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潮汕婴儿脐带处理旧俗

潮汕婴儿脐带处理旧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7-07-18
潮汕婴儿脐带处理旧俗

脐带作为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联系物,与胎儿的发育有着密切关系。产妇分娩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将婴儿的脐带与胎衣分离开来,俗称“返脐”(即断脐带)。在旧时的潮汕地区,人们认为脐带是与婴儿的本命元神互通灵犀,故而对脐带的处理是非常慎重的。

当婴儿从母体中分娩出来时,接生婆就会用剪刀为其剪脐带。在使用剪刀前,接生婆一般会将其放在火上烤一烤或在怀中捂暖,以起到消毒的作用。潮汕有些地方为男女婴孩返脐所使用的工具是不同的,若是男婴,接生婆惯用锋利的“竹竿片”或“毛笔竹竿片”为婴儿切断脐带,寄意婴儿将来长大识文墨,会当官、发达;如果是女婴,通常采用“破碗片(畔)”或“家用剪刀”断脐带,象征着长大后成为善于料理家务的贤淑妇人,会针工。有些地方的接生婆在为婴儿“返脐”时,习惯用红线扎婴儿脐带,红线用红花染成,俗谓能止血,再用竹片断脐。

在海丰县鹅埠镇红罗村的畲族,旧时产妇生小孩均由自己处理,没有人帮忙助产。孕妇自己坐在矮凳上产子,待孩子出生后,婆婆或老人才进房帮忙。在婴儿产出后,如果是男孩,要用破开的毛笔筒断脐带;假如是女孩,则用破开的吹火筒断脐,用麻线绑好脐带。若是胎盘尚未出来,便要将脐带绑于木屐上,待其自然产出。

为婴儿返脐时,一般是先为其沐浴,后短脐;忌讳先短脐后沐浴,以免脐带内进水,危及婴儿的生命安全。返脐后,即封上药(脐)包,护住肚脐,随后用旧衣服将婴儿包裹起来,但不能包裹得太紧太厚。凡生下来的婴儿,如果是男的,便用衫(上衣)包裹起来;如果是女的,则用裤子包裹,同时让男的睡在床头,女的则睡在床尾。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旧时接生婆采用“家用剪刀”“破碗畔”“毛笔竹竿片”为婴儿切断脐带,又不懂消毒方法,故破伤风杆菌很容易乘虚而从脐带断端侵袭新生儿体内,经过4~6天的潜伏期,破伤风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侵袭着新生儿的神经细胞引致破伤风,潮俗称“脐带风”“四六风”,民间通称“着锁”(六日锁、七日锁),世俗相传称谓“唔过腊”。据载,民国时期的澄海县莲阳兰苑村,有一农妇杜儿宝产育9胎,有7胎新生儿因受破伤风杆菌感染致患脐带风,所谓“唔过腊”而夭亡。

总之,人们对脐带处理的内涵有一股永恒不变的本质,即为新生儿祈福,以及给予祝福。在古代医学并不很发达的时候,新生儿的生命又极为脆弱,稍有不慎便容易死亡,正是因为这种娇弱的生命特别需要细心的照顾,所以人们非常重视对脐带处理的习俗,他们期盼通过这一习俗来为婴儿的生命寻求一个安全的保障。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