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江淮传统丧葬习俗

江淮传统丧葬习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01-05

四、做七

做七亦称作七、斋七,即人死后(也有在出殡后)按7天为一周期,丧家请僧道做佛事,故称做七。

“做七”最初脱胎于汉代宫廷的百日设奠祭祀的风习。到了南北朝,佛教之风浸染朝野。佛教认为人生有“六道轮回”,即永远像车轮运转一样在天堂、地狱、人间等6个范围内循环转化。据说在人死此彼生之间,另有一个“中阴身”阶段,如童子形。“中阴身”在阴间寻求生缘,以7日为一个周期,若7日终了仍得不到生缘,则再续7日,到第7个7日,必生一处。人们接受了佛教这一教义,丧期中最先有了“七七”斋俗,甚至出现了“四百人斋”、“千僧斋”乃至“万人斋”的浩大场面。

到了唐代,做七七斋已成习俗。宋代,做七之风更甚,《吹剑录外集》云:“温公曰:世俗信浮屠,以初死七日至七七日、百日、小祥(父母死后一周年祭礼)、大祥(父母死去两年的祭礼),必作道场功德,则灭罪升天,否则入地狱,受到针舂烧磨之苦。夫死则形朽腐而神飘,虽针舂烧磨而安得知。唐李舟云:天堂无则已,有则贤人生;地狱无则已,有则小人入。今以父母死而祷佛,是以其亲为小人为罪人也。”此语虽是诋毁“七七斋”但也反映了当时“做七”习俗之一般。到了明代,“七七斋”又与我国传统的人体魂魄说结合起来,并创造出一种中国化的“七魄观”,称为“七七百日”。田艺蘅的《春雨逸响》云:“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人之初死,以七日为忌。一腊而一魄成,故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具矣。一忌而一魄散,故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泯矣。”为此宫廷大力推行,并作出种种礼制限定,随后推及民间,一直流行到现代。

江淮各地都有做七的习俗。一般都是从死亡之日算起,逢七祭奠。但青阳旧时,一般要请占卜的星相家,按照书命推算亡人的失魂天数,再确定“七七”及回煞的日期。界首则提前一天做七,民间有“不烧顶七纸”的说法,宿松人若在"七七"之内都赶不上有七的日子,其子孙则要外出乞讨,谓之“讨七”,民间认为:亡灵“七七”内未遇到“七”,在阴间必缺吃,意为经过了如此仪式,在阴间就有吃的了。

“做七”,每一个“七”都有不同的活动内容。

头七,即人死后的第一个7日。青阳人这天要接亡灵回家,俗称“回煞”。休宁人这天要念开路经,所有费用由女儿支付。

二七,即人死后的第14日。休宁人这天要进行拜忏。

三七,亦称散七,即人死后的第21日。休宁这天是七期中最隆重的一天,请“礼生”行儒家“祭礼”(有子祭、孙祭等),开门接纳亲朋吊唁,请吃老人饭(也有的在五七),凡过路的乞丐都可得到施舍。

四七,即人死后的第28日。这天,有的地方是外甥或侄辈为死者诵经拜忏。

五七,即人死后的第35日。青阳人的“五七”由出嫁的女儿做,祭完就走,不留宿。休宁人做五七则由女儿焚烧黄纸糊成的老南瓜,青阳陵阳一带,也烧一只纸扎的南瓜,俗传“五七”亡魂游五殿,该殿阎王酷爱老南瓜,见瓜即喜不自胜,亡魂可乘机蒙混过关,避免刑审。也有女儿请僧道做法事,为亡母“破血湖”,为亡父“开地狱”。

六七,即人死后第42日。来安此日要为亡人供猪头、公鸡、鲤鱼三牲。祭祀也有由出嫁的女儿及女婿操办,如繁昌、石台;也有由外甥女操办,如天长。供品为饭菜,谓之“换饭”,当地人认为“七”与“吃”谐音,此日供饭菜,死者就会有饭吃。

七七,亦称满七、断七,即人死后的第49日。这天,和县有把灵前纸扎祭品送到坟地去烧,出嫁的女儿送“七饭”的习俗。“七饭”为做成动物状的10大碗荤菜(不烧熟),菜上插有纸花,先做为祭品,后为“散七”宴席之菜。

五、出殡与下葬

出殡,亦称出灵,指把灵柩送到安葬或寄放的地点。其起源甚早。

首先是要选定殡日。宿松人请阴阳先生根据亡人及丧家人的生辰八字进行推算,以不相犯的日子为宜。淮北各地人亡后的第3天出殡无所禁忌,3天之后就要请阴阳先生择日。休宁人择日以单日为多。其次是要请堪舆家(俗称风水先生)察看坟地,坟地一般选择背风朝阳、无蚁穴、无潮湿的地方。宿松人察看坟地一般是孝子与风水先生同行,死者若是女性,娘家的舅舅也要一起同行。可以多处相地,但忌讳在风水先生用罗盘勘定方位并已下桩拉线后再另换地点,说那样是“抢坟地”,家中会再有人死亡。坟地确定后,宿松还有一种通知出殡路线的习俗,即出殡的头天下午,孝子扛着“挖锄”走向坟地,孝子所走过的路就是第2天出殡要走的路线。街坊邻居、平时关系要好的人知道灵柩要从自己门口经过,便准备香纸,待第2天灵柩经过家门时,祭奠亡灵。

出殡前,有的地方要钉封棺钉。宿松的封棺钉由执丧人用秤砣钉,忌用刀。来安的封棺钉主钉由族长和死者的长辈钉,其它钉子由抬棺人钉。棺头的一颗钉上系一根红布条,以图吉利。“磕钉”之后,丧家要给磕钉者孝布、红布、糕点等“磕钉礼”。子孙此时则要围着棺材逆转3圈和顺转3圈,每圈都得下跪一次。

出殡前,有的地方还要举行殡祭,即诵读祭文,赞颂死者的生前业绩,如石台、祁门、休宁。殡祭时,祁门还有女儿向棺材抛撒用米粉制成的圆球形“狗饣果”的做法,意为亡人打狗。

出殡的礼仪较为繁复。屯溪出丧的仪仗为:高灯(糊有蓝字堂名的纸灯笼)、鼓手、炮手、纸扎的开路神等(官宦人家有街牌、旗帜,应排列在前),之后是对对小幡、铬旌、纸扎的金童玉女以及和尚吹打队伍,接着是提炉、挽联、挽幛和抬着的“香亭”等。柩前有手持哭丧棒的孝子、打着“引路灯”的孝孙领棺,棺后又有道士相随敲打。有钱人家的孝眷乘轿在后,贫家孝眷则随柩哀哭,最后是乡亲朋友。送葬队伍中,除孝子、孝孙应送柩到达坟地外,一般只送到村外为止。黟县、歙县、石台、祁门等地灵柩覆盖一块红布,上站一只公鸡(一般为红毛公鸡),从村中正街行走,沿路散发黄表锡箔,意为送过路钱。长丰,由直系亲属中辈份最小的一个在前打“千秋幡”(县南无此俗),女婿抱纸篓沿途撒纸,儿子在棺前引路(县南扶棺而行),其他人随行在后。巢湖,民间不举行祭祀仪式,只用山人送煞。山人先在棺柩前念念有词,然后拿起菜刀宰杀一只公鸡,用染血的菜刀将事先摆在棺材盖上的饭碗砸烂,名叫“破煞”。之后,发棺人便鸣放鞭炮,亲属号啕痛哭,抬棺人一声吆喝,抬棺上肩,向坟地进发。若途中需要休息,只能用撑杆撑住龙杠(抬棺材的粗木杠称龙杠),棺柩不落地。宿州,孝子手拿柳木做的哀棍,弯腰走在前面,长孙手擎引魂幡领路,灵柩居中,随后是孝男孝女。涡阳,将木弓、黍矢及一些五谷撒放在棺盖上,由长子扛幡,亲属男性在前,女性在后。到村口停棺,长子“摔老盆”,领棺往墓地,女眷止步,尽哀而返,因当地有“女不下地”之说。到了墓地,长子在墓穴旁领棺左转3圈,右转3圈,意为“划地为宅”。

出殡途中,有些地方旧时还有死者生前好友,在路口设置祭坛、供品行路祭礼的习俗。

下葬,又称安葬,最早的墓是无坟堆的。《礼记·檀弓上》:“古也墓而不坟”,《方言》十三:“凡葬而无坟谓之墓”,虽说的是古人的墓地不筑坟,但此时已有掩埋之事则确定无疑。到了周代,贵族阶层开始在墓上筑坟堆,《周礼·春官·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变”。随后,筑坟之习遍及民间。

挖墓穴。下葬前,先要打坑,即挖墓穴。铜陵人是将棺柩抬到墓地后,先由死者的长子用锄头挖3下,意为开山破土,随后,由抬棺人再挖。有钱的人家还要杀一只公鸡,先用鸡血祭墓地一周后,再开山破土。宿松人是在出殡前打坑,即在出殡日的凌晨,孝子先去开山破土(孝子依排行顺序,每人挖3下),然后由抬棺人挖。五河人在出殡后打坑,坑壁前挖有一洞,为放置油灯之处,称为“倒头灯”。

落棺掩土。各地做法不一。休宁,灵柩到达墓地后,先在坑内烧一些豆萁麻秸,并要留有火种。之后将棺柩放入坑内,并且摆正棺木,杀一只雄鸡,将鸡血淋在棺盖上。这时家属与送葬客再次焚香跪拜;孝男孝女列跪墓坑前,各自举起衣服的下襟,盛接风水先生扬撒的“分金米”,风水先生一边撒“分金米”,一边唱吉利语。随后,填石块、泥土成坟,孝子脱去孝服,以烧墓坑所留的火种点燃红烛灯笼,放鞭炮后回家。进入家门时,再次燃放鞭炮,将灯笼放在堂上,以示死者入土为安,俗称:“回火”。黟县称“分金米”为“封基米”,风水先生撒过“封基米”后,子孙便向穴中的灵柩敬酒,点香跪拜。送葬人接着相继点香跪拜,拜毕,众人脱去孝装,向长者来宾“谢孝”。然后封土,堆起坟包,周围砌好墓圈,前面有墓门,后面墓圈正中安立墓碑,铺上草皮,这就是俗称的“风水”。旌德,墓穴内先放木炭、石灰,沉棺后,请风水先生对山向、定方位,儿孙跪在墓前焚烧香纸,然后填土成坟。

来安,棺木落坑时,孝子用铁锹铲土撒在棺木上,并举行“兜土”仪式。土坑4周各插4根树桩,意为后代买田置地,财源不断。两个抬棺人抱着“龙杠”迎坡疾跑,称为“发龙”。这时,丧家要送给“发龙糕”,抬棺人接到后“发龙糕”,立即鸣放鞭炮,填土入坑。巢湖,打好墓坑后,孝子要先在坑内睡一下,表示尽孝,当地叫“暖坑”。桐城、枞阳,灵柩下坑之前,孝子们要察看坑底是否平整,当地有“大端高利长子,小端高发小儿子”之说。棺木入坑后,风水先生用罗盘校正坟向,执壶筛酒,高声“呼龙”。

怀宁则是筑土成坟后,风水先生再“呼龙”,有“呼龙辞”为:伏以来龙特大,列五风之楼台,山水朝源,作钟灵之秀气。左青龙,右白虎,龙吟虎啸。前朱雀,后玄武,龙凤谐舞。进宝山,衔旁山,山山相对,甘露水,壬癸水,水水来朝。我今撒上珍珠土,叮咛嘱咐龙神:一应人财两旺,二应富贵双全,三应田园广进,四应骡马成行,五应男婚女配,六应八宝资庄,七应八应,代代儿孙做公卿,九应十应,代代儿孙入朝廷。孝子拜一拜,步步上金阶。龙听地师语,神听地师言,今日安葬后,荣华富贵万万年。”风水先生呼一句,旁边的人便敲一下锣,撒一把米,和叫一声“好”,俗称“叫好”。铜陵,墓穴挖好后,抬棺人在风水先生的指点下,放好棺木,孝子从棺木上边走边将兜中的土抖在棺上,然后抬棺人动手掩埋,堆成坟包。青阳,棺木入穴后,所有的亲属都用衣兜土,从棺侧走3次,将土倒在棺上,然后填土作坟。繁昌,棺木入穴时,孝子先向棺木上掀3次土,接着全家人都掀3下土,然后填穴垒坟。五河,棺木下坑后堆半截坟即离开坟地,吹鼓手奏喜乐,称作“回陵”。午后,闺女媳妇子孙再到坟前祭奠,给新坟添土加顶,称“圆坟”。

萧县,打好坑后,一人拿只公鸡,沿坑壁边转圈,并拔几根鸡毛放在穴中,将鸡扔出。棺材落穴时,将阴罐子放在棺材前,棺上蒙着芦席,并把事先准备好的弓、箭、瓦放在棺材上,然后填土掩埋。

宿松等地还有傍晚给新坟送“火把”的习俗。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