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风情 > 广西宜州客家文化习俗

广西宜州客家文化习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7-04-18

宜州客家方言

客家先民原生活在北方,主要在中原一带,其范围大致在今陕东、鲁西、晋南、鄂北的广大地区,即中州大地,是生活在北方的“土著”居民,汉民族中的一支民系。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的标志,也最能反映客家传统文化与民系特色。

据专家学者考证,客家话是我国最古老、统一的语言,是“六朝之音”。客家方言和汉民族其他民系的方言相比,它的词语、音韵与中州的词语、音韵具有更为深厚的因缘,说客家“语言多合中原之音韵,其说皆有所考据”(林达泉:《客说》)。客家先祖从中原迁徙他乡时,始终使用故乡语言,“宁卖田,不卖言”,故能历经千载,乡音不变。宜州客家人虽身置壮乡瑶寨,与当地汉族其他民系以及壮、瑶、仫佬等民族居民共同生产生活,但其“宁丢祖公山,不丢祖公声”(客家话“声”读Sang“桑”),客家方言世代相传,绝不丢弃。由于宜州客家人有从广东入宜者,有从贺州、梧州、玉林、贵港、柳州、南宁、宾阳及桂东、中、南各地入宜者,亦有从桂(东)北地区入宜者,故各乡镇客家人的客家话也有区域性的小差别。客家方言中,称父亲为“衙(YA),即爷子”,叫太阳为“月头”、月亮为“月光”,称建房为“做屋”,叫公牛为“水牯、黄牯”等等,与中州词语、音韵极其相似。另外,在一些地方,客家人之长房、长子、长孙叫父亲为“阿伯”,叫母亲为“阿婶”,次子、他房的儿子叫父亲为“阿叔”,叫母亲为“阿咪”,据说是因客家人客居他乡,势单力薄,借此称谓以显家族人多势众,免遭欺负,这可能是客家人南迁后的语言称谓而已。

客家人称我为“挨”,故许多有关客家人的记载、言谈中把客家人称“挨”“艾”“霭”“哀”,又因客家人说“什么”叫“麻介”或“倪解”,不少地方把客家人称为“麻介人”,均取其音附会而说。

宜州客家居住建筑

宜州客家人的居住状况,常决定于迁徙时间的久暂、居住地域的位置、个人的经济条件,而最重要的是个人经济条件。

解放前,生活在宜山县庆远城郊沙岭、龙塘,怀远谭村,洛西妙调、六寨,龙头街周边村落,拉仁二潭等地农村的客家人,大都居住泥(泥墙)瓦或泥草结构房屋,生活在宜山、怀远、洛西、龙头街上的客家人,居住的是砖(含泥砖)瓦结构房屋。解放后,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他们大多都建起钢混结构的楼房,至少也是砖(火砖)瓦结构平房。

客家人住房建筑结构很有讲究。普通人家的房屋结构一般是三间两廊或五间两廊,中间一间往里缩1米,使为凹字型,又在两侧廊房边各横建小房一排,将住房围成院落。主房中间一间为大厅,安放香火台,两边廊房为卧室,小房为厨房、牛栏、鸡鸭舍、杂物间,庭院为禾堂(晒场)。富裕人家的住房一般为四合结构,即主房建成前后两排,上下厅中间有大天井隔开,又用厢房将上下廊房连接,在上厅前天井上边有通道左右贯通左右两侧廊房。如家族兄弟多个,就以香灰堂为中心,分长次向左右两边扩建类似结构的住房,且由上下房中间通道连通,结成一体。厨房、牛栏、马房、杂物间也横建在廊房边,形成户院。这类富裕人家有的还建有炮楼,炮楼建在靠上排左(或右)最边的廊房,由廊房开门进入。炮楼高3~5层,每层楼墙都开设枪眼和瞭望眼,以防护家院。洛西镇岭脚村邱家、九龙村刘家、村尾村和桥头村邱家院落就都建有炮楼,但都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拆毁,而这些客家传统建筑院落也在2000年前后被屋主拆除,重建为新式的、现代时尚的两层或三层钢混结构楼房。

房屋建造关系安居乐业大事,客家人建房极重地形与坐向,一般是地势高爽,坐北朝南,坐西朝东,讲究依山临水,绿树成荫之处。为阳宅选地,多请地理先生看风水,定坐向,然后择吉日良辰破土动工。安墙脚(奠基),安门窗,上梁,都必须烧炮挂红,以祈吉利。新屋落成,再择好日子“进火”。亲友来贺,设酒席以答谢。从宜州洛西镇客家人居住村落环境看,其岭脚村、九龙村、村尾村、桥头村客家院落都是坐西朝东,或背靠土岭,或背靠九龙山,村前都有小河流过,且环村竹木茂盛,与客家人建房地形、坐向要求完全一致。再是,宜州市的庆远、怀远、洛西、龙头、刘三姐等乡镇的客家人,凡新屋落成,乔迁新居,都举行“落新屋”(进新房)仪式,吉时“进火”时,将烧得旺旺的炭火搬进新房,同时将柴(财)、米、秤、算盘搬进新房,表示家庭兴旺,财源茂盛,生意兴隆。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