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河北临西县习俗

河北临西县习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8-09-17

4、丧俗

丧葬是人生的最终一站,本县东、西部稍有差异。

备丧。在农村,老年人活到六、七十岁,看他的身体状况,由儿女提前就给自己的父母准备寿衣。男人的寿衣有夹裤、夹袄、棉裤、棉袄,外有罩袍及鞋帽。机关工作人员则按流行服饰准备;女人的寿衣有棉裤、红棉袄,上有罩衣、下有裙子,头戴尼绒帽,上插九连环,脚蹬绣花鞋。还有提前准备下寿木、寿材的,也有常年卧病者,儿女提前给准备下棺木、孝布等一应丧葬用品的。

倒头。老人病危,要在有气时穿上寿衣,抬到灵床上,由儿女手执“摇钱树”放在父母的手中呼唤焚化,在老人的手中塞一手帕,内包一块干粮,俗称“打狗饼”。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后,用老人的裤子装由闺女买的九斤四两烧纸在门前焚化,称为“上路钱”。用五彩线拴一枚铜钱放入死者口中,旧称“寝口钱”,现叫“口令”。然后,出丧牌、纸骨朵。丧牌按家中年长者出,纸骨朵按死者年龄每岁一条,唯东部用白纸、西部用烧纸,按男左女右摆放在街门口。老人死后先要到村后的土地庙报庙,一日三次,以告亲邻。今各村已无土地庙,报庙之俗渐免。

报丧。老人去世,由近门长者或族长组织治丧。首先给亲戚、朋友报丧,亲戚报丧必须报到家门,朋友多以电话通知。

吊唁。亲戚吊唁多带烧纸、果盒、礼布、鞭炮。朋友吊唁上礼金。80年代,10元、20元。目前,50元、100元。单位吊唁,多送花圈。本县西部亲戚吊唁送小花圈,如脸盆大小。

停丧。本县东部多停丧5天,而西部停丧不超过3天。停丧期间,亲朋好友前来吊唁,丧家在晚间举行辞灵、入殓、送盘缠等仪式。辞灵,为亲戚、家人在灵前大哭一场,与死者告别;入殓,则是将死人装入棺木,揭开被单,由子女依次用新棉花沾清水给老人擦脸,最后把蒙脸的被单前头撕下来,送给闺女,称为“扒福”。把灵床上的提带依次给长子、次子、三子、长孙。然后盖棺钉扣。送盘缠,由家人和亲戚,将纸骨朵请进纸轿内,一路哭着送到村西的十字路口烧掉。90年代后,冷冻棺盛行,在夏天去世的人,在出殡前才装入棺材入殓,然其仪式照常举行。人死之后,在灵前放有纸糊的花盆、花篮、碑、楼、童男童女及牛或马(女牛,男马),被称为“灵前七件”,由闺女花钱办理。同时,闺女还要花钱请吹唱班,直至下葬。

出殡。逢七不出殡。如遇特殊情况要先杀一只公鸡,以防止出重丧。棺木的前头是金色的“寿字”或“奠”字,两旁画八仙人或盘龙及云纹,棺木多为紫色。出殡前的家祭叫“行殿”。行殿时吹鼓手配合祭奠,十分热闹。有的人家雇人忏灵,有艺人身穿孝服,连哭带唱,悲悲切切,在吹鼓手的合作下,进行大段的哭唱,成为出殡时的一大看点。路祭,将棺木抬至大街中心,按亲戚支脉的远近进行路祭,有五拜、九拜、二十四拜之分,最后由孝子祭典。90年代后,改抬杠为灵车拉棺。本县西部上午10点左右起灵,12点前出完殡,回家筵客;东部则先筵客再出殡,多数在12点后起灵,于天黑前出完殡。出殡时,孝子在前执幡引路,女眷在后坐车,称为“压灵”。有的长媳压灵车(第一辆车),也有的长女压灵车。棺头上有闺女出钱买的香烟十条,出完殡发给抬棺的乡亲。年轻的媳妇死亡后在外寄埋,不入祖穴,待男人死后一起入祖坟。

祭日。人死之后,“三七”、“五七”“尽七(七七)”、“百日”、“周年”进行墓祭。此后,在每年的清明、十一、周年上坟。大的祭日有十周年、二十周年、三十周年、五十周年。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