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福建泉州美丽的浔埔女

福建泉州美丽的浔埔女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3-03-27

浔埔女头戴“簪花围”这一习俗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源自宋元时代遗留下来的阿拉伯人的风俗。这其中还有一段渊源。在宋代的时候,有个阿拉伯人在附近建了一个云麓花园,园里的许多奇花异木是从西域引进的,阿拉伯人常将鲜花赠送给相邻的浔埔女簪戴,渐成浔埔女的发髻簪花习俗。如今,云麓已成为花村,浔埔女所用的鲜花仍来自这里。也有人说自汉代中国就有这种风俗,并举了历代的相关诗词来论证,比如泉州地方戏曲高甲戏《桃花搭渡》的唱词中就有“四月围花围,一头簪两头重。”考证的事情留给专家去做吧,我看到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妇人用红花围巾包扎的阿拉伯式的“番巾”,却分明让人感受到一些西亚伊斯兰遗风。

与头饰一样,耳饰也是妇女的特色之一。在头髻上还较难区别浔埔女的老、中、青辈分,但在耳环上却有明显的区别。未婚女子仅戴耳环,不加耳坠;结婚后即需在丁勾耳环下加上耳坠,特称为“丁香”坠;做奶奶后,就改戴“老妈丁香”坠。这是外人区分浔埔女辈分的重要标志。浔埔妇女温柔谦逊,生儿育女后,不是教儿女叫自己“阿母”、“妈妈”,而是要儿女称自己为“阿姨”。

浔埔女的服饰也很特别。上衣是藏青色或蓝色斜襟掩胸的“大裾衫”,裾是圆形,乍一看,与惠东女的特点有点相似,其实有很大差别。浔埔女的传统服饰是上衣为布钮扣的斜襟掩胸右衽衣,衣的下沿呈弧形;一般用棉布或宁麻做成,老年妇女以黑色为主。裤则以黑、蓝色为主,裤腰31码,裤脚19码,俗称“宽筒裤”。这种宽松、肥大的裤子,与浔埔女从事的劳动有着密切关系,一来在海滩上行走时便于卷起裤管;二来宽阔的海滩男女混杂,无遮无掩,浔埔女们只要避开人群,挽起一只裤管,就可以若无其事地“方便”了。

我在浔埔街头看到有一间“浔埔民俗服饰制作中心”,进去一看,制作好的服装和浔埔女独有的红钱包整齐地摆在那儿,见到我进来老板兴奋地迎上来,给我们作了一一介绍。从他介绍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他对浔埔女服饰的喜爱,对自己能独家制作浔埔女服饰感到自豪。当我赞誉他为保护这独特的文化贡献巨大时,他开心地爽朗大笑。

如果说浔埔女的头饰和服饰是一道移动的风景,那么蚵壳厝(厝:房子)则是浔埔古渔村的历史。在浔埔村众多的洋楼间,还隐藏着几条古老的巷子,有许多保留的较为完整的蚵壳厝。顾名思义,蚵壳厝就是用蚵壳建造的房屋。墙体的四周依然是闽南地区的红砖,中间镶嵌着白色的蚵壳,房屋红、白两色搭配的简单明快。那些以白色为主的蚵壳墙体,下配灰色花岗石墙基,中间红砖方框,鲜艳夺目。

我穿行于浔埔村弯曲的巷道,踏着光滑的石板路,宛若一座迷城。这种蚵壳砌成的独特民居,沉淀着一种远古的厚重感。古墙上那层层蚵壳如片片鱼鳞,错落有致,十分好看。据考证,蚵壳厝的大蚵壳并非泉州本地所产,而是宋元时期古刺桐港的远洋商船从非洲东海岸运过来的。那时,商船满载着泉州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物品从刺桐港出发前往波斯湾一带,最远可到非洲东海岸。空船返航时为避免船体过轻,便将散落在异域海滩上的大蚵壳搬上船,以稳住船身。停泊刺桐古港后就近抛弃,当地村民就地取材,以异域大蚵壳当建筑材料,由此成就了一段建筑奇迹。据了解,蚵壳厝具有抗风防暑、冬暖夏凉、墙体坚固等特点,很适宜海边多风潮湿的气候环境。在浔埔村,蚵壳厝历尽几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如今遗留下来的已不足百座。蚵壳厝不仅是浔埔的一大特色,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浔埔村保留了许多原汁原味的闽南传统习俗,其中妈祖信仰最为独特。村里有一座顺济宫,是祭祀海神妈祖的地方。据了解,浔埔妈祖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扩建,20世纪90年代翻修。在正殿上方,悬挂着一方清康熙年间施琅将军所立的“靖海清光”敬奉的匾额。

在浔埔,“妈祖巡香”的祭祀仪式最为热闹。浔埔人生于海、长于水,俗话说:“讨海行船没三分命”,浔埔人把平安寄托于神明庇护,在每年的3月23日妈祖生日和9月9日妈祖忌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祈活动。当天,浔埔全村男女老少3000多人组成“巡香”队伍,进行祭祀活动,女的头戴“簪花围”,身着“大裾衫”,男的穿着节日盛装,抬着妈祖神像,前面响锣开道,后面舞龙舞狮、火鼎公婆、踩高跷、拍胸舞随行,全村成了一个盛大的民俗表演舞台。浔埔原生状态的民俗民风充分展示了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传统民俗的“活化石”。浔埔女习俗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12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