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 甘肃渭源“打西蕃婆”羊皮鼓舞

甘肃渭源“打西蕃婆”羊皮鼓舞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8-05-11
甘肃渭源“打西蕃婆”羊皮鼓舞

渭源县西部的麻家集镇一带,每年春节娱乐活动除“社火”外,还有一种从公元7世纪古羌族流传下来的特殊歌舞,当地人习惯上叫“打西蕃婆”。因为用羊皮鼓作乐器和道具,所以又叫“打西蕃婆”羊皮鼓舞。

宗教舞蹈

渭源县麻家集“打西蕃婆”羊皮鼓舞主要流传在甘肃省渭源县麻家集镇及周边地区。

据渭源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渭源各地的羊皮鼓舞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的特色和样式。“打西蕃婆”羊皮鼓舞主要流行于麻家集镇陆家沟社和周边村庄,“觋公”羊皮鼓舞流传区域较大,范围在渭源县麻家集镇、会川镇和上湾乡,临洮县的三甲集镇也有出现。

《渭源史话》记载:“羊皮鼓舞”原是羌族“释比”(觋公)做法事时跳的一种宗教舞蹈,后演变为民间舞蹈。“觋公”是一种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宗教师,他既是原始宗教活动的主持人,也是羌族文化艺术的传播者。诸如祭山、还原、安神、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以及男女合婚、新生婴儿的命名,对死者的安葬和超度等活动,都离不开他们。巫师仅限于男性充任,并可结婚成家。他们没有宗教性的组织或寺院,但要供奉历代祖师。

学术价值

据了解,“羊皮鼓舞”在舞蹈时,一般有2-6名掌旗人在前面带路导引,十几名青壮年手持带有铁环的羊皮鼓,一边敲击一边起舞;另有十几名男女儿童身穿彩衣,手执彩巾,扭行其中。一名身着花衫,腰系彩带,手持鞋底针线的“老西蕃婆”,在表演中和男角戏谑逗趣,极尽诙谐幽默,令观众哄堂大笑。鼓手们在身穿翻毛皮袄、手执牛尾佛尘的“老西蕃”的统一指挥下,依次表演“走四门”、“龙摆尾”、“铁绳扣”和“攒八卦”。并连续表演“持鼓绕头”、“屈腿左右旋转”、“旋摆髋部”、“起脚跳”等高难度动作。整个舞蹈以圆圈起舞、鼓铃交加为基本特征,舞者动作敏捷、沉稳、矫健、激烈、粗犷、虔诚,歌时不舞、舞时不歌,歌词为祝福吉祥如意、五谷丰登之类。

“打西蕃婆”羊皮鼓舞是研究藏、羌族历史的重要资料,从上世纪90年代起,渭源县就依据“打西蕃婆”羊皮鼓舞编排了大型舞蹈《渭河吉祥鼓》,在甘肃省文艺调演中荣获一等奖。因此,“打西蕃婆”羊皮鼓舞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藏、羌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羌民族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文化精髓和文化传承群体,对古代巫舞文化的“禹步”及探寻远古氐羌部族舞蹈文化的渊源、传衍、流变、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历史渊源

据渭源县当地志书记载,渭源“打西蕃婆”羊皮鼓舞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羊皮鼓舞最早是古羌族遗留下的祭祀文化,到了西羌时代,因为当地先民把羌民也叫“西蕃”,故而叫出这样的称号。

唐初文成公主嫁藏王松赞干布后,汉、藏结成了皇亲,唐太宗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唐代的西部军政大权可以说全部归藏王掌管了。直到宋神宗时大将王韶受命出师征西,吐蕃败退,西部才回归宋朝。现在渭源县城上关坪还有王韶攻打西羌人时筑起的城堡,屹立在渭源县城北部的山脊上。

大明朝开国时,朱元璋对西部藏、羌戎等少数名族采取融合策略,并将大量中原汉民西移,终于达到了同化效果,藏民多数汉化,部分羌族人迁移到陕西、四川甚至到了云南一带,少数从事农牧生活。“打西蕃婆”羊皮鼓舞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演变下,留在了现在甘肃省渭源县麻家集镇一带的农村,生生不息繁衍下来,成了具有古代汉、藏、羌民族交汇地带的特色遗存。

研究人员认为,“打西蕃婆”羊皮鼓舞的形式高度程式化,反映了当时居民的精神生活和行为方式。在渭源的祭礼活动中可以看到男女在日常生活和劳作中的不同分工,男与女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村领导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地位与关系,村民与外来人之间的沟通以及他们对周围一切事物的态度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程式化的活动本身已经逐渐远离了最初的巫术的实用功能,但由程式化的祭礼所潜藏的传统力量却仍然影响着这一地区集居者的精神生活和行为方式。
12

上一篇:通渭剪纸

下一篇:酒泉民歌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