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文章列表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罗川古城始建于北魏初期。据史载,北魏泰常五年(420年),朝廷即在此设置阳周县,辖今正宁县永正、山河、西坡、月明、湫头、五顷原、三嘉及宁县平子等地,归上郡管辖。隋开皇十八年(5
佛教自汉代经丝绸之路及海路由印度传入中国。佛塔随佛教而来有寺院就有佛塔,佛塔是专门用来供奉佛舍利、佛像、佛经、高僧遗体等高耸型点式建筑。佛舍利指佛祖释迦牟尼或修行圆满的高僧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
尉迟恭(585--658),唐初大将,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西朔县)人,曾任泾州道行军总官,兵驻镇原县。民间传说,他的青年时代是在镇原度过的。 开边和鞭山 镇原县有个
镇原是大哲学家王符的故里,其文化氛围异常浓厚,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历来都珍视书画艺术,家家户户都悬挂有字画,故有“书画之乡”的美称。特别是在“过事”(指丧、喜事)时,这种文化礼仪底蕴尤显
合水古寺庙内保存着大量的壁画作品,这些构图新颖,施彩艳丽的绘画艺术,光彩夺目,栩栩如生。它是历史留传下来的艺术珍品,是古代艺人的智慧结晶。 孙家嘴三圣殿、李家庄石窟等均保存着北宋时期
合水作为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民间面塑艺术历史悠久,异彩纷呈。 合水面塑,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辅之以黑豆、枣、红豆和各色颜料镶点,描画。塑做方法有蒸、烤、炸、烙等。做法有捏、挤、压、
合水县民间刺绣从汉代开始,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逐渐兴起,唐宋以后,更加发展,各种风格和纹饰的“锦绣文绮”,争奇斗艳,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水平出众,质朴纯真,艳丽多姿,光彩照人。 合
环县道情皮影是秦陇文化与周边族群文化相融合,古老的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相传产生于宋代,民间俗称“灯影戏”、“小戏”、“老道情”,她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采取“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手段
老人死去,名曰“过世”,“去世”,或“谢世”,所谓“红白喜事”之“白喜事”,就指为去世老人办丧事,一般人家均用棺材,实行土葬。 送终:老人病危,亲朋邻里带礼物(多为食品)探视,多说吉
临夏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伊斯兰民族,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临夏穆斯林的先民是唐宋时期来华互市并侨居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犹太人。元初蒙古大军西征时俘虏来的中亚、西亚穆斯林被安插在西
由于古书记载的不统一,伏羲氏的身世有许多谜。 唐代史学家司马贞《补史纪·三皇本记》中讲:“太皞庖羲氏,风姓”,又讲:“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羲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羲”。
小时候常常看到家乡的农村妇女农闲时弹奏一种叫“扣扣”的乐器,这种小巧玲珑的乐器,如今在我们会宁已几近失传,上了年纪的人说起来都见过,但年轻人大概听都很少听过。 “扣扣”也叫“咪咪”,
旧时临泽祭祀习俗主要有祭神、祭祖先、祭孔子等几种。 祭神 每年农历三月“清明节”,蓼泉、沙河、板桥等地举行“城隍爷”出府游行的祭祀活动。其意是城隍出府视察人间善恶,活动由
追寻我们民族的根,有几个伟大的名字是无法回避的,他们就是“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伏羲位居“三皇”之首,中华文明史上一些重大的发明创造如画八卦、结网罟、兴嫁娶、创乐器等都附着在伏羲身上,因此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当你在中山桥至黄河母亲雕塑之间的河滨小道上信步漫游时,偶尔会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远望去,就象一叶扁舟。人筏
甘肃的民间艺术内容丰富精采,引人入胜,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 秦剧 秦剧是甘肃起源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秦剧源于古秦州天水,并因此而得名,它
甘肃岁时习俗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武威习俗是日五更煮五色豆粥,全家食用腊八粥。腊八日夜晚,也有垒火堆放麦草火的习俗。 除夕 俗称“年
剪纸是陇东地区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作者大都是农村劳动妇女。他们从小跟着妈妈、奶奶以及村里的巧手学艺,一把剪刀到老,生命终止才是艺术活动的终结。古老的剪纸艺术就这样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更新
一、“小麦加”传承史略 “安拉呼艾克拜尔……”这悠扬的晨礼“邦克”声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此起彼伏,响彻中国“小麦加”上空。整个河州都沉浸在邦克声中,统一在邦克的旋律中。给人浓浓的伊
吉林农安古称黄龙府,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岳飞的“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让人们记住了这座辽金时期著名的军事重镇--黄龙府。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四月十八、四月廿八,农安金刚寺庙会都会如期举行。农安
神,正宁俗称“神仙”、“神灵”、“神道”。是宗教及神话中所幻想的主宰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存在。在原始社会,人们对不能理解和驾驭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以人格化的方式做出虚幻反映,
正宁县隶属甘肃省庆阳市,地处陕甘交界,东依子午岭,西临泾河水,南通三秦大地,北往塞上江南。该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生息的摇篮,是周先祖公刘教民稼穑之地,也是陕甘宁革命边区的重
金昌市花大门石刻位于永昌县东北15公里的圣容寺东侧3公里处,是西夏时的塔龛悬葬。圣容寺创建于北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北周皇帝于文邕下旨调遣凉、甘、肃三州民夫动工兴建,经三年峻工。佛寺绵延数
赶脚人,指赶着驴或骡子供人雇佣的人,也称脚夫或脚户。平凉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历史上商贾云集,交易不断,被誉为“陇东旱码头”。在这个旱码头上,曾活跃着成千上万的赶脚人。 清末民国初期的平
旧时,汉族男婚女嫁悉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礼仪基本依古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进行。建国后,保障妇女权益,实行婚姻自由,仪礼趋简。现行民间婚嫁,一般经说亲、订婚、送礼、迎亲四
正月初一,早饭例为长面,取长命百岁,常常富有之意,也有长面与饺子同食者,称为“金线吊葫芦”。早饭后,赶出牲畜,向喜神方位“出行”,称迎喜。 正月初三,除灶神、祖先外,其余神位焚化,称
寿诞 白草坡红“三献礼”一直流传于当地民间,具体起源时间无从考证,在当地,凡有老人过寿,寿诞当天都举行寿礼,也称红“三献礼”。灵台寿诞礼仪多而复杂,红“三献礼”一般在老人寿诞当天举
社火,原为我国古代民间的祭祀活动,隋唐演变为节日送神会的杂戏、杂耍。宋范成大《石湖集》:“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中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社火在我国流行很广,各地形式不同,风格各异。
灵台县,是甘肃省平凉市代管县,史有文王伐密筑灵台的记载,灵台因此得名,有上千年的历史。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南与陕西省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甘肃省崇信、泾川县毗邻。 老人死
一个沉寂了800多年的小村庄,突然在2004年热闹了起来,向世人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她就是全国最大的“完颜部落”———泾川县王村镇完颜村。今年8月6日,我们在泾川县政协副主席张怀群的陪同下走进了
泾川县王村(冢)镇完颜村所在地九顶梅花山境内5000多口人,大多姓“完”或“完颜”,据说是金兀术(完颜宗弼)之后裔,民风剽悍,尚武好斗,成人喝酒划“老疙瘩”拳,小孩游戏玩“战马攻城”,男女老少不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在洛阳江口,距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宽7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其
泉州古代桥梁一直为世人所称誉,“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以洛阳桥、安平桥为代表的泉州古代桥梁,共同成就了泉州在福建乃至中国桥梁历史上的美名。 现存最古老桥梁建于唐
欧阳詹,字行周,唐朝人,出生于泉州晋江。他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期曾于泉州城北清源山、南安县丰州莲花峰、高盖山白云书室、莆田县广化寺灵岩精舍等多处求学。早在唐建中初年,欧阳詹就以其敏捷的文思、独到
漫步福全村,入眼都是出砖入石的古厝。相传,清朝时,村人利用废墟中的碎砖乱石砌起房屋,斑驳间插满红瓦,既坚固又好看。一座座古厝、宗祠,记录着福全的历史,也成了5000多名海外游子的牵挂。
吴鲁(1845年-1912年),字肃堂,号且园,晚号老迟,又号白华庵主,历任陕西典试、安徽与云南督学、云南主考、吉林提学使等,清末政治人物、教育家、书法家、诗人,福建晋江池店钱头村人。他也是福建
南安,雅称武荣,为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 晋江中游。南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置县于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名“ 东安县”。之后朝代更迭,曾改用晋安、梁安等,隋开
“平闽十八洞”即“杨文广平闽十八洞”,该民间故事后来成书为一部章回历史小说,叙述宋嘉佑年间,杨家府名将杨文广平息南闽王蓝凤高之乱的故事。 在漳州龙文区,有一座名为“凤凰宫”的庙,里面
《平闽十八洞》是一部章回历史小说,叙述宋嘉佑年间,杨家府名将杨文广平息南闽王蓝凤高之乱的故事。南闽王蓝凤高建都福梁城,统有十八寨。称雄谋反,下战书于宋,宋仁宗大为震怒,派杨文广南下平讨南闽王,杨
地坑庄子作为一种古老、独特的民居形式,在我市黄土塬地区分布较广,其中以崆峒区草峰乡和泾川县部分乡镇的地坑庄子建筑群最具代表性。它作为古代穴居方式的遗存,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有着较高的历史
首页 上一页 [ 第191页/共330页 ] 下一页 尾页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