过由“赶羊送女”送真羊演变为假羊、假鱼,变成了用白面捏成羊的形状送给女儿。送羊一般要捏一对公母大羊,再配上两三对小羊,用黑豆点缀其身,尤其是眼睛,看起来形象逼真。此后又另外副带捏一对大鱼,几对小鱼、刺猬等类可爱的小动物,配够16个(传说单数不吉利),虽然不是羊,但仍还称“送羊。”

闺女接到娘家送的羊后,首先让子女吃羊头、羊眼,鱼头、鱼眼,传说这样可以使子女健康成长,脑健眼灵。并以娘家送的羊教育自己的子女:“吃了姥姥送的羊,高高兴兴上学堂,增长知识学本领,将来建国成栋梁。”

12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