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浙江苍南庙会习俗

浙江苍南庙会习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02-14

芦浦庙会

六、芦浦庙会

据传,清嘉庆年间(1796-1820),芦浦街已有清明庙会。后又增加十二月十九会市。20世纪90年代后,清明庙会改为四月初八庙会。这与芦浦过八寺有关。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地处芦浦的芦江寺会迎来一艘艘满载善男信女的船只,人们从这里开始,经观音寺、香林寺、瑞岩寺、宝庆寺(北岙)、护法寺、灵鹫寺、灵峰内外寺,逐寺烧香拜佛,祈保平安进财,俗称“过八寺”。由于人员流动多,遂成芦浦街庙会,沿袭至今。

庙会时商贾云集,街道摆满地摊,竹木器、铁器、土特产品等日常生产、生活用品五花八门,人们从四面八方过来赶集,街上人流拥挤,热闹非凡。当地民间还搭台请戏班前来演戏三天三夜助兴,盛况空前。

仙居庙会

七、仙居庙会

仙居养绿萍历史悠久,每年农历四月是绿萍丰收季节,四月初一又是仙居庙里龙舟佛(昭报夫人)开龙舟鼓时间,在旧社会各地划龙舟活动必须在仙居地方龙船鼓开响后才能下水开划。因此,仙居地方把四月初一定为庙会日,又是“萍福”日,要摆酒、祭请地主庙里的地主爷和龙舟佛,有时还要演大戏,请鼓词先生唱词,节日既热闹,又隆重,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但这一天一般是早稻插秧的农忙季节,80年代仙居桥头街成市后,考虑到农忙季节不妥,将其改为每年四月十五这一天,为仙居地方的庙会和集市日。

仙居庙会日开展“排殿”活动,周边武林高手聚集仙居宗祠戏台表演自己的拿手项目,相互之间切磋武艺。

南宋庙会

八、南宋庙会

1957年灵溪至矾山公路通车前,南宋、埔坪因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物资紧缺,初五六,铁器、木器、竹器、家具、南北货等物资均早早进场,马仙宫演戏三到五天,客如赶市,人山人海,因七夕节而热闹,即使十年“文化大革命”也不曾中断。改革开放后,在当地政府组织下,庙会的临时性集市得以划分,大大方便了群众。一般有以下几个市场:

南宋学校大操场是嫁妆市场,货物多来自观美、桥墩、灵溪等地。嫁妆家具款式多,多是工匠们在自己家中利用空闲时间打制的,再加上他们使用材料时精打细算,故价钱比居民请工匠在家中打造要便宜大半,因此十分畅销。

北山大厝门口是竹器市场,产品多来自山区的能工巧匠之手。竹器有各种家用竹椅、篾席、竹簾等,农用的如箩、筐、筇、篓、畚箕、竹筛等,食用的如蒸笼、笊篱、篾篼、竹勺等,还有捕鱼用的笱、抓泥鳅用的小竹笼等。

北山街市场内是铁器市场,大多是各种农用锄头、铲、镐、草刀、稻刀、斧头、柴刀、犁、耙等,木匠篾匠用的各种斧头、篾刀、锯、凿、刨等等,应有尽有。就连公路边也摆满服饰、玩具、木椅、楼梯、饭桌、书架、木桶等等。

庙会这天,附近各乡镇的人纷纷前来看热闹和购物,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20世纪80年代,南宋属于矾山区管辖,矾山区几乎要调动全部机关人员到此参与管理。

近年来,由于山区交通方便了,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南宋七夕庙会的物资交流虽日渐萧条,但活动规模有增无减。埔坪马仙宫也在七月七这个天开展迎神活动,与南宋马仙宫一呼一应。马仙信俗,于2009年6月被列入温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宋陈照篆等为非遗传承人。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