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江苏宜兴风俗习惯

江苏宜兴风俗习惯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7-09-26

二月初二,招猛将,土地菩萨生日,为祈五从丰登。

二月初二为“土地菩萨”生日,家家有荠菜馅团子接“灶君”。城乡竞为“土地会”,多演“人丁戏”,祈求人口太平。解放后已停止。

二月初八,祭家堂(祠山)菩萨,求保全家平安。

此日相传为祠山大帝生日。又称张王菩萨,常常相伴风雨。一般到庙中祭祀。宜兴徐舍、芳庄一带有“吃二月八”的习俗,各人出份子钱聚餐。隔年家中添子女者,必须捐赠鸡一只谓之添菜。大碗酒、大块肉一起吃。

二月初八“祠山菩萨”生日。张渚有祠山殿,祀汉张渤治水有功。俗传祠山有风山、雨山、雪山三个女儿迎送宾客,请客风、送客雨。张渚、鼎山有庙会,演双人假面古典舞蹈“男欢女喜”。解放后已停止。

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花盆中插小红旗庆贺。和桥的上塘、下塘开锣演百花戏,以祀“痘司娘娘”,避儿童开天花之患。

百花生日,又称“花朝”凡种花、果树者,都给树枝扎红绸条或红纸小旗,名为“赏红”,现已为植树节取代。

二月十九为观音生日,过去的妇女自初一开始持斋,至十九为止,称吃“观音素”。

三月三:为上巳节,古有行修褉之礼习俗。和桥镇上演“花台戏”,在城隍庙前演,少则三台,四乡争看。

三月廿八,以王茂公桥东岳会祭黄飞虎,四乡八镇前往赶集看会。

过清明:宜兴都在清明节前择日祭祖,各家祭祖一般只供三代。台上设 香炉烛台。祭祖也可邀近亲来吃酒。上香、上菜、上酒都由男子担任,女眷在厨房操劳。清明上坟,又称飘钱,扫墓,包括为祖坟上坟。凡是第一次过清明的新坟在清明当天上坟飘钱。上祖坟由族中值年子孙办理。宜兴又有“祭祠堂”习俗。各姓大宗祠都在清明、冬至举行祭典,仪式隆重。参加仪式的子孙,读书人年满16岁,农工人家须达五十岁。女人不参加祭典。祭毕散福,按房份支配,不入席者可领“酢钱”。分祠祭祖一年三次,清明、七月半、冬至。本房份子孙不限年龄,包括女孩也可参加,谓之“吃祠堂酒”。16岁即可参加,是勉励读书之故。

清明家家门上插柳条,青少年放纸鹞。清明前上坟扫墓,飘纸钱,家家做“羹饭”祭祖。解放后改祭扫烈士墓,宜城镇每年组织各界去太隔烈士扫墓。近年来,以飘纸钱祭祖的形式又渐恢复,农村有些地方还折纸烧锭。

四月初八吃乌饭,此日演戏称“乌饭献”。又俗传佛祖释迦牟尼生日,各寺院以香汤浴佛,称“浴佛节”。又传,目莲以青精树(一名南天烛)叶浸糯米煮成“乌饭”,瞒过鬼卒救出其母,此俗传至今。

城隍会:县志“风俗篇”,四月下旬举行“城隍会”,仪从极盛,装饰故事俱极精巧,士女云集。扮演城隍出巡,有十殿阎王、皂吏、“犯人”、各殿菩萨及丝弦、锣鼓、仪仗等。和桥镇是七月十五出会。

端午节:俗称五月为毒月,诸事不宜。道士送符箓驱邪,贴大门槛上,钟馗悬于中堂,以为镇压。人家挂菖蒲艾叶,中午吃雄黄酒,孩子额上画“王” 字,以祝虎虎有生气。家中艾叶熏。商店忙于收账。节前女婿要送礼“张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门前插苍蒲、艾叶,堂中挂钟馗像,以镇妖除害。小孩以五彩线编花网袋挂颈项,内装煮熟的鸡、鸭蛋,眉心画王字,胸挂老虎头、鸡心,着虎头鞋,以驱妖避邪。早上吃粽子,房间里喷雄黄酒,用艾叶熏壁角,祭神,演《白蛇传》,赛龙舟。农村“斋牛栏”“供圈头”,求六畜兴旺。宜兴又传周处斩蛟,其母包粽子给他做干粮,吃粽子一直传至今。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