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山东蓬莱婚嫁习俗

山东蓬莱婚嫁习俗

作者:王光禄来源:网络2018-12-14

告 席

告席,是蓬莱城乡婚嫁仪式中必有的一道程序,即宴会进行期间,喜主(新郎新娘的父母)带着一对新人,去往亲友的酒桌儿,向新人逐一介绍来宾的辈份、称呼,新人要向来宾们敬酒上烟,来宾通常也要致以感谢祝福。其中农村喜宴(包括迎娶和回门)告席仪式仍保留着传统状态,场面隆重而热闹。

虽然现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部分村庄推出了集体大院统一服务的模式,但爱热闹的农家还是喜欢在自家操办“院餐”—把院子上方搭满帐布,支起锅灶,就是伙房,自家屋里和院子是坐不开十桌二十桌的,于是左邻右舍、前屋后院,半条街的邻居家都辟为临时餐厅雅座,张家炕上一桌儿妇女儿童、地上一桌儿老爷们儿,李家正屋摆两桌儿,平时储存苹果的偏房再摆一桌儿,就这样分散在多家。当然,如何分配来赴宴的客人,都是提前反复权衡比量好了的,既有远近亲疏的考虑,又兼顾告席的便宜—张家和李家素来不和,不能让张家人去李家坐席,也不能让两家人坐一桌儿;张家父子三人都受邀来赴宴,父子不同席,必须分开安排;新人的娘舅是高客,可姨父比娘舅年长,谁坐头客、谁坐二客可不能含糊了;那爱喝酒的姑父喜欢挑理儿,干脆安排辈份长、身价高、能说会道且酒量好的来陪,前提是喝好不喝倒。通常情况下,最高贵的客人、最直系的长辈,都安排在喜主家坐席,省得告席时东一头西一头的乱蹿,耽误时间不说,还混了次序、失了章法。

待帮忙的乡亲给每桌儿上完六七道菜时,告席的仪式基本就开始了。前往告席的,有的是喜主父母和一对新人,有的简化成只是新人父亲和新郎参加,还要有个带队的,这带队人要么是“大了”(执事主管),要么是喜主的兄弟,以“大了”居多(因为好多“大了”实际是新人的伯伯或叔叔)。第一桌儿当然是新人桌儿,然后是新人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再依次是娘舅、其它亲戚、喜主的战友同学同事,最后才是同村乡亲以及新人的同学同事等。

通常“大了”手执酒瓶、饮料带队,先行通报一声,“各位高客静一静,主家上桌告席啦。来来来,把杯中的酒都喝干,请主家给满上”。在他的指挥下,大多食客都会礼节性地站立起来并喝上一两口,也有实在的直接干杯。这时,新人的父亲凑到桌前,先行客气一番,对大家的到来和日常的关照表示感谢,并向新人一一介绍在座的客人,“这是你二姥爷,上过朝鲜战场立过大功,我们都以他为骄傲呢!”这二姥爷笑得灿如桃花,“这外孙女婿(或者外孙媳妇)长得真耍乎(漂亮、周正的意思),听说在单位还是个中层干部,前途无量,好好干啊!” “这是你去年新过门的堂嫂儿,再有三个月就当妈妈了,她前两天还直念叨,急盼着你们回来呢” 。“这是二妗母,是个特别明事理的人,前些年对咱家帮助不少”。“抓紧时间啊,你爹妈急着抱孙子,我们也急着升辈当叔叔阿姨呢”……新人只有一边不住地点头,一边热情地问好,顺势把酒水满添到客人杯中。新人的父亲端起酒杯,对大家的到来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敬过之后道“慢慢吃,慢慢唠,吃好喝好哈”,然后移步下一桌儿。到长辈、亲戚的桌上告席,大多客客气气、规规矩矩,可一旦到了新人的同学同事桌儿上,那就毋论套路、不讲短长了,场面往往难以控制,待新人父亲敬过酒后,一桌子人一轰而上,非得缠着新人再表演一两个被戏耍的节目,或者喝上三两杯酒才肯放行,这大喜的日子,“大了”和新人的父母除了一遍一遍地催促,并不好说过多的话。

告席一圈转下来,好多客人已经酒足饭饱,打着响嗝或者剔着牙缝逐一退场。望着狼籍的杯盘,身心俱疲的主家却欣慰而释然,不管咋说,请到的客人悉数赴约,告席也没出啥岔子,谁不希望把这喜宴操办得喜庆体面、顺利和谐呢!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