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建筑文化 > 山西临县碛口古镇:九曲黄河第一镇

山西临县碛口古镇:九曲黄河第一镇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08-16
山西临县碛口古镇:九曲黄河第一镇

碛口古镇位于晋西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临县之南端,属于山西临县。清代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当时北方的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同时,也是晋商发祥地之一。

作为古镇,虽没有如平遥一般可享誉国内外的名气和不分时间段接踵而至的人群,但碛口的历史却久远而强盛,古时历史上的碛口,才真是一座享有繁华和热闹的黄河岸边小城。

碛口得名的由来,是因为黄河从北而下,湫水自东而来,在这里激流汇聚,流经大同碛形成巨大的落差,水急浪高,瀑布和暗礁,成为黄河上极为凶险河段,于是,这里就被称做碛口。

清代至民国的数百年以来,所有经黄河河运货物,无不在碛口上岸转陆运,碛口是当时西北与华北货物流通最大的水陆转运码头。

碛口古镇的清代老建筑很多,古朴的街道,砖木结构的民居,依地形斜坡状组合排列,古风古韵,在街上行走,像回到了那个晋商经营商业的繁忙时期。

“物阜民丰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是清代文人崔炳文对山西碛口小镇的描述。碛口,作为黄河边上的枢纽地带,晋商在此地辛勤经营,让这个繁荣小镇除了留下许多精致的建筑,更增添了人文色彩。

一座座青砖灰瓦盖成的小院,一条条由青砖铺成的胡同,是碛口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在这儿生活的人们如今依然守着不紧不慢的生活方式,有着故去的繁盛历史,但当地人们却能守着平淡,各自过平淡的生活,这样的碛口,才有一个真正古镇该有的历史韵味。

碛口,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部、山西临县城南50公里处,因黄河第二大碛的“大同碛”(第一大碛是著名的黄河壶口)而得名碛口。大同碛位于碛口镇西南寨子山村,寨子山村古称大同。碛口,碛是碛,口是口。碛(音qì,汽)是指河道中堆积的砂石滩,口是指黄河渡口。碛口古渡位于寨子山村湫水河入黄河口处,隔黄河与陕西吴堡丁家湾村相望。碛口渡口自古就有,历来为兵家之扼要。

黄河自北而来到寨子山,湫水从东也如约而至,呈90度角。湫水河是黄河支流,它裹携着大量的沙石拦腰冲入黄河,冲出一片四五百米长的暗礁浅滩。原本400多米宽阔的黄河顿时被推挤缩至不足百米多米。不断堆积的沙石把河床抬高,与下游形成了落差巨大的“跳崖水”,落差达10米。黄河黄金水道就此望崖兴叹戛然而止。黄河上游满载货物的商船到此不得不改为陆路运输。于是这里便成了货物中转的“水旱码头小都会”,渐渐地“人烟辐辏,货物山积,船泊叠岸,驼铃不绝”。

康乾盛世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碛口的急速繁荣,此后200余年间均属于中国北方著名的水陆运输中转中心,商贸重镇。西北盛产的粮、油、盐、碱、药材、皮毛等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由黄河水运而来,码头上的货船每天少则几十艘,多则二、三百艘,拥挤时三排货船并列平行排列于岸边绵延数里,壮观景象任你去想象。货到碛口后,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京、津、汉口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丝、茶、布、煤油、“洋板货”等物资经碛口船运到西北。民间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吴城指山西吕梁吴城镇,是重要的物质中转站)的说法。

黄河因“大同碛”而受阻,碛口因“大同碛”而受益。五里长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鼎盛时期古镇云集了380余家大小商号,码头搬运苦力2000余人,转运物资的骡马、骆驼上千头。仅西湾村的“运输专业户”陈家就有骆驼300余峰,“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足当年的繁华。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的财东和国民党四大家族的孔祥熙都在这里办过营生,日进斗金。日复一日,碛口便以“水旱码头小都会”而享誉全国。民谣唱到:“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这两年的碛口,也逐渐被人们所知,来碛口看黄河沿边古镇风貌的人也越来越多。但碛口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却并没有被打乱,“守在黄河岸边的寂寞却鲜活的古镇”,应该是对碛口古镇最恰当的评价吧。

碛口古镇如今还没有可以与平遥古城一般健全的游览设施和游览模式,但看过了平遥古城的繁华和景区设施的完备,再来看看碛口这个原生态、慢节奏的古镇,才能知道古镇的真正历史。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