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 甘肃渭源“打西蕃婆”羊皮鼓舞

甘肃渭源“打西蕃婆”羊皮鼓舞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8-05-11

活态载体

“打西蕃婆”羊皮鼓舞方言唱词中的语言既有古藏语,也带有大量的古羌语成分。史书记载,秦汉时,西北羌族中的一部自高原南迁至岷江河谷,受地理环境限制,这部分羌人逐渐演化成农耕民族。唐代的“西山”就在渭源一带,聚居着众多的土著民族部落,哥邻羌为西山最大部落。吐蕃每攻下一地就派兵驻守,被占领地的百姓和参战的士兵就成了吐蕃将领们的奴隶,可见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呈融合态发展的。唱词中的语言也带有较多的古羌语成分,仅在服饰与部分功能上略有区别。

羊皮鼓舞最早的形态可能是古羌部落在游牧、狩猎的过程中产生的祭祀礼仪,也是狩猎文化对于原始歌舞文化重要影响的体现;而至唐或唐以前,南地战事连连,“打西蕃婆”羊皮鼓舞逐渐演变为将士出征前所举行的一种征战祭祀仪式,其形态和内容已经逐渐成熟;而后发展到现在,逐渐形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年节、庆典、喜丧等祭祀仪式,由此可见“打西蕃婆”羊皮鼓舞就是由原始狩猎———古代征战———节日庆典的祭祖祀神的歌舞仪式所经历的演变过程,与数干年来的社会历史发展一脉相承,“打西蕃婆”羊皮鼓舞就是古羌人与藏族历史文化相融留存的重要“活态”载体,这就是“西蕃婆”羊皮鼓舞最为重要的历史价值。

渭源县文化局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对麻家集、会川、三甲集等地所保存的“打西蕃婆”羊皮鼓舞进行仔细对比之后,从中发现以“狩猎”为主体的歌舞可能是古羌文化的体现,而以“征战”为主体的歌舞,明

显融入了大量吐蕃文化的基因,而以“祭祀神灵”为主体的歌舞则有大量藏、羌文化融合的痕迹,这与渭源地区的历史文化演变是高度一致的。

传承保护

渭源“打西蕃婆”羊皮鼓舞是兼具民间和古典品性的综合艺术品种,特别是其中的鼓舞部分,主要流传各类祭祀活动,是古代羌、藏民族典型的标本。明朝以后,渭源地区战乱频发,民族大融合加快,歌舞文明渐趋衰落。特别是全国解放以来,在破“四旧”过程中,这些羊皮鼓舞被当成牛鬼蛇神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濒临失传的边缘,现在能够完整表演的艺人已屈指可数。

l978年后,县政府文化部门及其他社会组织重新开始大规模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的工作。上世纪90年代,县文化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抢录了渭源麻家集镇路西村陆家沟社的“打西蕃婆”羊皮鼓舞,经过改编,创作排练了新的舞蹈。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城市化、工业化一同兴盛的各类流行文化,使渭源“打西蕃婆”民间舞蹈等传统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

渭源“打西蕃婆”中的核心部分羊皮鼓舞,因其部分唱词采用今人难以通晓的藏、羌语,较难传习,高难度舞蹈动作更是现代人难以模仿,部分艺人多已年老体衰,难以维系。现在确定的传承谱系是:年逾古稀的陆寿乾(现年72岁),跟随师父陆生权(现年85岁)从小就喜欢打西蕃婆,由扮演藏族小姑娘到持鼓击打演唱,最后扮演老西蕃婆,历经50多年。尤其扮演老西蕃婆时,左手拿鞋垫,右手拿钢针纳鞋垫的动作惟妙惟肖,在鼓点的伴奏下扭、跳、唱,表演非常精彩,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影响。随着年龄增大,他把组织群众“打西蕃婆”的活动传给了后辈。

12

上一篇:通渭剪纸

下一篇:酒泉民歌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