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民俗 > 民俗节日 > 德州民俗节日文化与习俗(一)

德州民俗节日文化与习俗(一)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5-08-30
德州民俗节日文化与习俗(一)

一、腊八(农历腊月初八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吃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衙门,知府、县令等都要向文武官员、衙役赠送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德州的腊八粥用八种以上粮食和果品制作,其中有枣,小米、大米、糯米、麦仁、花生仁、桨米、绿豆、黄豆、红小豆等。腊八粥象征吉祥,盼望明年五谷丰收。各家要把腊八粥做得稠一些,粘糊糊的,粘是“连”的谐音,意味着连年丰收。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腊八清晨,全家人都要喝上一碗腊八粥,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传说很多,德州就有以下说法:

1、张天师的故事:相传天上张天师下凡,在人间微服私访,造福人类,一年下来,救苦济贫,感受很深。腊月初八日早饭后,需返回天庭汇报。初七晚上,自己生活所用的粮食全部用光,早饭没有指望,只好把自己平日用的所有粮袋抖搂一遍,抖出的残余杂粮混在一起(含有八种多杂粮),初八日五更天煮了一锅粥,食用后返回天庭。人间为了纪念张天师返回天庭的日子,就把喝腊八粥的习俗延续下来。

2、释迦牟尼的故事: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舍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据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苦修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便继续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德州民间在腊月初八这天还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泡腊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