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福建泉州泉港区信仰习俗

福建泉州泉港区信仰习俗

作者:陈华发来源:网络2019-05-05

六、神灵崇拜

所谓民间信仰,乃是指一个地区或一特定族群,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或者协助克服环境的困厄,而繁衍出来的综合多种宗教神祇、祭祀礼俗。民间信仰不单属于一教一派的信仰行为,没有明确的宗旨或教条让善男信女遵循。境内的神灵崇拜便是典型的民间信仰。

土地神崇拜

泉港人在崇拜诸天神的同时,也崇拜地神土地公,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汉代时称土地神为“地母”或“地媪”,唐代以后根据天阳地阴、男阳女阴的传统观念,民间塑造的土地神像是女性,称“土地娘娘”。古人因土地广博,无法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随着社会进展而衍变为男性,称为社神、社公。统一王朝出现后,社神之自然崇拜己渐消失,转化为具多种社会职能的地区守护神。人们将抽象化的大地之神称为社稷、地祇、后土,由皇帝专祀,各诸侯、大夫采邑、乡里村社则奉祀管理本地区的社神。平民百姓是不许祭祀社稷神的,直至民国,百姓祭社稷仍被视为“僭祭”。

秦汉时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保留国家祭祀的后土神和各乡里村社祭祀的地区社神,汉代民间主要是里社、民社信仰,是一种迷信形式,具有聚合力,西汉以后社会组织结构逐渐变化,以单纯的区域观念为准备的土地神出现了,但无聚合作用,人化现象更加明显。唐朝崇奉城隍,城市中以供城隍为主,城里土地的辖区缩小,成为城隍的下属神,土地信仰的盛行在宋代,无论城乡、住宅、园林、寺庙、山岳都有土地。当时常有某人死后受天帝任命为某地土地神之说,而土地也与阳世官吏一样,需更替轮换。

土地公本行是职掌土地行政,但在神灵的系统中只是地方基层的行政人员,相当于人间的村里长,凡是别的神不管的事都归土地公管,具有多种社会职能,如村落的守护神、农业之神、后土、财神、山神、码头的澳头公,也佐理死魂引渡事项,是一位集地政、财政、法政于一身之小主管,人们尊其为“福德正神”。

今天土地公的造型为福相老人,慈眉善目,银须飘洒,左手握金锭,右手柱长杖,多以坐姿。“白发知公老,黄金赐福人”,完全是一副福寿相。土地公庙随处可见,田头地角,屋前宅后,街头巷尾,常能看到写有“福德正神”的小石碑或小石龛,那就是土地公庙,数量之多为各种神庙之冠。在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供奉“福德正神”,甚至认为猪栏有猪寮公、几厘之田地也有田头公守护。

在农民看来,在众神的体系中,尽管“土地公”等级甚低,但他是掌管一方土地的地方神,俗谚说:“得罪当地土地公,母鸡鸡仔无法饲”,可知土地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月初二、十六要烧香祭祀,俗称“做牙”或“牙祭”。农历二月初二也称“头牙”或“头福”,与农历十二月十六之“尾牙”(或称“尾福”)呼应,境内还相传六月初六是土地公的生日。每年头牙、尾牙、土地生,家家户户要备猪肉、鸡或鱼等三牲祭祀,烧土地公金(福金),燃放爆竹,同时拜地基主,拜毕聚餐。尾牙当日,凡做生意开商店的会摆设酒席,招待员工或朋友,称“牙祭”。据说以前在尾牙聚餐时,如果餐桌上的鸡头朝向某一员工,即表示要解雇他,如果鸡头朝向老板,则表示全体员工继续录用。

祭土地神除二月初二的头牙、六月初六土地生和十二月十六的尾牙外,其它做牙的日子祭礼都较为简单,祭品只用家常便饭,不太讲究。为了便于奉敬,家家户户的厅头都供有土地公,无厅堂的,就跟灶公并排同祀。

现在不少人家除头牙、尾牙和土地生外,其它各牙一概省略不祭。不过农家、商人,或有种水果、蘑菇、香菇以及盖房、做木工等的人家,则每月初二、十六都在“做牙”,并在当晚请师傅雇工用餐,席上摆上三五道菜,烟酒自是不能少,时下也有主人觉得做菜肴麻烦,就用礼金抵这一餐了事。

逢较大的新居或祖厅重新修建落成还须择日举行“上梁谢土”的仪式。“上梁”是请木匠和泥水匠点梁,木匠取公鸡血点梁,泥水匠取公鸭血点“柱珠”(柱础),撒五谷种名曰“撒土”。“谢土”是请道士建坛叩谢土地神。俗话说:“阴阳一体。”阴宅(坟墓)也有土地神、阴宅的土地神神位是一石碑,上书“后土”两字奠安在墓后。上坟进葬祭祀之时孝子贤孙先用果合金纸叩谢土地公,后再拜亲人的先灵。拜土地公是祈求亲人的灵魂在九泉之下能得到土地公的照顾。可见,土地神管得也够宽了。

灶神崇拜

灶神俗称灶君、灶公、灶王爷等,民间谓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委派到各家各户的“司命之神”,每年腊月廿三(境内有的村落是廿四)要和众神一同上天过春节,并向上帝汇报所辖家庭一年中的善恶,正月初三(有的是初四)再从天上回到原来管辖的家中。

众神上天这天,境内人们要举行送神仪式,送灶神等民间诸神上天,十天之后要设香案迎回众神。因为灶神和人们同住一宅,同食一锅,故对人们的言行功过一清二楚,所以送神时,人们对灶神的态度更为殷勤谨慎,许多人家都把香案设在灶头,祭时祝曰:“好话多说,坏话少说。”

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灶君菩萨、司命灶君,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中国人信灶神有久远的渊源,据说创造灶神的可能是原始社会某个以蛙为图腾的民族。到魏晋时,人们认为灶神每个月都会到天上去打小报告。例如《抱朴子》里说:在月亮晦暗的夜晚,灶神要飞上天去,报告凡人所犯罪状。犯一条大过错者,减他一算(即三天)的寿。

人们为了防止灶王爷在玉帝面前说自己家的坏话,每到过小年这一天,就想各种办法来讨好灶神。有的用胶牙糖敬他,认为这样可以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他只能说甜言蜜语;有的用酒糟涂在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黄羊祭祀。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所以,在封建时代,过年“祭灶”是一个很重要的活动。《灶王府君真经》中说:“灶王爷司东厨一家之主,一家人凡做事看分明。谁行善谁作恶观察虚实……读书人敬灶君魁名高中,种地人敬灶君五谷丰登。手艺人敬灶君百能百巧,生意人敬灶君买卖兴隆。在家人敬灶君身体康泰,出家人敬灶君到处安宁。老年人敬灶君眼明脚快,少年人敬灶君神气清明。世间人你何必舍近求远,游明山过海滨千里路程。灶君前只用你诚心祝祷,无论你什么事也敢应承。只要你存好心善行方便,我与你一件件转奏天庭。为名的保管你功名显达,为利的保管你财发万金。有病的管保你沉疾痊愈,求寿的管保你年登九旬。求儿的管保你门生贵子,求妻的管保你天降美人。见玉帝我与你多添好话,祷必灵求必应凡事遂心!”

关于灶神的身世和来历,在民间也有着种种说法。最富有生活气息、流传最广的要算薄情张郎的故事了。

古时候有个叫张生的人,娶郭氏为妻,这郭氏既勤俭又贤慧。后来张生又娶了李氏,这李氏则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婆娘。她不但挑唆张生把郭氏休了,还把张生的家产挥霍个精光。然后又离开张生,改嫁他人。张生从此沦为乞丐,沿门乞讨。寒冬时节,张生饥寒交迫,走着走着,在一家富户人家门前晕倒了。这家的女仆出门看见他,就把他扶起来,让他到厨房饱餐了一顿,张生感激不尽,定要这女仆代他向女主人致谢。凑巧,迎面走来的女主人正是被他抛弃的郭氏。他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便一头钻进正在燃烧的灶膛里去了。郭氏见状十分悲痛,不久也死了。玉皇大帝听说后,念张生肯于悔过,又是在灶火中死的,便封他为灶神。郭氏后来也被奉为灶奶。

厨房是一家人烹制食物的场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方,因此,灶神在民间文化传统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境内人们安灶公时,为祈求灶公庇佑,也有念“诗句”之俗:

司命灶君,保佑子孙。司命灶公,财纳四方。

司命灶君,妙手回春。司命灶公,家运亨通。

五爷公崇拜

五爷庙是奉祀五爷公的,在泉港较为常见。五爷公又称万圣老爷、千岁、王公、瘟王等,流传较广的说法,认为五爷公指朱、池、温、彭、刘五个王爷。传说这五个王爷是唐代进士,精通音乐,常被召到皇宫里演唱。有一次皇帝为了考考道家张天师,让五进士到地下室演唱,而后对张天师说,朕近来常听到宫殿前地下有奏乐之声,不知是灾是祥。张天师领旨细算,算了许久毫无头绪,有点恼怒,奏道:宫殿乃朝廷重地,岂能容忍妖邪作祟?奏毕将手往地下一扬,顿时地下室轰然倒塌,可怜在地下室的五进士全被压死。后来这位皇帝感到对不起他们,追封他们为“万圣老爷”,赐令“代天巡狩”,职司五方疫病,遇府食府,遇县食县。传说他们成神后经常到福建闽南各地视察,解决民间疾苦。人们深感其德,遂立像建庙以祀。

其实在民间,奉祀“王爷”众多,且姓氏不一,普遍奉祀的王爷有:赵、康、温、马、萧、朱、邢、李、池、吴、范、姚、金、吉、玉、周、岳、魏、雷、郭、伍、罗、白、纪、张、许、蔡、沈、余、潘、陈、包、薛、刘、黄、林、杨、徐、田、卢、谭、封、何、叶、方、高、郑、狄、章、耿、沈、王、楚、鲁、齐、越、侯、殷、沐、虞、苏等数十姓,王爷庙遍布沿海各地。关于这么多王爷的来历,史无明文,多为口碑传说,或谓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蒙难的儒生,或云是唐明皇时冤死的三百六十名进士,或说是明末不愿仕清、自尽而死的三百六十名进士等等。泉港区文物保护单位龙见宫正殿三王府供奉的,则是朱、邢、李三位王爷。

境内因为最早是供奉五位王爷,立庙尊为“五爷公”,乡民相沿成习,即使后来供奉的是一至四尊数量不一或物件不同的王爷,信众也泛称受供奉者为“五爷公”。这些“五爷公”职责大致相同,都是被敕封为王,代天巡狩,一为驱瘟疫,二为镇厉鬼。

由于古代卫生条件落后,福建瘟疫流行史不绝书,成为威胁人畜生存的主要灾害之一。人们谈瘟色变,在宗教信仰上就表现为对瘟神的敬畏崇拜。每有瘟疫流行时,人们造纸神船,船上供王爷神像,放入海中,任其漂流,把瘟疫送走,以保民众平安。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志》载,是月(五月)无定日,里社禳灾,先日延道设醮。至期,以纸为大船,送五方瘟神,凡百器用皆备,陈鼓乐、仪式、百戏,送水次焚之。近竟有以木舟,具真器用,以浮于海者。解放前,山腰的一些村庄就有在端午节举行送“王爷船”仪式。送“王爷船”的场面阴森恐怖,各家准备与家中人数相等(或多)的纸人替身,以及菜饭、纸银,放在船上缴与“五方行瘟大王”,希望瘟疫从此会附在“替身”身上,而家人会安然无恙。有的沿途敲大锣大鼓,严禁小孩观看,以免魂魄被王爷带上船去。至今一些老人谈起此等闹剧,仍心有余悸。

主镇厉鬼的五爷宫多为小庙,面积大致四五平方米,高两米左右,建于坟岗野地,每逢普度等节日,人们都会前往祭拜。泉港南埔、界山一带沿海村庄供奉的“五爷公”,相传与明代倭难有关。明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年)除夕,倭寇从南埔柯厝村落登陆,沿海岸村庄窜入界山镇,直至邻邑的枫亭,他们一路抢劫、杀人、放火,死伤无数。人们奋起反抗,至初一下午方击退倭寇。界山镇岭头村和槐山村等现有的几座五爷宫,据村中世代相传,当时收殓受害者和倭寇的尸身统一埋葬于山岗野地,之后为镇厉鬼而建起的。

一九四九年之后,由于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科学知识迅速普及,人们对“五爷”的畏惧也逐渐淡化,送王爷船的习俗也随之销声匿迹。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一些地方恢复祭祀五爷公,有的还抬着王爷出游。不过,人们已不再是祈求驱逐疠疫鬼魔,而是为了祈求全家安康。

何氏九仙崇拜

泉港人常尊称何氏九仙为“仙公”。何氏九仙的故事在泉港流传很广,它源自邻邑的仙游县。仙游县原名清源县,因九仙的传说才得此佳名。

相传汉武帝时,安徽芦江有一个叫何任侠的人生了九个儿子,但除了老大额中间有一只眼睛外,其余八人全是瞎子。有一年九兄弟随父亲到江西临川淮南王刘安家做客。晚饭后,他们听到父亲和刘安在密谋造反,便苦苦劝止父亲,其父不听。九兄弟只好连夜出逃,来到了仙游海滨。时值深秋,枫叶流丹,他们采枫叶,折枫枝,在山坡上盖起了一座亭子,当晚就在亭里过夜。后来这地方就叫“枫亭”。泉港界山、涂岭两镇就与仙游枫亭镇参差相接。翌日黎明时分,九兄弟离开枫亭,往北继续走去,傍晚时分来到一座山岗。那里古木参天,清溪蜿蜒。兄弟们来到溪边,捧起清凉的水连喝几口。无意中眼睛沾上水珠,顿时感到有点亮光;再洗了几下,眼睛竟完全复明。后来人们称这条溪为“仙水溪”,称这个村庄为仙水村。

何氏九兄弟重见光明后,高高兴兴地爬上山顶,决定在那里安家,一夜工夫就把寮子搭起来了。第二天早晨,兄弟们开始生火烧饭。这时,有几个樵夫上山砍柴,老远看到山顶火光直冒,以为山林失火,边喊叫边跑,往山上冲去。何氏九兄弟不知出了什么事,连忙往东边深山逃去,来到一个天然的石湖边。那里胜似世外桃源,九兄弟便居住下来。当时仙游山区瘟疫流行,灾害频繁,地方官员根本不管百姓死活。何氏九兄弟十分同情人民的疾苦,他们白天采药,晚上炼丹,将丹药送给人们治病。

那年中秋,九兄弟临湖赏月,忽见湖中金光万丈,刹那间,跳出九条鲤鱼,跃跃欲飞。原来湖中的鲤鱼吃了何氏兄弟练的丹药成了精,就要上天了。兄弟们各乘一条鲤鱼冲天而去,成了神仙。后来人们就把此湖称为“九鲤湖”,如今又成为名闻遐迩的风景区。人们在湖边建了一座九仙祠供奉九仙。

在泉港境内,仙公多供奉于山顶或岩洞,如笔架山仙公寺、燕山九真观、邱厝村青龙洞、坑内青狮洞、沙格莲花洞等等,都为仙公驻灵之处。仙游县九鲤湖仙山位于笔架山的左面,洛江区仙公山位于笔架山的右边,人们称此三处仙公的驻灵为“三祖”,分工不同。据传,明右都御使张岳、历代惠安县令乃至泉州、福建的文豪大都到这里进过香,且都不敢在这里挥毫泼墨,生怕“得罪”了笔架山的仙公。

齐天大圣崇拜

泉港界山、南埔、涂岭三地信奉美猴王孙悟空,以界山镇为盛,鸠林、大前、槐山等村皆设宫庙奉祀。因其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故村人其尊为“圣王爷”。鸠林村回龙宫于每年二月廿五的圣王爷诞辰日,除举行祭典外,还要演三五日戏酬神。

彭光斗在《闽琐记》中谈到福建有三件奇事,其中之一就是“祭孙大圣”。闽人对齐天大圣的信仰始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早在五代、两宋时期,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有类似孙大圣的雕刻,宋代洪迈写过《福州猴王神记》。在漳州南靖县山城三卞畲族村,曾发现一尊明代“大圣公”孙悟空的神像,其形象已脱离早期民间猴神的写实手法,而完全人格化了。据史书记载,明代该地建有“大圣庙”,供奉“大圣公孙悟空”。至今三卞村畲民仍尊奉“大圣公”为驱邪镇恶之神。平和、永泰有许多猴王庙;福安一带也有猴神宫,供奉齐天大圣。

鸠林村的“圣王爷”塑像为一尊四平八稳地端坐着的锦袍猴王,其一手作“马头明王印”之状,一手高举金箍棒,状甚威武。此地一带为渔村,相传龙王惧圣王爷三分,故敬奉圣王爷能庇佑渔民海域养殖捕捞丰收。每逢圣王爷圣诞,邻邑的莆田境内的众多渔民都会纷纷前来朝拜。

齐天大圣在民间信仰中有如此强的生命力,一是因为其武艺高强,能制服妖魔保佑境内平安,又因齐天大圣任劳任怨,对唐僧忠诚不二,所以后人便景仰与祭祀他。二是他无所不能,不怕困难,能排除万难,人们祭拜它是希望自己能像齐天大圣那样有灵活的头脑,懂得变通。三是跟其它民间信仰一样,也有信众希望获得齐天大圣的庇佑,出入平安,财源广进,这也是信仰者的一种精神寄托。

按时下流传的关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原籍在泉州的观点来看,泉港的齐天大圣信仰,也可作为这个观点的有力补充。而福建敬奉齐天大圣宫的地方多在福州、莆田地区,泉港的“圣王爷”信仰也可能是由毗邻的莆田传入。具体是何来源,有待历史学者和社会学者进一步深入考证。

泛神崇拜

泉港民众所创造的神灵数量十分惊人,带有任意性和实用性。不但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可被奉为神灵,而且星月鱼龙、飞禽走兽、岩石花草、泥土枯骨等等也会成为崇拜对象。总之,境内的神鬼充斥于天上、人间和地府,构成了十分庞杂的神鬼体系,深刻地影响着民俗的各个方面,使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岁时节庆等都附带了各种祭祀活动和禁忌,不同程度地染上神秘的色彩。

泉港民间崇拜石狮,过去常在街头巷尾可见供奉着的石狮,如今也有人家在大门口摆一对狮子。稽考本源,石狮崇拜的民俗现象,可能是从“石敢当”和“天禄、辟邪”综合演变而来。“石敢当”是一种民间信仰,以镌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文字的小石碑或浮雕的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以镇压不祥。相传石敢当是古代泰山勇士,能驱除妖邪,保护民众,所以人们将其供奉于门前巷里。唐宋以来,此举在各地流行,南方尤盛。“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融。”

“天禄”和“辟邪”是传说中的两种神兽,据古书载称,一角者为天禄,两角者是辟邪,两者都具有驱除妖魔的本领,自汉代便石雕其形状置于陵墓前。后来衍化为名叫狻猊(即佛寺中文殊菩萨坐骑模样),通称石狮子。作为建筑妆饰物又含有辟邪之意的石狮子都雕作雌雄两只,安放在宫殿衙署或第宅之前。它的造型工艺还随时代进展而变化,最后形成现在的大头卷鬣缨子尾巴的样相,根据不同的风格,可鉴别制作的年代。值得注意的是用作供奉的石狮偶像只有一尊,并不成对,一般雕刻工艺都较粗糙,或只雕个狮头和前足。

从上述“石敢当”和“天禄辟邪”的有关资料推论,石狮崇拜兼具二者的神话内涵,发展至今,用于修饰观赏的成份越来越多。

崇龟习俗在泉港也较为普遍。“龟”与“贵”谐音,把龟看作是“福、禄、寿、喜、财”的吉祥物。一些人家里养龟,除供观赏外,主要是为了图吉利。境内人家生孩子特别是生男孩满月时,须分发“龟”粿给亲戚邻里,含有祝愿小孩健康长寿之意。人们修坟墓时其主体部分也要做成龟形,称“墓龟”。这些均反映了人们的崇龟心理。

月亮在民间称之为“月娘”,八月十五中秋节为月亮神的祭日,供月饼等祭月。世俗认为小孩用手指弯月是对月亮神不敬,睡觉时耳朵会被月神割伤(实际上是不讲究卫生引起的溃烂)。这时大人会教孩子《月娘谣》,祈求月神宽恕小孩的过错,让耳疾早日康复:

月娘您是兄我是弟,捧糕买饼恭敬您,求您勿刈阿弟一双耳。

月娘您是兄我是妹,斋果供品奉敬您,求您勿刈阿妹一双耳。

月娘您是姐我是弟,念在同胞弟无知,求您勿刈阿弟一双耳。

月娘您是姐我是妹,祈求裂痕早日好,叩谢大姐供红枣。

由于受星相家的影响,世俗认为贵人或学者是天上星辰投胎转世。一些老人若见天上彗星陨落,就会说是某个贵人或学者去世了。人们特别忌讳扫帚星或流星坠落,说那是兆示人间有灾祸。

泉港与全国一样,也崇拜龙、凤、麒麟等动物或想象中的某种动物。至于在建筑物上雕龙画凤,在门和墙壁上画麒麟更是随处可见,其目的除装饰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纳祥避邪。民间普遍认为,鹊鸣主吉,鸦噪主凶;听到乌鸦叫,要吐一口唾沫以禳解。人们身上特别是头上若被鸟(特别是乌鸦)拉了屎,会认为是一种霉气,要破口大駡几句以禳解。燕子与喜鹊一样,被人们视为吉祥之鸟,从不加以伤害。农家盖房时,喜欢用竹片钉在大厅的墙上,让燕子做巢,即使燕子粪便弄脏了墙壁,也无怨言。世俗认为燕子在厅房做巢,兆示全家平安、财运亨通。

除了上述各种信仰外,被人们赋予神异的民间吉祥物还有:八卦、蝙蝠(福)、桔(吉)、灵芝、铜钱、鹿、天官赐福图、八骏马图、寿星图、如意、八仙图、松、鹤、螭、宝鼎……这些图、物还可制成衣服、家具、礼品、建筑上的各种装饰物,成为民间辟邪招吉的宝物。

祖灵崇拜

灵魂崇拜,来自于封建迷信万物有灵观念,不仅相信自己灵魂的存在,还相信灵魂不灭。古人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活动,受魂与魄的支配。人死形魄入土而灭,灵魂则升天变成鬼魂。为使这些鬼魂有个生活的场所,人们便制造了另外一个世界——阴间,或者叫“阴曹地府”,首都酆都城,最高统治者便是阎王爷。由于有了这样一个世界,鬼魂就具有超人的力量,人们只好崇拜它,祭祀它,祈福消灾。泉港民间灵魂信仰,突出表现在对祖灵的崇敬。

祖先灵魂信仰便是祖先崇拜,它是以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鬼魂为崇拜对象,崇拜者对自己祖先的鬼魂有祭祀的义务,而祖先鬼魂则被当作崇拜者的保护神受到奉祀。祖先崇拜是泉港最普遍的鬼魂崇拜,泉港人自古以来都极为重视对祖先的祠祭、墓祭、家祭和杂祭,其目的是希望得到祖先亡魂的福佑。

秦汉以前,泉港土著作为闽越人之一支,就开始重视祭祖活动。汉代以后,中原汉人大批南迁入闽。他们大多是举族迁徙,利用宗族群体的力量克服迁徙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入闽后,又聚族而居,依赖家族的力量求得生存和发展,家族门第制度受到高度重视。他们一方面强化家族制度,另一方面推行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成为维系家族内部团结的重要纽带。宋代以后,朱熹的《朱子家礼》进一步强化了闽人的祖先崇拜意识。明清时期,泉港民间,无论是大宗家族或小姓弱族,都建有祠堂,以奉祀列祖列宗,所谓“家家建追远之庙,户户置时祭之资”,祖先崇拜遂成最普遍的民间信仰。

祖先崇拜又集中地反映在祭祖活动上。民间祭祖活动从祭祀时间和目的来看,可分为生忌祭、年节祭和需时祭;从地点和形式上划分,则有家祭、墓祭、祠祭。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祖先崇拜受到冲击,大规模的祭祖活动有所减少,仪式也趋向简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祖先崇拜的基础,家祭照常举行,祖先崇拜成为民俗的有机组成部分仍在泉港民间绵延不绝。近十多年来,华侨和台湾同胞络绎不绝回祖籍省亲拜祖,在他们的参与和资助下,许多地方的祠堂修葺一新,定时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甚至出现大规模的联宗祭祖活动。

家祭。家祭即在居家内设龛(位)祭祖。家祭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规模较小,仪式也较简单。先秦时代,由于受宗法制度的影响,王公贵族的嫡长子才享有祭祀始祖的特权,称“大宗”,庶子可祭祀五代祖先,称“小宗”,至于平民百姓只允许祭祀父亲一代。秦汉以后,随着等级制度的崩溃,平民所祭祀的祖先逐渐增多。宋代以后,民居普遍采用堂室结构,百姓也把厅堂作为祭祖场所。“凡厅事位置,必先祖而后神”(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堂上一般奉高、曾、祖、父四代祖先牌位,且配以妻室牌位。牌位用木块制作,上方削去两角,呈半弧形,书写祖考、妣的姓名、字号。神牌前摆一张长桌子(横案),用于放供品、香烛等。牌位和神龛的方向以坐北朝南为尊。

家祭的时间有定时祭和不定时祭两种。祖先的生日与忌日(特别是忌日)定时举行祭祀活动,在家长的率领下,对祖先的牌位烧香礼拜,供上若干菜肴祭品。逢年过节,家家户户也要祭祖,其中清明、中元、冬至、除夕的祭祖活动较为隆重。中元节俗称“鬼节”,除了祭祀孤魂野鬼外,祭祖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冬至又称“冬节”,清早煮好汤圆,要先盛一碗,配上一打红色筷子,献祭祖先。祭毕,全家人才可吃汤圆。除夕祭祖也带有普遍性,吃年饭前后,在厅堂的八仙桌上摆上丰盛菜肴,家长率家人在祭祀天地诸神的同时,祭拜祖先,祈求祖先庇佑子孙后代来年平安。

除了生、忌日和年节的定时祭祖外,还有一些不定时的家祭活动,如婚、娶、添丁、盖房、出仕升官等等喜庆日子,均要祭祀祖先,告慰亡灵。旧时,农业丰收时,也要蒸一碗新米饭祭祀祖先和土地公。有些人家,每逢朔望日也祭祖,甚至“有事则祭”。家祭虽然次数较多,与其它祭祖活动相比较,仪礼相对简单,但由于设祭的子孙们大多与父、祖辈一起生活过,他们对近亲祖先有较深厚的感情,所以家祭时的感情比较真诚浓烈。

墓祭。即在祖先坟茔上致祭。祭祀时间一般有春祭(清明)和冬祭(冬至),墓祭的物件可分为近祖和远祖两个类型。对于近祖墓茔的祭祀略如家祭,一般由血缘较亲近的族人参加,甚至以家庭为单位,每年春秋必祭,仪式也比较简单,一般是烧纸钱,同时打扫、维修墓茔、挂纸(压纸钱)而已。关于这两个节日上墓祭祖的习俗,本书第一章之《春季节俗.清明》已作介绍。

对于远祖的墓祭,是以家族为主体举行的,一般可分为“支房祭”和“合族祭”两种。远祖的墓祭,一般有更为严明的规矩,如有的村庄同族规定,凡清明正日,全族男丁要在统一时间汇集于开基始祖墓扫墓祭拜,上一年度有育子、新婚或重大喜事人家要到墓前散发花生(寓子孙满堂)、丁糕、九重粿(寓家族大发兴旺)或猪肉给前往扫墓者。远祖墓祭次数一般较少,但仪式较隆重。特别是大姓望族,为了显耀家族兴旺发达,往往场面盛大,礼节繁琐,祭品铺张。有的还在墓地聚餐,名曰“吃上墓”。

境内涂岭镇龙头岭的闽台林姓始祖林禄墓,是一座影响深远东晋古墓。林禄东晋三年(公元三二五年)奉敕移守晋安郡(今福建东南部),举家南迁入闽,大力传播中原文化,成为晋代著名的封疆大吏,后裔传至包括港台在内的全国各地以及十多个国家。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林氏宗亲每年都在林禄墓举行一次祭祖盛典,前往谒祖祭拜的林氏宗亲有六十多万人次,成为一条强而有力的血缘纽带。

祠祭。即在祖祠内致祭祖先亡魂。祠祭是祭祖活动中最正规的一种,春冬二祭,比较郑重肃穆,世家望族尤为隆重。前一日要设位、陈器、省牲、具馔。祭时,主祭盛服就位,引赞、通赞、读祝,俱按次序排列。

祭祀前推举德高望重之族人,分别担任主祭人、司赞、司祝、司爵、司筵等执事人员,由他们分别主持、司仪、读祝词、管理祭器祭品等。据说官阶在二品以上的祖先,祭品可享用猪羊各一。其它祭品荤的有鱼、虾等,素的有香菇、木耳、豆豉、竹笋等,果有蜜饯、柑桔、苹果、菠萝等时鲜蔬果,肉食即猪头、猪脚、猪尾“三牲”和大肠(方言与“久长”谐音),此外还有五谷及其制品糕、粿、粽、包等。筵席即鱼肉蔬菜煮炒炖炸齐备,还有大小瓯蒸饭,以及茶酒等。祭仪完毕,“祖宗赐食”,即合族宴饮族食,表示享受祖宗的恩泽。山腰庄氏祠堂祭祀完毕后,全体与祭人员并特邀外迁宗亲入席聚餐。主祭者固定分给羊头,“点主”者分给鸡一只,又称“分胙”。主祭及祭司六人各分给毛巾、香烟。供羊的宗亲予以经济补贴。

祭祖活动的开支来源,一般皆由宗族公产中支付。如解放前,山腰庄氏祠堂置有祭田若干亩用以出租,收入供祭祀费用。此外,山腰海滩除滩涂养殖有蚝、蛏外,尚有蚶蛤等野生贝类。其中有一种俗称“空大”的小贝类海生物是山腰海的特产。每年夏天盛产季节,邻近乡人在海水退潮时争相下海挖取。山腰只有一条通往滩涂之海路,在路口设卡,向外村人收取数分钱的“海母税”,成为祭祖开支的重要来源之一。

解放初和文革期间,合族祭祖活动极为少见。近年来,祠祭之风虽有所恢复,但大多是按房轮流祭祀,仪式比旧时简单,过去那种跨地域的宗祠大联祭并不多见。大部分宗祠祭祖活动的经费支出,由“晋主”收入支付,以及海内外宗亲捐助。所谓“晋主”是指族中各家各户向祖祠晋奉各自的祖先灵位。“晋主”讲究等级化,规定受“晋奉”的祖先需要在辈份、声望或社会地位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当然,在真正进行“晋主”仪式时,往往允许家户用金钱财物换取“晋主”的机会以及在祖祠中的灵位。而一些祠堂长年失修,或坍塌,或改为他用,宗族不再举行祠祭,各家各户只是逢年过节在家中上香行礼。(摄影:笨笨小老虎)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