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徽风徽俗品绩溪

徽风徽俗品绩溪

作者:邵之惠 邵本武 黄来生 来源:网络2015-12-15

二、绩溪人居崇向宏、微理念

绩溪人居住崇向宏观气势和微观效果。民居建筑既遵循朝廷的“营造法式”,又恪守徽派建筑的特有规制。绩溪民居都打上了各个时代的历史烙印,如冯村的仪宾第、刺史第、州牧第、旌封第、登科第、接官第。

绩溪人继承了早先居民的居住习俗,即杆栏式建筑风格,它从居巢而宿演变而来。目前,从形式上观察这种居住习俗,似乎只能从部分深山居民为猪牛而设的圈子和看守自家竹林、瓜果、防火瞭望的一些棚子、亭阁见其一斑了。当然,这已是原始的居室痕迹了。而今,当你走进绩溪,凝视村居的细微之处,你会感受到,绩溪人对于居所是情有独钟的,那就是拥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即拥有自己单独的门户,从此,潜心经营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为方便自己的生活、生产而不断修饰、改造,至而达到建设理想家园的目的。

领悟绩溪人的居住风俗,可以观察的一个角度是,绩溪人最重宗祠建筑,因为宗祠是一个同姓家族心目中最神圣的朝拜场所,离开了它,一定是背叛了自己的宗族,为自己同姓同族同胞所不齿。宗祠或支祠是一姓家族的精神之都。绩溪县是一个宗祠之乡,目前,尚保留规格和建制完整的各姓宗祠遍布城乡,是绩溪人珍惜祖业、世守祖业、崇拜祖先的精神乐园。宗祠或支祠、分祠、老屋,是一个村庄一个姓别同宗最具豪华的建筑,它是宗族同仁议事、祭祀、庆典的首选场所。因此,宗祠选址、建筑、寓意,丝毫不能含糊。

从地理历史角度考虑,宗祠大都座北朝南,神合子午线和磁场规律,是一个同姓家族企盼后世子孙兴旺发达的主旋律。旧时,几乎不存在没有宗祠、支祠、分祠或老屋的家族。
绩溪民居在村庄、宗祠大背景、大环境影响之下,逐渐发挥各自家庭内部空间、环境的物质、文化、政治的感想、感悟和教化功能。

过去,绩溪人信奉几代同堂的居住方式。现在,提倡独立自主,小家庭纷纷建立,其比例也大大提高。

由于绩溪境内长年主导风向为东北,故居宅座向朝南居多,一般为二层楼房,平房和二层以上楼房偶见。三开间两过厢,两边卧房,当中堂前,堂下为天井、明堂。堂前是亲友聚会和待客的地方。东厢父母卧房,西厢子媳卧房。绩溪岭北人家楼上一般不住人,岭南一般住孙辈孩童,或作客房。大户人家通转楼,有上、下堂或前、后进,“一脊翻两堂”、“五间三献”(明五间,暗三间)。中等以上户家,居住较宽敞,房内置1—2卧铺,未成年子女与父母或祖父母住同房。20世纪70年代后,多以水泥、钢筋建造,缩小厅堂,扩大卧房,求美观,重采光、通风,设小院,筑走廊和阳台。

其摆设为堂前照壁挂对联字画,壁下置条桌、交椅、八仙桌。富有人家堂前中间增置圆桌、方凳。中等人家堂前中间或一侧增置方桌、长板凳。条桌上摆香炉、烛台、帽筒、花瓶和自鸣钟。明清迄民国时期,堂中还供祖宗牌位,两侧照壁挂字画条幅,壁下置茶几、交椅。卧房多置屉桌、衣橱、椅、凳和月宫床。20世纪70年代后,家具式样更新,时兴五斗橱、大衣橱、写字台、高低床、床头柜、靠椅,或组合家具。厅堂仍多置条桌和八仙桌。城镇人家多置有沙发、藤椅、书桌、书橱、食品橱。20世纪90年代后,绩溪城乡富户堂前增置电视及电视柜、电脑及电脑操作台、电冰箱、茶几、音响设备、麻将桌。堂前面积宽敞,更适合聚会与娱乐。

其用具一般与江南各地基本相同。县内特有:妇女做针线活用的黹筐、鞋盖,盛礼用的手提篮,装麻糖用的麻糖盖,焙制茶、笋、菜用的焙篼,取暖用的火熥,给幼孩站立的蹬桶等。嫁妆当中手提篮和火熥,制作精美,堪称工艺品。今除火熥、焙篼外,普遍更新为新式用具。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