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文章列表
揭阳石雕,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是别具一格的建筑装饰艺术。揭阳石雕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未清初,主要有石狮、石牌坊、石像等,尤以石狮最负盛名。 石雕,做
鼓儿词又称枣庄小鼓、石门小鼓。它起源于枣庄市市中区一带,是流传于鲁南、鲁西南和苏北地区的一种古老、独特、稀有的汉族说唱剧种。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末进士石元郎是鼓儿词的始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
高州市粤曲是由高州曲艺衍生而来,源于南朝元嘉年间。抗日战争时期,粤剧名流廖侠怀、谭兰卿、关德兴等人逃难到高州,将广府声腔、表演溶入高州曲艺,由此,高州曲艺得以发展,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高州粤曲。
流行于电白沿海一带的鳌鱼舞是一种民间道具舞,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舞蹈形式。据古版县志记载,在500多年前的明朝,南海本地的一带的海上出现了一条凶残恶毒的黑龙,它任意掀翻渔船、吞噬渔民的生命。
遂溪县隶属于广东湛江市,位于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上,西临北部湾,东临湛江港湾。遂溪县民间醒狮表演活动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从明、清开始,就形成了舞狮习俗,并经历了起源于民间而生、植根于民间
确山铁花,又叫打铁花,是一种古老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表演时气势磅礴,场面极其壮观,被誉为“中原文化奇葩,民间焰火之最”,据专家考证,此种形式的铁花表
乾县刺绣又称秦绣,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风格清新质朴。有布软雕、布刺绣、布拼、布搐四大类,包括枕头,玩具、衷肚、饰品、香包、针扎、帽围帘、马甲、鞋、包伞、帐、云肩等等。表现的题材有动物
“社火”是陕西民间一种广泛、传统性的群众娱乐活动。 “社火”来历源远流长,史料称:“社火,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又称:“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南宋·范成大
社火是我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历史文化名城——乾县,每到春节,一些镇村群众就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规
剪纸不仅是民间文化的体现,更是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乾县剪纸在民俗生活表现形式上,显露出新鲜、明朗、生动、活泼的特点。它为满足乾州人的礼教节义,与民俗一路相伴,折射出当地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形态。
高邮民歌是江苏省的传统音乐。 高邮民歌大都是群众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内容十分丰富。高邮民歌多采用“间白”、“对白”及“一领众和”的传唱方式,音乐以五声音阶和加清角或变宫的六声音阶为主
被誉为汉中八景之一的汉山樵歌,诞生于周朝,至今已逾三千岁了,成为陕南民歌的瑰宝。 汉山位于南郑区周家坪南侧,是米仓山在汉中境内的主峰。虽然海拔不足一千五百米,可它却是一座了不起的神山
龚扇是蜀中名扇之一。四川自贡竹编扇(自贡龚扇),晶莹光亮,宛如纨绢,驰名中外。 清朝光绪年间,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贡市)的制扇艺人龚爵五编成细篾竹丝扇,扇面上有“福禄寿喜”等字形,或“
蚵壳厝,是闽南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即用蚵壳建造的房屋(闽南语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在泉州的蟳埔村、法石村及泉州沿海一带均有分布,当地人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的蚵壳厝,是
茂腔原名肘子鼓、肘股子,始为城乡民间流传的口语化、唱腔简单的剧种。最初因在演唱中肘悬小鼓,一边击节拍一边演唱,故得名“肘子鼓”;还有一种说法叫“肘股子”,表示演员演唱时边歌边舞、扭动臀部的情态。
“花环龙”在广东省大埔县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源于大埔北部地区的民间龙舞一软腰龙。 建国前仅流传于青溪镇的桃林村和茶阳镇的下马湖村。建国后,“花环龙”仍有活动,五十年代后期逐渐消失。19
上英独角麒麟舞是陆丰民间岁时习俗的一项驱邪引福的舞蹈活动。其历史悠久,意蕴深邃。它不仅清晰反映上英民俗文化的演变,还动态地揭示了上英民间传统舞蹈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是地方特
南雄南亩镇有一种颇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当地人称之为“茶花灯”,流行于康熙年间,至今已有逾200年历史。据考证,“茶花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戏”的前身。 “茶花灯”这个新鲜
东莞千角灯,属于花灯的一种,是广东省东莞市特有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是宋代八角宫灯的形式,有一千个角,缀有一千盏灯,灯身为多个不同的立体三角形组成,集书画、剪纸(刻纸)、刺绣等优秀民间手工艺于一体
童子戏起源于唐朝,出自“傩戏”(傩戏分为四大类:民间傩、宫延傩、军傩和寺院傩),童子戏属民间傩和宫廷傩系列,自沭阳传入泗阳,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童子戏唱腔古怪、悠扬动听,如“怪味豆
淮海锣鼓历史上名为“工鼓锣”、“公锣鼓”,亦称“唱书”,它源于沭阳,形成于清代中叶,流行于沭阳、灌云、灌南、泗阳、淮阴、涟水、响水、连云港等地,是苏北广大农村颇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曲艺形式。
淮海戏与柳琴戏、泗州戏同源于“拉魂腔”,因流行于连云港、灌云、灌南、沭阳、涟水、淮阴、泗阳等地,曾称“淮海小戏”,是江苏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淮海戏的产生与发展,至今已有240年的历史。相传,清乾
琴书种类很多,有北京琴书、武乡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山东琴书、四川琴书、云南琴书等。泗阳琴书属徐州琴书系统。原名丝弦,到清代用扬琴伴奏,又称“扬琴”或“蛮琴”,解放后改称琴书。
流行于江苏洪泽湖流域的渔鼓舞起源于唐代,是具有浓厚渔家韵味的一种祭祀舞蹈,传承至今已成为洪泽湖区渔民庆祝丰收、歌唱劳动、欢度节日的重要表演内容,于2014年被列入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无锡最著名的神话无疑就是“阿福阿喜”。在惠山泥人中,人们最熟悉,也最受欢迎的便是惠山大阿福。它福得得、胖墩墩,手捧温顺驯服的猛兽,朝着人们甜甜地微笑,一副孩子气,一脸福相,确实惹人可爱。
崇林世居,是广东省惠州市最大的客家围屋(广东第二大),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大山下村。据史料记载,始建于1798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岭南最大的客家围龙屋,也是发现面积最大的客家围
海门山歌是江苏省的传统音乐。海门山歌可分为抒情山歌和叙事山歌两大类。演唱时有独唱和对唱等表现形式。表现的内容极为丰富,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008年,海门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
安岳石刻是个大的概念,不像敦煌,立刻让人想到的就是莫高窟;再比如大足,基本上就是北山宝鼎;云冈、龙门、麦积山,更是专指,买了门票,进去就可尽览无遗。安岳石刻几乎遍及全县,有上百处之多。安岳石刻这
洪雅台会渊源流长,誉满巴蜀。台会是一种造型艺术,清代初期,洪雅各镇都有庙会,在庙会期间(即农历5月27日左右)都要举办台会。一台会即一出戏剧场景之一。 大多使用木床铺上木板,用竹和纸
普宁有个横溪村,自明万历年间陈氏从福建泉州迁此,见一溪横村而过,故名目“横溪”。从建村开始,就流传着游龙戏水的故事。画龙、制龙、舞龙,在这个村里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当今制龙老艺人郑奕光的祖父,60
仁寿抬工号子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和产生的民间艺术,号子句式整齐,音韵协调,铿锵上口,诙谐幽默,寓意深刻,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涞源梆子风格介于山西梆子和河北梆子之间,曲调较简单,涞源方言味道浓,是山里人自娱自乐发展和流传下来的,其中保留有很大部分的古老节目,原始古朴、粗犷豪放、诙谐活泼,泥土气息浓郁。 乡村
吕家河民歌是一种流传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的汉族民歌。该村位于武当山风景区,由于地形闭塞而留存了大量的原生态的汉族民歌曲目和民歌歌手,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省民歌村、中国汉族
在鄂西北乡村,家家户户使用着一种就地取材、手工制作、造型独特的木椅。正是这一把把不起眼的木椅,凭借合理的结构设计、优良的舒适性,在十堰乡村颇受欢迎,成功进入市级“非遗”项目。现如今,在竹山县官渡
火龙灯舞,亦称龙灯大鼓,是目前在鄂西北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民间舞蹈形式,参加舞龙的队伍多达上百人,郧西县上津火龙灯会包括农历正月十六元宵节习俗和火龙灯舞贺岁两个部分,至今已有140多年的传承历史。
夹江的木刻年画,历史悠久,享有盛名,称得上是木刻与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为夹江历史传统文化产品中的瑰宝,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贡献价值。 明代嘉靖年间,夹江县就已经有人开始
梁平年画,传统木版年画,它与川西北的绵竹年画、川南的夹江年画齐名,并称为“西南三大年画”, 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梁平年画的品种有水货、托货、清章、花笺四大类,所用的纸张为产自本
舞春牛这项文化在信宜已经传承了600多年的历史,源自明代;你可能更不知道,在晚清时期,我们大信宜这里“舞春牛”这项文化超级大热。 如果要追溯“舞春牛”的历史,最早的脚步得追寻到中国两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与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在古代
首页 上一页 [ 第26页/共53页 ] 下一页 尾页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