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节日风俗中的桌案使用

节日风俗中的桌案使用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2-01-27

11. 中秋节的祭月桌、赏月宴桌

中秋节又叫八月十五、月节、月夕和团圆节。祭月之俗大约起于周代,《礼记》 中就有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秋分晚上祭月。汉魏之后,由祭月、拜月又演化出赏月和咏月。魏晋时的赏月诗人、咏月诗很多,但那时并未固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到了唐代才约定俗成为八月十五中秋节。据说唐太宗时,正式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后,祭月之俗才普及到民间。也有的资料说是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祭月、赏月,是中华民族的一大雅俗。史料记载,宋时欧阳修与王君玉,在中秋之夜相邀赏月,时值大雨,二人在雨夜中赋诗饮酒,欢度中秋,留下了《酬王君玉在中秋席上待月值雨》诗。《谈苑》里还记载晏殊与王君玉在中秋夜雨停之后,欢宴赏月达旦的故事。

《梦粱录》对于中秋夜的赏月,有细致的描述:“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贵巨室,莫不登高楼,临轩观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观。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中国年节文化》,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7页)苏州风俗》说:“家家置供桌于月下”。《东京梦华录》有“十五日祭月”,《北京风物志》记北京的中秋谚浯:“八仙桌,镶金边,小小月饼往上端。”《老北京的风俗》:“十五日晚间,待家人聚齐,月亮升起以后,祀月仪式即在庭院举行,形式大同小异。有的望空设祭;有的将刻有桂殿蟾宫图案的大月饼镶在木架上当神位;有的用月宫码(系木刻版水彩印刷的神祗,也叫兔爷码)当神位的。但都用小矮桌(小饭桌),上设中秋月饼……瓣刻如莲花的西瓜为不可少者,因取团圆之意。”(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页)

《老北京的风俗》又说:“撤供之后,家中长幼咸集,盛设瓜果酒肴,于庭中聚饮,谓之团圆酒。”(同上,第?36页)

《清稗类钞》:“中秋日,京师日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都门杂咏》说得好,“儿女先时争礼拜,担边买得兔儿爷。”泥塑玩具兔儿爷最受北京老幼的钟爱。(同上,第135页)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